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数理还行,但怕DSE物理太难跟不上”、“内地学过的知识到DSE能不能用?”、“选了物理以后能考什么专业、找什么工作?”每年到了DSE选科季,家长群里的疑问总像潮水一样涌来,学生们也对着课程表反复纠结——既怕选得太难拖后腿,又怕选得保守错失好机会。
其实DSE物理远没想象中“可怕”,反而可能是很多学生的“提分优势科”。今天就用最实在的内容,帮你把考点、难度、升学出路讲清楚,全家一起做对选择。
DSE物理考什么?
很多家长和学生一开始会慌:“听说DSE物理要考天文、核物理,是不是特别深?”其实它的考核逻辑很清晰,分“必修+选修”两部分,而且和内地知识重合度很高,上手不难。
必修内容:80%和内地知识重叠,不用从零学
DSE物理的必修模块,其实就是咱们熟悉的“力、热、电、磁、波、核能”,比如初高中学过的牛顿运动定律、电路分析、光的折射、能量守恒,都是核心考点。而且考试不搞“偏题怪题”,比如热学考“夏天开空调为什么窗户会有水珠”,力学考“过山车过最高点为什么不会掉下来”,都是用生活场景考基础原理,孩子只要把内地学过的知识捋顺,很快就能适应。

选修内容:4选2,挑自己擅长的“捡分”
选修不用全学,从“天文学、原子世界、能源使用、医学物理”里选两个就行。给大家个小参考:

①内地数理基础好的学生,选“原子世界”(光电效应、原子模型)和“能源使用”(家庭用电、新能源)最顺,因为和高中知识衔接紧密,几乎不用额外补新内容;
②对星空、医学感兴趣的孩子,选“天文学”或“医学物理”也可以,考点多是概念理解,比如“CT 成像用什么辐射”、“行星轨道为什么是椭圆”,记熟原理就能拿分。
为什么DSE物理是“性价比之选”?
对内地学生来说,DSE物理最友好的地方在于“高重叠、低压力”。
它的知识点与初中、高一物理重叠率超80%,比如力学、电学等核心内容,孩子无需从零学起;
考试时会提供完整公式表,允许使用计算器,复杂计算不再是“拦路虎”。
更重要的是,题目贴近生活场景——从家庭电路到过山车原理,让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看得见、用得上”,孩子学起来更有兴趣。
考试形式

很多学生怕“做不完题”、“记不住公式”,但DSE物理特别“友好”:
①卷一(必修)2.5小时,33道选择题+简答题,选择题建议1分钟1题,剩下时间检查+答大题,时间很充裕;
②卷二(选修)1小时,选两个课题作答,每道题都有明确得分点,不用瞎写;
最重要的是:所有公式都附在卷尾,不用死记硬背,只要会代入数字、注意单位就行,计算难度比内地高考低很多。
内地生福利
无需参与校本评核,专注笔试即可,备考节奏更自主。
这种“基础+灵活”的模式,让擅长不同题型的学生都能找到发力点,避免因某类题目薄弱而全盘皆输。
DSE物理与高考物理难度对比
知识点覆盖:广度相当,深度不同

考核方式:DSE更灵活,高考更“综合”
高考物理:
综合卷考核:理综中占110分(全国卷),考试时间约1.5小时,题目密度大,需快速切换知识点。
题型特点:侧重“多知识点综合应用”(如电磁学与力学结合的压轴题),计算过程复杂,对数学工具(如微积分初步)要求高。
评分严格:公式错误或计算失误可能导致整题失分,容错率较低。
DSE物理:
分卷设计:卷一(必修,2.5小时)涵盖选择、填空、论述题,侧重基础与实际应用;卷二(选修,1小时)从4个课题中选2个作答,灵活匹配学生兴趣。
题型特点:题目场景贴近生活(如“解释空调制冷原理”“分析过山车能量转换”),答案允许“定性描述+公式结合”,无需过度追求数学完美。
评分宽松:论述题按“逻辑完整性”给分,即使公式记错,只要分析思路正确仍可获部分分数。
计算要求:DSE“减负”,高考“拔高”
DSE物理:
工具支持:提供完整公式表,允许使用计算器,复杂计算(如万有引力常量、电磁感应系数)无需背诵。
计算重点:侧重“单位换算”、“误差分析”等实用能力(如“用温度计测量误差来源”),纯数学运算占比<30%。
高考物理:
工具限制:部分地区仅允许使用基础计算器,复杂公式(如动量定理、热力学方程)需熟练记忆。
计算重点:强调“定量计算”,压轴题常涉及多步推导(如“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轨迹”),数学运算占比超50%。
DSE物理适合什么学生?
1️⃣数理基础中等偏上:不用“拔尖”,只要初中物理能跟上,高中再补补细节,就能适应;
2️⃣喜欢“用知识解决问题”:比如爱琢磨“手机充电为什么会发热”、“红绿灯的电路怎么接”,这类孩子对应用题型更敏感;
3️⃣想考理工专业:以后想读工程、计算机、医学,物理是“必选项”,早选早打基础。
注意
以下同学慎选DSE物理:
抗拒实验的学生:实验和理论解释可能成为瓶颈。
普高文科生转赛道:若无物理基础,短期内补足核心概念+数理逻辑压力较大。
选物理的“长期好处”:升学就业路超宽
选科不只是为了考试,更要为以后的升学、工作铺路。DSE物理的“性价比”,就体现在它的适配范围特别广:
升学:港校、内地名校、海外高校都认
港校:想读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航空航天,物理是“必选科”,分数够的话能申港大、港科大;
内地:清华、复旦的核工程、自动化等工科专业,也要求DSE物理成绩;
海外:英国帝国理工、美国UIUC的工程学院,都认可DSE物理,比用高考成绩申请更有优势。
就业:瞄准高薪领域,越老越吃香
现在热门的“高薪行业”,很多都需要物理基础:
半导体/芯片:芯片设计、光电器件研发,缺物理背景的人才;
新能源:电池研发、光伏技术,和“能源使用”模块直接相关;
人工智能:自动驾驶、量子计算,需要物理的“建模思维”;
金融工程:投行、对冲基金喜欢招物理生,因为逻辑和数据分析能力强,起薪比纯商科高。
备考建议
1️⃣从生活中找答案:用手机拍照功能理解“凸透镜成像”,观察家电说明书学习“电路安全”,物理其实藏在日常细节里;
2️⃣真题“精做”而非“狂刷”:近10年DSE真题足够覆盖考点,重点分析错题背后的公式逻辑,比盲目刷题更有效;
3️⃣用“故事思维”记公式:比如把“能量守恒”想象成“钱包里的钱不会凭空增减”,抽象概念瞬间变生动。
4️⃣搭配科目有技巧:想申工科,就选“物理+数学M2(进阶微积分)+化学”;想申交叉学科(如金融工程),可以搭“物理+数学M1(统计)+经济”,灵活又实用。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选对赛道比埋头苦读更重要。如果您的孩子对物理有兴趣,或想为升学多一份“Plan B”,不妨了解DSE物理——它或许不是最容易的路,却是能让孩子“学得懂、考得好、走得远”的智慧之选。
升学路上,选对方向比拼命奔跑更重要——你的孩子,值得更好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