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艺术史
从没接触过系统的艺术学习的同学们,突然要学 AP 艺术史,难免会担心 “能不能跟上”“难度会不会太大”。
AP 艺术史的 “难” 是有规律、可破解的,而且 “零基础” 不仅不是障碍,反而可能是优势,关键在于搞清楚这门课到底 “难在哪”,以及我们用什么方法应对。
考试内容和特点
CB将课程明确分为10 个单元,覆盖从公元前 3000 年到 21 世纪的 “全球艺术”,不仅包含欧洲艺术,还重点纳入了东亚、非洲、美洲、大洋洲的艺术,避免 “西方中心论”。每个单元都有清晰的 “时间范围 + 核心文明 + 学习重点”。
很多人误以为 “AP 艺术史就是记作品名字、年代、作者”,其实这只是最基础的 “信息点”,课程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分析能力”。对零基础学生的 “友好设计”,从 “熟悉” 到 “陌生”,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会 “通过视觉作品,理解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人类思考”。
它的5分率属于长期处于12%-16%区间(2025年为16%),全球中低难度,近年呈温和上升趋势。并非“学生更勤奋”,而是教学方法迭代,与考试逻辑适配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AP 艺术史 总计考试时长为3h,
80道选择题(MCQ),时长为60min,占比50%。
6道简答题(FRQ),时长120min,占比50%。
备考建议
AP 艺术史是一门兼具广度与深度的学科,要求学生在记忆 250 件作品的基础上,发展跨时空的分析能力。通过系统构建知识框架、强化写作训练、适应机考形式,并善用优质资源,中国学生完全能在这一科目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收获终身受益的艺术理解能力。
AP 艺术史(3 分以上)可兑换全球 1900 余所大学的学分,例如耶鲁大学认可其抵扣通识课程学分,UCLA 允许兑换 3 个学分。
推荐学习时间:
6-8个月;做好长线准备。
一半时间用来提升阅读分析与写作的技能;
考前3个月以上,复习冲刺+模考刷题。
机构的AP艺术史课程设置:
42小时高强度课程,课程内容完全贴合考纲,课上实战演练,助力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实现最高效的备考冲刺,直指5分目标。
适合人群:计划明年5月考试的10-12年级学生
对于申请人文社科、建筑、艺术管理等专业的学生,高分成绩能凸显跨文化分析能力与学术深度。
授课内容:用 “主题框架 + 逻辑串联” 的方法梳理知识点+ 课后作业系统同步 + 随堂小测讲评 + FRQ得分点技巧
特色服务:结课复习资料包 + 配套真题资料包 + 精讲解析视频 + 注册报名考前提醒全流程同步指导
根据机构多年以来的教学经验和出分规律,老师总结出了这张对应AP科目的学习时长和复习时长的表格。
建议学习时长参考了机构的班课设置,建立在机构老师对多年考试经验的总结之上,可以帮同学们快速筛选出题规律和考试重点,大大减少了生啃教材和考试大纲的时间。
如果是个人备考建议预留更多的学习时间。
机构AP成果展示
AP 课程(Advanced Placement)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提供的在高中阶段开设的具有大学水平的课程。
涵盖了7个学科领域40门课程,包括数学、科学、人文社科、艺术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专业方向进行选择。
深入学习高难度课程,培养批判性思维、研究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AP成绩被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所认可,优秀的成绩可以增加被顶尖大学录取的机会。
机构校区常年开设AP课程26门:
AP Seminar、预备微积分、微积分AB、微积分BC、物理1、物理2、物理C力学、物理C电磁学、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化学、生物、统计、计算机科学A、计算机科学原理、心理学、美国历史、世界历史、欧洲史、人文地理、环境科学、艺术史、英语语言与写作、英语文学与写作、美国政府与政治、比较政府与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