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AP考试,超过70%的科目变为机考,这番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是对去年泄题风波的重拳出击,更是未来的一大转变趋势。考试形势彻底变了,最重要的问题不是考试难度、评分标准这些,而是思维模式已经转型。
改革的核心是机考以及EBSS评分体系,部分科目对留学生更难,部分科目5分率反而提升了。比如物理C,考试时间更长,内容更丰富,周围很多人都没考好。而生物调整了评分制度,5分率相对往年得以提升,不是题目简单了。
还有就是备考的思维模式了,很多家长和学生仍然在用“题海战术”不断刷题,但改革之后这个方法可能就行不通了。特别是一些学生选课时喜欢选很多与申请方向关联不大的科目,觉得这样更有优势,其实选课重在匹配而不在数量。
大部分美国院校会要求提交自己满意的几门AP成绩,而麻省理工、加州理工等院校,是需要提交全部AP成绩的。只要你考了就要提交,如果选课没选对方向,成绩又不理想,反而会成为申请劣势。
申请英国院校,也建议选择申请专业相关的科目,但不排斥提交其他科目的成绩,不过需要高分才有优势。而部分科目的含金量在不同地区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些科目在美国哪怕只考4分也有价值,换到英国可能就不认了。
此外备考的节奏也需要调整,AP改机考后题型更加复杂,难度有所提升,而且有些科目是纯机考,有些科目是混合考试,MCQ采用机考,FRQ采用手写。这些都需要更加合理地规划备考时间,制定全年的计划。
很多学生觉得AP考试与其花几个月甚至一年慢慢备考,不如寒假突击一下,考前再刷刷题,应该问题不大。然而等上了考场,才“书到用时方恨少”,发现自己确实规划得太晚了。
寒假确实是需要利用好的一个重要时间段,一些人在备考,一些人在刷剧打游戏,差距就是这么被拉开的。而且这个差距在寒假之后再怎么努力追赶,也很难补上。分阶段准备,把握好整体的节奏,才是AP考试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