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领科双语学校国内高中部:书写教育新篇章!

2025年8月的一个清晨,上海松江区涞亭南路559号的校园里,阳光透过梧桐叶洒在400米标准跑道上。这是上海领科双语学校国内高中部正式招生后的第一个学期。35名新生背着书包,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走进了这座占地100亩的现代化校园。他们或许不曾想到,这里将成为他们人生轨迹的重要转折点。


从“梦校”到“新选择”:领科的蜕变之路

作为沪上老牌A-Level学校,领科双语学校早已以牛剑预录取的亮眼成绩闻名。2024届毕业生中,17枚牛剑预录取的光环,让无数家长将其视作“英本升学梦校”。然而,2025年3月,一封官宣公告打破了外界的期待——领科正式开办国内高中部,对标市重点,探索多元升学路径。

这不是简单的课程延伸,而是一次教育理念的再出发。校长钟振国在开学典礼上说。这位拥有20余年教育管理经验的教育者,曾带领无数学生走向清北复交等名校。如今,他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我们要培养的,是既有中国根基,又具备国际视野的未来人才。”


“6+6”课程体系: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找平衡

走进国内高中部的教室,你会发现这里既没有完全脱离国家课程的框架,也没有被应试教育束缚。以国家课程为核心的同时,学校构建了“6+6”课程体系:6门基础学科保障学术根基,6类选修课程(体育、艺术、科创、语言、学术拓展、实践)激发多元潜能

“这里的课程设计像一场精准的手术。”高三学生李同学分享道。她主修物理和数学,同时选修了生命科学实验室课程和戏剧社。每周五下午的跨学科工作坊,她还能与国际课程班的学生并班上课,体验海外大学的升学指导课程。“老师会根据我们的兴趣定制成长方案,连手机使用时间都经过科学管理,学习效率反而更高。”


三导师制与1:5师生比:让教育回归“人”的本质

如果说课程是领科国内高中的骨架,那么“三导师制”则是其跳动的心脏。每名学生配备学术导师、生涯导师和成长导师,一生一规划、一生一方案。师生比高达1:5的配置,让老师能捕捉到每个学生细微的变化。

“去年有一位学生中考成绩仅650分,但通过‘低进高出’的培养策略,今年模拟考已稳定在680分以上。”教师团队负责人张益军教授介绍。这支由特级教师、清华本硕、中科院硕博组成的师资队伍,不仅精通高考脉搏,更擅长用国际化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


硬件与情怀并存:一座校园的“硬核浪漫”

在领科国内高中部,教育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你可以操作价值百万的显微成像系统;在400米标准跑道上,学生晨跑的身影与网球馆里挥拍的声音交织成歌;甚至在琴房里,还能听到国际课程班外教指导学生练习肖邦的旋律。

“我们希望学生知道,真正的教育不止于分数。”副校长Shane Johnschwager说。这位拥有20年教学经验的英国人,正在尝试将跨文化交流课程融入校园生活。从模拟联合国到全球议题辩论赛,学生们在活动中逐渐理解“家国天下,无问西东”的深意。


从35人到3000人:领科的野心与边界

尽管首年仅招收35人,但领科的蓝图早已铺开。据松江区政府官网公示,该校佘山新校区正紧锣密鼓建设中。未来,这里将成为容纳3000人的寄宿制校园。但钟振国校长强调:“规模扩张不是目标,‘小而美、精而优’才是根本。”

对于选择领科国内高中的家庭,这或许意味着更高的门槛。9万元/学期的学费,看似昂贵,但中考680分以上的全额奖学金政策,又为优秀学生提供了“性价比极高的选择”。正如一位家长在参观后感慨:“这里不是贵族学校,而是为每一个有梦想的孩子提供舞台。”


尾声: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傍晚时分,校园广播站播放着《夜空中最亮的星》。操场上,一群学生正在准备下周的“公益跑”活动;琴房里,外教正指导学生排练英文音乐剧;实验室中,灯火通明,几位“卷王”仍在研究量子物理模型。

或许,这就是领科国内高中部的答案:在应试与素质之间,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在本土与全球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而对于那35名新生来说,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上海领科26年春招简章

目前领科26年春招暂未公布,可以参考下去年春招情况:

报名对象

国内/国际生:初三(9年级)、高一(10年级)

考试时间:暂未公布,参考25年春招情况,预计在11月初!

考试内容:

英语 12:30-13:50

数学 14:10-15:30

科学思维 15:50-16:30

考试流程:

笔试→面试→正式录取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香港中文大学李钟毓教授招收全奖博士生

下一篇

领科教育上海校区升学情况!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