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已正式官宣:从2025年5月起,28门AP科目将全部转为数字化考试!
这不仅是考试形式的变化:电脑答题、标准化流程更严,更意味着过去“考一次试水、不好就不提交”的“刷分时代”彻底结束。更棘手的是,耶鲁、斯坦福、加州理工等顶尖名校已同步跟进,明确要求“只要参加过AP考试,所有成绩必须全部提交”。
面对新政,该怎么调整备考节奏?这篇帮你理清楚所有关键!
AP两大核心变化:数字化+全提交,“试水”彻底行不通了
28门AP科目全面数字化,考试安全性拉满
从2025年5月开始,除少数特殊科目外,绝大多数AP考试将在计算机上完成。官方表示,数字化能减少作弊风险、加快出分速度,但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需提前适应电脑答题节奏(比如公式输入、图表分析);考试过程全程监控,没有“重来”机会,每一次考试都等同于“正式提交”。
顶尖名校强制“全成绩提交”,隐瞒成绩可能影响录取
截至目前,已有多所名校明确更新AP成绩政策,核心就是“不允许选择性提交”:
耶鲁大学:2025年秋季申请季起,若用AP/IB替代SAT/ACT,必须一次性提交所有AP成绩;
斯坦福大学:AP成绩虽非必需,但只要考过,就需在申请中逐一如实汇报;
加州理工学院:只要在申请中列出AP/IB课程,就必须提交对应考试分数。
普林斯顿、达特茅斯等藤校虽未“强制”,但明确“高度鼓励”提交所有AP成绩——这意味着,AP成绩已成为名校判断学术能力的核心参考之一。
家庭应对策略:3步走,拒绝“盲目刷科目”
新政下,“考得多”不如“考得精”,教育顾问普遍建议按以下步骤规划:
1、聚焦“2 - 4门”,绑定未来专业
不必追求“5 - 6门AP全覆盖”,而是选择与目标专业相关的科目(比如想申计算机,优先选AP计算机科学、微积分BC;想申经济学,优先选AP宏观/微观经济),确保能拿到高分(4 - 5分)——精心准备的少量高分,远比“3分凑数”的多门成绩更有说服力。
2、高一高二启动,融入日常学习
别等到高三“突击备考”,从高一开始就结合校内课程选课(比如高一学完高中数学,高二开始准备AP微积分),把AP备考拆分成“日常学习+考前冲刺”,避免占用申请季时间。
3、放弃“刷分侥幸”,每一次都全力以赴
数字化考试后,“考砸了重考”的性价比大幅降低——不仅浪费时间金钱,还可能让名校看到“多次考试分数波动大”的记录。建议确定科目后集中精力准备,争取一次考出理想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