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成立于1996年9月。2002年9月在高中部开设国际文凭组织课程,实施全英语教学。2003年5月通过国际文凭组织(IBO)审核,成为IBDP组织成员学校。2014年成为上海市首批21所可以开设高中国际课程的学校之一。学校尊重学生生命成长规律,尊重教育自身规律,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注重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经验和实践,强化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形成“平而不庸、和而不同”的学校文化,培养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成功的学习者。
平和学校高中部IBDP2025届毕业生在今年的大学申请中再次展现出卓越的实力与潜力。本届毕业生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骄人成绩,更以多元化的选择赢得了全球顶尖学府的青睐,录取院校涵盖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一流学府。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平和学校在国际化教育领域的深厚底蕴,也体现了学生们深耕学术、勇于探索的精神。
招生计划
招生年级:9年级学生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11月19日16:00均可报名本次考试
考试时间:11月29日
课程方向:提供IBDP、A-Level、AP、OSSD课程,高一课程与IB体系打通,注重学术基础与个性化发展。
招生人数
根据我样掌握的最新情况,今年平和各个班级规模约为:
IB课程:10个班,每班25人
IEP课程:8个班,每班25人
A-level课程:2个班,约55-60人
加拿大OSSD课程:约15-20人
申请流程
材料提交:
需在自我综述的部分回答两个问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内容真实,用中文撰写。
此部分请学生回答以下两个问题,请用中文撰写您的答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不可由他人代笔!
1. 请结合自身学习方式、兴趣爱好、升学目标,以及你对平和高中部学术以及活动资源的了解,谈谈平和高中可以如何帮助你实现未来目标?(300字以内)
3.“热爱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它能让我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你有没有热爱的事情?可以是某个学科、某种乐器、某项运动、某个兴趣爱好,请阐述一下你对它的热爱,以及它对你带来的改变。(300字以内)
考试科目:英语、数学笔试+中英文面试(部分场次含朗诵或演讲)。
录取标准:参考校内成绩(无需竞赛证书)、综合素质评价及面试表现,报录比高达10:1。
语言成绩:平和不强制提交托福、雅思、多邻国成绩,且没有指导分数,但多交不限。根据以往经验,达到以下成绩更为保险:
⏩IB:多邻国125+、托福95+、雅思6.5+
⏩IEP:多邻国115+、托福90+、雅思6.0+
费用
学费:高中部18.4万元/学年
其他费用:住宿费1.8万元/学年,校服费另计。
平和学校每年设有春季和秋季两次招生,春招一般是一场考试,秋招会有两场。两个批次的招生在录取标准上并无特殊倾向。每次招生考试结束后,校方会根据全体考生的整体表现计算平均分,并以此作为基准筛选符合要求的学生。
数学科目提供中、英文两种卷型,两种试卷在难度上保持一致,但考查内容有所区别,旨在适配不同学习背景的考生。例如,长期在体制内学习的考生,选择中文卷更为合适。
春季与秋季招生的主要区别在于报考规模与录取名额:春季招生通常报考人数较多,录取名额也相应较多;而秋季招生名额较少,竞争相对更为激烈,录取难度也会有所提高。
升学竞争力
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学子在日益激烈的申请角逐中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在2023年申请季平和学校毕业生75%收获了U.S. News美国综合性大学前30、美国文理学院前30或英国G5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超过90%的毕业生收获了QS全球排名前30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约99%的美本方向毕业生收获了U.S. News美国综合性大学前60的录取通知书,其中包括9枚牛津大学、7枚剑桥大学和1枚哈佛大学录取,刷新了校史记录。
2024届毕业生延续了亮眼的升学成绩,收获5枚藤校录取(宾夕法尼耶大学2枚、哥伦比亚大学1枚、康奈尔大学2枚),5枚牛剑录取(剑桥大学1枚、牛津大学4枚)。
在到来的2025年申请季,平和学校依旧保持了一贯的多所热门学校大批量持续稳定的录取输送。截止2025年4月9日,在以英美为主要申请目标国家的学生中,超过77%的同学获得了美本U.S. News排名前30或英国G5大学的录取,约99%的同学获得了美本U.S. News排名前60大学的录取。
在以非英美为主要留学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地区等)的学生中,100%的同学获得了全球QS排名前30的名校录取。收获了11枚藤校录取(哈佛大学1枚、耶鲁大学1枚、宾夕法尼亚大学1枚、康奈尔大学2枚、哥伦比亚大学4枚、达特茅斯学院2枚),6枚牛剑录取(剑桥大学1枚、牛津大学5枚)的好成绩,展现了不俗的升学竞争力。
美国方向
英国方向
加拿大方向
澳洲方向
其他国家
中国香港地区
03、课程特色
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秉承“尊重学生生命成长规律,尊重教育自身规律”的办学理念,以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核心构建素质教育体系。
在育人实践中,通过“三维融合”实现教育创新:首先,打造经验导向型学习模式,注重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经验和实践,强化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其次,构建中西教育精华的协同机制,既夯实中华传统文化根基,又融合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形成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并重的课程体系和“平而不庸、和而不同”的学校文化;最终培养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的、具有国际理解力与竞争力的成功的学习者和接班人,致力于完整生态的博雅教育,建设有中华文化根基的平和融合课程。
学校正着力建设“三维一体”的博雅教育生态:以国家课程为本体,融合国际课程优势要素,开发浸润中华智慧的校本融合课程,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未来社会引领者。
平和融合课程提倡“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处”,追求完美的和谐(Perfect Harmony),希望平和人都能够见自我、见众生、见天地。
平和融合课程主要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跨文化理解、跨学科高阶思维、社会情感学习、真实场景、设计思维以及生涯规划七条主线来落地实施。
“语言与文学”和“体育与健康”是平和融合课程体系中最核心的两个部分,它们组成了平和融合课程的大框架。“语言与文学”帮助学生习得知识技能、发展兴趣特长和拓宽视野境界,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思想基础、确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体育与健康”在帮助学生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未来人才所应具备的进取、坚韧的关键品质和团队精神。
人文社科模块与自然科学模块是学校课程体系的双翼。人文社科模块“艺术与审美”和“社会与生活”关注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注重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然科学模块“数学与逻辑”和“科学与技术”旨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学生能够在处理问题时具备质疑、探索和求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