A-Level经济凭什么成 “热门”?想拿A*光靠背可不够

2025年A-level经济学在英国报考科目中依然位列十大热门科目之一,其热度仅次于数学、科学等学科。然而,许多同学在选课时都会心存疑虑:A-level经济学究竟难不难学?

实际上,这门学科确实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只要同学们愿意付出努力、坚定决心,并且获得恰当的辅导与支持,取得A*的成绩也并非遥不可及。

接下来,老师将对这门学科进行全面剖析,助你深入了解它的真实情况。

A-level经济学学什么?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分配稀缺资源用于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社会科学。

A-level经济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研究理想自由市场经济的运作逻辑,并对比现实中的市场现象,比如价格如何形成、企业的成本与收益、市场竞争与垄断等。

  • 宏观经济(Macroeconomics):

从国家视角分析经济问题,涉及贫富差距、失业率、经济增长、贸易赤字与财政赤字等核心主题。

两年课程结束后,学生需通过笔试完成考核,没有 coursework(课程作业),成绩完全由考试决定。

CIE A-level经济考试形式上,AS 阶段有 Paper1(1 小时 30 道选择题)和 Paper2(2 小时数据回应与论文);A Level 额外有 Paper3(1 小时 15 分钟 30 道选择题)和 Paper4(2 小时数据回应与论文)。

A-Level经济凭什么成 “热门”?想拿A*,光靠背可不够

爱德思IAL经济考试形式上,IAS 包含 Unit 1 和 Unit 2,均为 1 小时 45 分钟的笔试,各 80 分,包含选择题、简答题、数据题和 1 道 20 分的 essay 题(二选一);

IAL 还需完成 Unit 3 和 Unit 4,均为 2 小时的笔试,各 80 分,包含选择题、数据题和 2 道 20 分的 essay 题(三选二)。

A-Level经济凭什么成 “热门”?想拿A*,光靠背可不够

A-level经济学难在哪?

虽然 “难” 是主观感受,但这门学科的挑战点相对明确,提前了解才能做好准备:

知识容量丰富,涵盖领域广泛

A-level经济学涵盖的知识点虽不算极其复杂,但涉及的范围极为宽泛。以CIE考试局为例,其微观经济部分囊括了需求与供给曲线、价格弹性、市场失灵现象、政府干预市场的缘由、企业设定的不同目标等内容;宏观经济部分则包含国民收入统计、收入循环流、经济增长情况、失业问题以及货币与银行相关主题。

其他考试局,像Edexcel、AQA等,其内容框架与CIE大致类似,都需要学生记忆大量的理论、模型以及实际案例。

应用要求严格,并非“死记硬背就能通过”

这门学科绝非靠死记硬背就能取得好成绩。考试中,你需要深入理解概念,并用它们分析具体问题。比如宏观经济学中,很多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需要你结合案例展开论证,例如,在探讨“加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一问题时,学生既要考虑到加息在短期内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又要分析其长期对企业投资的抑制效应,同时还需要引用现实中的政策案例,如英国央行连续加息所产生的影响。

紧密联系时事,脱离现实难以应对

经济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课本上的知识仅仅是基础。在考试中,常常会以近期的经济事件作为背景来出题,比如“疫情后供应链中断对物价产生的影响”“能源危机背景下政府补贴政策的分析”等。

这就意味着学生需要养成关注新闻的习惯,留意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动态,只有这样,在答题时才能举出恰当贴切的例子。

对数学和写作能力均有较高要求

在数学方面:虽然不需要学生具备A-level数学的基础,但需要掌握基础的代数知识、图表解读能力(例如对需求曲线、供给曲线移动情况的分析)以及简单的计算能力(如弹性系数、通胀率的计算),具备GCSE数学基础就足以应对。

在写作方面:大量的论述题要求学生具备清晰的逻辑和结构化的表达能力。例如,在回答“评价最低工资政策的影响”这一问题时,学生需要先对相关概念进行定义,然后分别分析该政策对劳动者、企业、政府产生的不同影响,最后权衡利弊得出结论,每一个步骤都不可或缺。

没有GCSE经济学基础,能学A-level吗?

