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DSE自修生报考规则调整:8.18起申请!内地生新增学籍证明

前两个月,香港考评局更改了DSE自修生报考规则,详情可点击过往文章查看:突发!香港DSE自修生报考规则更改!2026年起实施!

近日,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关于自修生特殊报考规则的调整,再次让不少计划让孩子以自修生身份报考2026年DSE的家长格外紧张。

先来看看完整版的报考规则:

重大变化!2026届DSE自修生报考规则调整:8.18起申请!内地生新增学籍证明

(图源:香港考评局)

从这份报考规则我们可以了解到,关于申请时间、证明文件、材料审核要求等均有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关系到孩子能否顺利报名。今天,老师就来详细看看这份最新的报考规则~

Part.1这些核心条款家长必须划重点

01、谁需要走“特殊申请”?

根据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文凭试)考试规则,未能符合“曾应考文凭试”或“2026年1月1日已足19岁”条件的人士,须经特殊报考申请以自修生身分报考。有关人士须(1)曾应考相等于文凭试的公开考试,及/或(2)于考试前一年已修毕或正修读等同中六的非文凭试课程。

重大变化!2026届DSE自修生报考规则调整:8.18起申请!内地生新增学籍证明

(图源:香港考评局)

简单说:如果孩子没考过DSE,2026年1月1日前也没满19岁,想考DSE就得走“特殊报考”,比如内地高二、高三在读生,大部分都属于这类情况。

02、内地在读生新增证明文件

持非本地学历之申请人(如于内地就读或修毕内地/海外高三课程之人士)须提供:记录于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或其他官方记载之相关学籍纪录副本(只适用于正在内地就读的申请人)。

重大变化!2026届DSE自修生报考规则调整:8.18起申请!内地生新增学籍证明

(图源:香港考评局)

划重点:这是新增要求!内地学校在读的孩子,必须从学校或教育局拿到全国学籍系统里的学籍记录,没这个材料,申请可能直接被拒。

03、申请时间提前:错过概不受理

往年DSE自修生的特殊申请大多在9月开始,今年考评局提前了近一个月时间,家长们注意把握几个关键时间点:

1、特殊申请阶段

申请人必须于2025年8月18日至10月8日期间透过“特殊报考申请系统”递交申请及证明文件。2025年10月8日后递交的申请,一概不受理。

重大变化!2026届DSE自修生报考规则调整:8.18起申请!内地生新增学籍证明

(图源:香港考评局)

2、考试报名阶段

2025年9月11日至10月8日(需在考评局官网完成报名)。

也就是说:8月18日开放申请,10月8日截止,申请阶段(8月18日-10月8日)和正式报名(9月11日-10月8日)有重叠期,意味着考生要在这一个多月里完成“申请审核+报名缴费”两步,中间如果材料被打回补充,很可能赶不上截止日。所以,家长一定要提前准备材料。

04、申请费用:2000元港币

每名特殊报考申请人须缴交“特殊报考申请费”港币2,000 元。不论审批结果成功与否,已缴付的申请费概不退还。经批准的申请人须于2026年1月15日前携文件正本到湾仔办事处核实,否则视作退出考试。

重大变化!2026届DSE自修生报考规则调整:8.18起申请!内地生新增学籍证明

(图源:香港考评局)

Part.2家长应对建议:3步搞定特殊报考

01、第一时间核查 “学籍材料”(8月前完成)

联系孩子就读学校的教务处,说明需要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记录副本”,要求学校盖章确认。

若学校不清楚流程,可让班主任协助联系当地教育局学籍管理部门,确保记录上有官方编号。

02、材料清单 “逐项打勾”,避免遗漏

非本地生相关证明文件:

✅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副本;

✅家长/监护人同意书(适用于以考试年份之1月1日计算未满18岁之申请人);

✅由相关学校提供的业纪录证明(内附申请人六个月内近照、现时修读或毕业年份、就读或毕业年级及所修毕/修读科目)副本。有关学业纪录证明须盖上配有法定印章编码之校印,并由校长签署作实;

✅由相关学校提供的成绩证明副本(如内地高一及高二学校考试成绩单副本);

✅学校证明

✅有关学校已获得相关官方部门的认可,以开办考评局决定为等同高中程度之课程(如适用);及

✅由相关考试机构提供之相等于文凭试的公开考试成绩证明函件副本(如有)。

重大变化!2026届DSE自修生报考规则调整:8.18起申请!内地生新增学籍证明

(图源网络,侵删)

03、时间规划:8月18日抢申请,缴费别拖延

8月18日登录考评局官网 “特殊报考申请系统”,提前注册账号并填写基本信息。

提交申请后一般3个工作日会收到缴费通知,7天内必须缴2000港币申请费,超时申请作废。

10月8日前务必完成“特殊申请”和“正式报名”两步,两者资料不互通,需分别填写。

Part.3避坑提醒:这3个细节最容易搞错!

学籍记录不是“在读证明”:很多家长误以为学校开的“在读证明”能替代学籍记录,错!必须是全国学籍系统里的官方记录,有统一编码。

校长推荐信不保证通过:本地中四/中五学生想特殊报考,需校长推荐信,但考评局明确“不代表必然接纳”,别盲目依赖。

重复申请不退费:若不小心重复提交申请,不仅申请作废,2000元申请费也不会退,提交前务必仔细核对。

升学规划从来宜早不宜迟,家长多一分提前准备,孩子就少一分被动焦虑。从核实学籍到整理材料,每一个细节的落实,都是在为孩子的升学选择筑牢基础。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6港澳台联考大纲有大变化!近5年首次!附考纲变化参照表格

下一篇

2025 ALevel 放榜 专业分数线揭秘 中国考生面临的分化与转机!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