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宏文学校毕业生特辑 | 从像素玩家到港大新生 “游戏王子”Prince的人生闯关指南

毕业生特辑 | GRADUATE 2025

盛夏的余温还未散尽,九月开学季已悄然而至。有的宏文学子正憧憬着即将返校开启的校园新生活,有的宏文学子正准备着前往世界各地解锁大学阶段的全新课题。迎来送往间,宏文2025届毕业生特辑也即将收官。

作为宏文2025届毕业生特辑的最后一位主人公,Prince的经历可能会让很多人觉得似曾相识:刚来宏文时,成绩中下游的他是个“看不太懂”国内数学卷的生存模式玩家;面对陌生的学习环境,一心沉浸在《我的世界》里的他试图用方块搭建虚拟世界释放压力;当用心撰写的英语作文被老师打回来重写,承受不住最后一根稻草的他在崩溃之后,擦干眼泪又继续投入到学习之中……

然而,这些成长的阵痛并没有让Prince陷入随波逐流的迷茫,反而激励他凭着对于计算机的热爱和远超常人的毅力,一点点改写了自己的学业轨迹,终于在前段时间以数学、进阶数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四科全A*的成绩,成功将香港大学计算机与数据科学专业的Firm Offer收入囊中。

从在游戏里靠着热爱摸索出第一个简易装置,到为计算机专业熬过无数深夜;从被国内数学卷“暴击”的转学生,到扛住高压申请季的逆袭者——Prince的故事没有开挂的捷径,只有兴趣驱动的一次次精准发力。

让我们一起翻开宏文2025届毕业生特辑的最后一页,希望Prince用热爱和坚持书写的逆袭故事,能为即将开启新旅程的你,注入勇气和灵感。

毕业生特辑 | 从像素玩家到港大新生,“游戏王子”Prince的人生闯关指南

毕业生特辑 | 从像素玩家到港大新生,“游戏王子”Prince的人生闯关指南

“在上一所双语国际学校的时候,我的学习成绩不太理想……”Prince仍记得自己八年级转学宏文时的状态,尤其是入学考试时做的两张数学卷:双语卷他尚能应对,国内卷却几乎看不懂。彼时的他,因为年少时期的叛逆,以及学习节奏的问题,对学业满是无力感,父母为了帮他找回状态,决定换个环境重新出发。

对于新环境,Prince藏着迫切的期待:他需要志同道合的社交圈子来点燃热情,需要磁场相合的学习土壤来重拾动力,更需要在全新的起点上,重新规划学习路径与未来蓝图。而当时创校不久的宏文,虽没有成熟的毕业生案例背书,却透着“全员都是创造者”的朝气。就像《我的世界》里刚刚开启的新服务器,老师与学生都是“开拓者”,这种向上的磁场恰好击中了他。最终,他选择在这里按下“重生键”,开启了他的“转服”探索之旅。

这份选择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源于Prince心底被《我的世界》(Minecraft)唤醒的渴望创造的灵魂。对他而言,《我的世界》就像一盒会呼吸的数字乐高:

徒手拆解山脉,树木建造城堡;

给沙漠铺上琉璃海,让岩浆倒悬成瀑布;

而真正颠覆Prince认知的,还得是玩家自制的“模组”——

有人写几行代码,就让恐龙在草原复活;

有人加一条指令,就让整座城市瞬间浮空。

这让他第一次意识到,键盘敲出的不仅是字符,更是创造的自由。

怀着对自己创造成果的好奇,Prince曾熬夜跟着教程做出了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小装置,并兴奋地拉着父母展示,父亲见他很有热情,便为他购买了一本《Java从入门到精通》。可这份对于编程的兴趣,在他翻开书的第一章时便冻结了:“当时我的电脑系统并不支持书中推荐的编程软件,其实后面我也有学习其中一些基础的概念,但确实没有特别理解。”

对普通人而言,编程入门最难跨越的障碍往往在于,它要求大脑同时进行多维度思考:不仅需要理解抽象的逻辑概念,还要熟悉复杂的开发环境,更要掌握专业术语体系。这就好比一个刚学会认字的人,突然要同时学习语法规则、写作技巧,还要操作复杂的印刷设备。卡在环境配置和术语理解的双重困境中,熟悉的无力感又涌上Prince的心头。

好在当时创校不久的宏文非常擅长陪着学生“一起闯关”,宏文的计算机老师就像Prince在《我的世界》里遇到的同行的“开拓者”,一一帮他拆解难题,手把手教他使用工具,他的“生存模式”也渐渐有了向“创造模式”过渡的可能。

毕业生特辑 | 从像素玩家到港大新生,“游戏王子”Prince的人生闯关指南

当被问及对哪位老师印象深刻,Prince几乎不假思索地提到了自己的IG计算机老师,尤其是那堂“让抽象知识活起来”的网络通信原理课。不同于传统的单向授课,老师设计了一场角色扮演:邀请六位同学分别扮演路由器、服务器、数据包等不同角色,用身体语言模拟完整的数据传输过程。

