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刚过,香港高校本科申请就迎来了“开闸潮”——港大国际生申请通道已在9月24日开启,港中文近期也紧随其后开放申请。
不少同学和家长都在问:用A-Level申香港,一定要全是实考成绩吗?预估成绩能不能用?港籍和非港籍申请难度差多少?
今天就结合港前三最新要求,把这些关键问题说清楚。
Part.1
港籍与非港籍,申请通道和难度大不同
大家首先要知道,香港的大学招生时,港籍生和非港籍生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通道,配额也是分开划分的。虽然学校官网很少明确写“港籍与非港籍成绩要求不一样”,但从历年录取结果来看,非港籍学生的成绩门槛明显更高。
而且现在申香港早就不是“保底选项”了。就拿港大来说,最新数据显示,非本地生入学申请超过2.5万份,其中超2.1万份来自内地,创下历史新高。这么多申请者抢有限的配额,非港籍学生想脱颖而出,成绩和背景自然得“卷”起来。
Part.2
港前三A-Level要求:实考不是唯一,但高分实考更吃香
很多同学最关心的就是 A-Level 成绩——到底要不要全实考?我们直接看港前三的官方要求和实际录取情况:
01、香港大学
偏爱实考 A*,热门专业 con 分更高
港大对 A-Level 的最低要求是3A/3A*,但这只是“基础线”。像商科、医学这类热门专业,官网写的最低线是3A,可近年给内地生的conditional offer(简称 “con”),基本都是3A甚至4A。
而且港大特别看重实考成绩,如果能有多科A-Level 实考拿到A*,竞争力会比只用预估成绩的同学强很多。
02、香港中文大学
接受“2AL+2AS”,热门专业要3A*
港中文的政策相对灵活,不强制要求4门完整A-Level,“2门A-Level+2门AS” 的组合也能申请。但不同专业要求有差异,像计算机、金融这类热门专业,更倾向于录取有3门A-Level高分(比如AAA*)的学生。
03、香港科技大学
预估成绩有效,最低要3A以上
港科大的A-Level成绩要求也不低,2024届新生录取成绩中位数在3A-3A*,也就是说,最低得有3A才有机会。给非港籍学生的con,通常也在3A*-4A*之间。不过港科大明确说了,预估成绩是有效的参考,申请时不一定要全交实考成绩,这对还没考完所有科目的同学来说是个好消息。
Part.3
预估+实考怎么平衡?
1-2科实考是多数人的选择
很多同学纠结:到底该用全实考,还是混合预估成绩?
从过往录取案例来看,港校更认实考,但也接受“实考+预估”的组合,毕竟对早申的同学来说,全考出实考成绩在时间上根本不现实。
比较稳妥的做法是:有1-2科符合要求的A-Level实考成绩,剩下的用预估成绩(但最好有对应的AS实考)。而且AS成绩一定要尽量考高,因为这会影响学校给你的con,也关系到后续能不能顺利达到con的要求。
举个例子:如果同学已经有数学、物理两门A-Level 实考 A*,经济、化学用AS实考A+的预估成绩申请,这样的组合在早申中是比较有竞争力的。
Part.4
除了A-Level,这些申请要求别忽视!
港校本科申请看的是“综合实力”,除了A-Level成绩,语言、背景提升、面试这几样也很关键,少一样都可能拖后腿:
01、语言成绩,不同学校要求有差异
①港大——雅思总分 6.5,商科等热门专业要7.0
②港中文——雅思总分6.0
③港科大——雅思总分6.0
注意:港校不建议“补交语言成绩”,最好在申请时就一起提交,不然可能影响审核进度。
02、背景提升:竞赛、在校成绩都要重视
和英国申请不同,港校除了看A-Level和个人陈述(PS,且每所学校的PS要单独写),还会看竞赛经历(比如AMC、UKChO等)、高中在校成绩。平时成绩不能掉以轻心,这也是学校评估你学习能力的重要参考。
03、面试:部分专业会有,需提前准备
像港大的商科、港中文的文科专业,可能会安排面试。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专业的认知,建议申请前多了解目标专业的相关话题,提前模拟练习。
除了港前三,香港其他高校的本科申请条件也备受关注。为了让大家更全面了解,下面这张图详细整理了香港八大的本科申请要求,涵盖高考生、国际生、DSE考生不同群体,快来看看吧~
香港教育体系相比内地更为多元,从幼稚园到高等教育,都有各类理念、风格、目的不同的学校以供学生和家长选择,升学路径也更为复杂,需要家长和学生提前认真规划,寻找最适合自身的方案。
因此,尽早为孩子进行个性化的教育路径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