可以!A-level经济学课程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到“零基础”学生的学习需求,课程会从最基础的核心概念(例如“稀缺性”“机会成本”)入手讲解,逐步深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当然,倘若你在GCSE阶段数学、英语或者商学成绩较好、学得扎实,那么适应A-level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学习节奏或许会更加轻松。

怎么学好A-level经济学?

掌握这些技巧,能帮你少走弯路:

提前开始预习

提前预习可从这几方面入手:

先梳理学科框架,明确微观经济学(如供需、市场结构)和宏观经济学(如经济增长、失业)的核心主题板块。

借助基础教材搭建知识体系,用思维导图整理基础概念(如稀缺性、机会成本)。通过简单案例(如物价波动)理解理论,同时关注经济新闻,联系课本知识。

搭配练习题检验理解,遇到难点标记待课堂解决。提前熟悉考试局题型,为后续学习铺垫,让预习效果更扎实。

摸清考试套路,拒绝 “盲目刷题”

先明确考试局的考核重点(比如 AQA 侧重理论应用,Edexcel 更注重数据解读),再针对性复习。笔试通常包括选择题、数据分析题和论述题,提前通过 syllabus(大纲)了解每个部分的分值和考点,复习时才能有的放矢。

打好基础,再谈拔高

别急于攻克复杂模型,先吃透 “供需关系”“弹性”“市场结构” 等基础概念。这些是后续学习的 “地基”,比如理解 “边际成本” 才能分析企业的定价策略,搞懂 “GDP 核算” 才能解读宏观经济数据。

找对帮手,效率翻倍

学校课堂是基础,但一对一辅导能帮你精准突破弱点。有经验的导师会根据你的情况定制计划:比如数学弱就多练图表分析,写作差就针对性训练论述结构。数据显示,90% 接受辅导的学生至少能提高一个等级。

尽早开始复习,拒绝 “临时抱佛脚”

A-level经济学内容多,分散复习比考前突击更有效。每节课后花 10 分钟整理笔记、回顾重点,周末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框架(比如 “微观市场失灵” 与 “政府干预” 的关联),能帮你牢牢记住考点。

用好真题,模拟实战

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按考试时间计时做题,既能熟悉题型(如 “evaluate” 类题目需要正反论证),也能训练时间分配(比如 20 分的论述题建议花 30 分钟)。做完后让老师或导师批改,重点关注 “得分点”—— 比如是否准确引用理论、案例是否贴切、逻辑是否清晰。

考场上别慌,细节决定成败

读题至少两遍,明确题干要求(是 “分析原因” 还是 “评价影响”);论述题先列提纲再动笔,避免逻辑混乱;遇到复杂图表先标注关键数据,再结合理论解读。

A-level经济值得学吗?

尽管学习A-level经济学会面临一些挑战,但其价值不容小觑:它能够助你洞悉现实世界的运作机制(例如,油价波动如何影响物价水平),同时为申请大学时选择经济学、商科、国际关系等相关专业奠定坚实基础,未来的职业道路也极为宽广(涵盖金融、政策分析、咨询等多个领域)。

倘若你对社会的运行规律充满好奇,乐于主动关注时事动态,并且能够接受“理论学习+实践应用”的双重挑战,那么A-level经济学无疑是一门极具性价比的学科。

写在最后:经济学难不难,只有亲自尝试过才能知晓。与其在犹豫中徘徊,不如立即行动起来——从今天开始,阅读一则经济新闻,或者翻开课本的第一页,你或许会发现,经济学远比想象中更加引人入胜!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5LSE伦敦政经学院经济论文赛开题!

下一篇

2025英本Clearing攻略!QS TOP150英国大学补录专业汇总!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