当抽象的信息网络突然变成了生动形象的“真人剧场”,这堂独特的课,恰好破解了Prince当初独自面对《Java从入门到精通》时遭遇的认知障碍:

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变得更易理解;

通过身体移动替代书本图示,数据传输变成了可感知的物理过程;

通过角色扮演化解术语恐惧,使“服务器”、“数据包”成为可触摸的存在;

通过场景重现替代死记硬背,知识自然沉淀为肌肉记忆。

当然,老师的教学远不止于课堂上的精彩演绎。在平时的授课中,他总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计算机概念层层剖析。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建立起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期末复习时,Prince只要回想起老师上课时的生动场景,就能立即回忆起相关的知识点。这种由体验而收获的理解,比任何死记硬背都更加深刻持久。

“在这里我得感谢一下我的计算机老师,”Prince说道,“相较于那些一板一眼地要求学生背诵知识点的教学方式,他们的上课方式更加灵动。”老师们不是简单地要求记忆,而是注重理解与运用,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掌握知识的本质。正是这种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让Prince深切体会到计算机课程的独特魅力。

除了理论知识的攻坚,计算机科学更注重实践应用。考试局在要求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强调实际编程能力的培养。正因如此,课程中既设有基础知识的考核,也包含了需要独立完成的编程项目。教学中,老师们专门设计了各种小型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会让我们用代码实现某个特定功能,然后根据完成情况打分。”他详细描述了评分标准,“首先当然是老师要看懂的你代码;其次是运行效率,因为代码是讲究效率运行。”

这种实践导向的教学让Prince对编程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笑着说:“有时候我写的代码虽然能运行,但连我自己都看不懂是怎么跑起来的。这时候老师就会很痛苦地一行行帮我分析。”正是通过这样的实践与反思,Prince逐渐掌握了编写清晰、高效代码的技巧。

毕业生特辑 | 从像素玩家到港大新生,“游戏王子”Prince的人生闯关指南

就这样,在老师的“红石火把”(《我的世界》中驱动装置的核心道具)指引下,那个曾被编程教材难住的少年,找到了通往计算机世界的最佳路径。

毕业生特辑 | 从像素玩家到港大新生,“游戏王子”Prince的人生闯关指南

在宏文的课堂里,Prince逐渐成为了一个熟练的冒险家,掌握了构建知识堡垒所需的工具与逻辑。但真正的成长,往往藏在课堂之外的 “下界”(《我的世界》中危险与机遇并存的区域)—— 那里满是未知的挑战,却也藏着突破自我的可能。

目标感,是他闯过“下界”的关键钥匙。

最初,Prince父母也曾对孩子所选择的专业方向有过质疑,比起需要啃代码、钻算法,既费脑力又耗精力的计算机,他们更希望他学习商科或经济。但Prince态度坚定,一次晚饭时直接拍板:“我以后就要学计算机。”

最终,他的坚持得到了父母的认可和尊重,升学指导老师Kathy也帮他分别分析了申请计算机和商科的难度,以及就业前景。“计算机专业的申请难度还是蛮大的,尤其在近几年AI席卷全球的情况下,竞争非常激烈,所以我和Prince当时反复做了几轮沟通,发现这是他真正想完成的事业,也就全力支持他的决定了。”

只是,在确定方向后,Prince却发现自己依然站在一个充满岔路口的“服务器”里。

Prince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便是他发现适合自己的计算机竞赛似乎寥寥无几。好在学校及时伸出援手:升学导师为他推荐了适配的竞赛,计算机老师则亲自带队,帮他拿下不错的奖项;当老师建议“用数学竞赛补充背景”时,他也毫不犹豫地尝试,最终交出了亮眼的成果。

暑假参加英国夏校的经历,则让Prince第一次在学术世界里感受到了类似游戏中通关的极致成就感。经过九天的共同学习和汇报,发现身边都是“大佬“的他根本没想过赢,甚至在他看到其他组的展示时,他唯一的念头就是“不能输得太难看”。而当Prince和小组同学拼尽全力获得了“Special Award”,他感觉所有的努力都值得。

夏校的掌声尚未消散,Prince在申请季就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过山车”。所有申请的专业都围绕“计算机”展开,他的冲刺目标是帝国理工。未能收到梦校面邀的结果并没有让Prince受挫,而当其他学校陆续开始发offer,Prince的心情开始变得七上八下。

11月,Prince收到了来自华威大学的第一个offer,但是极高的录取条件让他的心情一下子从激动跌落到谷底。在随之而来的12月和1月,他没有收到任何录取消息,对此,升学指导老师Kathy表示印象非常深刻:

其实Prince申请专业的放榜时间就是会比其他专业晚的,但是当他看到同学都收到offer了而自己却没有,确实会很焦虑。我们当时很想帮助他但又尽量避免这个话题,就会尽可能关注他的情绪变化,好在他身边有很多好朋友,陪着他一起度过了那段难熬的日子。

毕业生特辑 | 从像素玩家到港大新生,“游戏王子”Prince的人生闯关指南

直到今年2月,来自多伦多大学的offer让他松了口气:“终于有学可上了。”最大的惊喜出现在3月,Prince的邮箱突然弹出了香港大学的邮件。当他忐忑地点开邮件,开头的“Congratulations”字样,立刻把他从“快要躺平的状态”拉了起来——港大在他心中可是与帝国理工分量相当的梦校的存在!

然而,面对港大给出的3A*1A的录取条件,Prince还是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他像个上紧发条的钟表,开始了上课、刷卷子、上课、刷卷子的无限循环,准备迎接他在“下界探险”里的终极挑战。

毕业生特辑 | 从像素玩家到港大新生,“游戏王子”Prince的人生闯关指南

对Prince而言,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像《我的世界》中不同的存档。从刚转学时的“生存模式”,到如今手握港大Offer的“创造模式”,他始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是虚拟世界的短暂欢愉,而是真实世界中那份永恒的成就感。

“与其天天跟父母吵架辩论,为什么不尝试用优异的成绩去堵住父母的嘴巴呢?”Prince笑着说道。这句略带叛逆却充满智慧的话,正是他四年逆袭的最佳注脚。曾经那个会因为玩游戏而与父母争执的少年,如今已学会用实力赢得选择权。

在Prince最喜欢的游戏:《我的世界》中,当玩家历经艰险、击败末影龙后,并不会迎来传统的“游戏结束”画面,而是会看到一段缓缓滚动的文字——这就是著名的“终末之诗”(End Poem)。它并非庆祝胜利的颂歌,而是一段充满哲学思辨的独白,以诗意的语言探讨着现实与虚幻、存在与意义,更告诉玩家——

眼前的冒险或许告一段落,但你所经历的一切并非虚无。

你所见的山川、建造的城堡、经历的挑战.....

皆源于你的选择与创造。

但是......

No. It has not yet achieved the highest level. That, it must achieve in the long dream of life, not the short dream of a game.

不,他还没有到达最高的境界。那层境界,他必须走完生命的长梦,而非游戏中黄粱一梦。

虚拟世界的成就不是终点,而是现实生活的养分与启示。

这仿佛就是对Prince现状的最佳诠释。尽管已经拿到梦校Offer,但他也清楚地知道,这并非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录取通知书就像一扇刚刚打开的传送门,后面藏着他从六年级就开始构想的、更大也更广阔的世界。

谈及未来,Prince的规划清晰而坚定:“我可能会在研究生或博士阶段去美国深造,学习更先进的技术。未来想留在美国工作,学习他们的游戏设计,然后带回国内开始自己的游戏创作。”他始终记得那个六年级就埋下的梦想——“终有一天,我的名字会出现在游戏制作人名单上”

回顾四年成长,Prince说游戏带给他的远不止娱乐:“第一个是情绪稳定,第二个是创造力。它是我学习的动力目标。”他用亲身经历证明:热爱不该是逃避的借口,而可以成为前进的动力。曾在虚拟世界建造梦想的玩家,也能在现实世界中成为出色的创造者。

对学弟学妹们,Prince的建议朴实而有力:明确真正想做的事情,并用行动证明你的决心。“你要有一个非常坚定的决心,展现你为此愿意付出什么,这才是说服父母最好的办法。”

写在最后

Prince的故事里没有从天而降的系统外挂,也没有突然点满的技能树——有的只是一个普通学生,如何将游戏世界中收获的成就,一步步炼成现实中的代码与offer。他像一名执着于长期存档的玩家,不追求速通,不依赖彩蛋,只相信每一次挖掘、搭建和调试终将通往想要的道路。

至此,宏文2025届毕业生特辑正式完结。

从在哲学探索中寻找一种诗意人生的Nick,到“少年当有凌云志,万里长空竞风流”的Andy;从相信“每个人都是膨胀的宇宙”的Mervin,到霸气书写自己人生剧本的Aurora……这个世界或许没有完美的存档,但每个人都有机会书写属于自己的终末之诗——它不意味着游戏的终结,而是象征全新篇章的开启。

I like this player. It played well. It did not give up.

我喜欢这个玩家,他玩得很好,他从未放弃。

And the game was over and the player woke up from the dream. And the player began a new dream. And the player dreamed again, dreamed better. And the player was the universe. And the player was love.

曲终人散,黄粱一梦。玩家开始了新的梦境。玩家再次做起了梦,更好的梦。玩家就是宇宙。玩家就是爱。

You are the player.

你就是那个玩家。

九月的风已捎来新旅程的信号,作为玩家的你无论是即将踏入新的校园,还是仍在为目标默默蓄力,都请相信,每一次咬牙坚持的当下,都是在为自己的人生篇章,写下最动人的伏笔。明年,我们期待在宏文2026届毕业生特辑上,见证更多玩家实现梦想!

毕业生特辑 | 从像素玩家到港大新生,“游戏王子”Prince的人生闯关指南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澳洲教育的螺旋式上升:为什么孩子每年都在学同样的内容?

下一篇

以“甄嬛传”视角解锁香港插班择校秘籍 附热门学校推荐!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