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慌张!耀华这样帮孩子平稳度过适应期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慌张!耀华这样帮孩子平稳度过适应期

告别幼儿园的积木与儿歌,走进小学的课堂与校园 —— 幼升小这道 “成长坎”,常让孩子紧张、家长焦虑。其实,只要找对方法,这场过渡完全可以轻松又顺畅。临港耀华小学部特别建立了“幼升小支持计划”,围绕“行为习惯、自我管理、家校协同”三大核心,用孩子能懂、喜欢的方式,帮他们一步步适应小学的新节奏、新生活。

行为习惯

从 “随性玩” 到 “守规则” 慢慢教、不催促

1、入学适应周 在趣味里懂规则

刚进校园的孩子,最怕 “听不懂的规矩”。耀华把规则藏进孩子喜欢的事物里:

画一张 “一年级行为指南图”,让卡通 “规则小熊猫” 当主角,指着图告诉孩子 “上课要像小熊猫一样坐直”“书包要放进指定柜子”,图文搭配一看就懂;

玩一场 “校园寻宝游戏”:找宝藏的路上,老师会顺便说 “教室要轻声说话,不然会吵到宝藏睡觉哦”“走廊要靠右走,别撞到其他小探险家”“操场不追逐,小心绊倒会错过宝藏”,孩子玩着玩着,就把校园规则记在了心里。

2、课堂里学规则 边唱边做记得牢

规则不用 “硬邦邦” 地教,融入课堂更自然。比如语文课上,老师带着孩子唱儿歌:“铃声响,进课堂,书本文具摆桌上;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认真听”,唱到 “摆桌上” 就一起整理文具,唱到 “认真听” 就一起坐好,儿歌结束,规则也学会了。

3、分阶段进步 从 “老师提醒” 到 “自己做好”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慌张!耀华这样帮孩子平稳度过适应期

孩子适应需要时间,耀华不搞 “一刀切”:

前 2 周,老师会温柔提醒:“看小明坐得多直,像小松树一样精神!” 也会帮孩子熟悉作息:“上午上 2 节课,就有 20 分钟大课间,能喝水、玩游戏哦”;

到了 3-4 周,就用 “规则小勋章” 鼓励孩子:按时到校能得 “守时星”,上课认真听能得 “倾听星”。看着勋章越攒越多,孩子会慢慢明白:“不用老师说,我也能做好!”

自我管理

从 “靠大人” 到 “自己来”

小任务练出大能力

01、书包整理:儿歌 + 练习,轻松搞定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慌张!耀华这样帮孩子平稳度过适应期

刚上小学的孩子,总把书包塞得乱糟糟?耀华有妙招:

入学第一周,老师手把手教 “分层收纳法”:课本放最下面,作业本放上面,文具盒放中间,水杯放侧兜;还编了句儿歌:“大书在下小书上,铅笔橡皮放中间,水杯靠边不漏水”,孩子跟着念就记牢了;

每天放学前留 5 分钟,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同桌互相检查:“你的课本放对了吗?”“水杯盖紧了吗?” 整理好的孩子,能贴上 “整理小达人” 贴纸,成就感满满。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慌张!耀华这样帮孩子平稳度过适应期

02、课堂 “小管家”:当老师,学会主动做事

每个孩子都能当 “小管家”,在服务中学会管理:

  • 语文课当 “领读员”,带着大家读《三字经》《弟子规》,要提前做好准备;
  • 数学课当 “计时员”,用小闹钟提醒小组讨论:“还有 2 分钟,快总结啦”;英语课当 “单词小老师”,课前带大家认 “pen(钢笔)”“red(红色)”,课中帮老师发字母卡片;
  • 艺术课当 “材料管理员”,分发画笔、回收彩纸。这些小事,让孩子慢慢学会 “主动规划、对事情负责”。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慌张!耀华这样帮孩子平稳度过适应期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慌张!耀华这样帮孩子平稳度过适应期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慌张!耀华这样帮孩子平稳度过适应期

家校协同

学校 + 家庭一起帮,习惯养成不脱节

01、家校共识会:家长先懂 “怎么帮”

开学初,耀华会和家长坐下来聊:比如 “孩子总忘带课本怎么办?”“在家怎么教孩子整理?”,也会明确小学的要求 —— 比如 “建议晚上 8 点半睡觉,早上 7 点半起床”“每天让孩子自己整理书桌”,让家长知道 “学校怎么教,家里就怎么配合”,不搞 “两面派”。

02、日常多沟通:看见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班主任会定期在班级群分享孩子的日常:“今天小宇当英语领读员,发音特别准!”“朵朵整理书包又快又好,附照片参考”;遇到问题也会及时聊,比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一起想办法:“在家设个 20 分钟的‘专注阅读角’,不打扰孩子”。积极的沟通,让家长总能知道 “孩子在学校怎么样,我该怎么帮”。

03、家庭小任务:把校园习惯带回家

耀华还会指导家长做 “家庭延伸”:让孩子帮着摆碗筷、叠衣服,拍视频分享到班级群;发起 “亲子阅读打卡”,每天和孩子读 10 分钟书,记录进度。校园里学的习惯,在家接着练,同学间还能互相鼓励,形成 “学校教、家里练、大家比着进步” 的好氛围。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慌张!耀华这样帮孩子平稳度过适应期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慌张!耀华这样帮孩子平稳度过适应期

临港耀华的“幼升小支持计划”,从不用 “规则压着孩子学”,而是用孩子喜欢的方式,一点点引导他们成长。无论是校园里的趣味规则、课堂小任务,还是家里的亲子互动,都围绕着“让孩子舒服、主动地适应”。从校园里的规则引导、责任赋予,到家庭中的习惯延伸,每一步都紧密衔接,既帮助孩子快速融入小学集体生活,也为其未来的自主学习与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苏州AMC8数学竞赛培训班来啦!新区/园区两大校区 线上线下任意选择

下一篇

A-level 4门比3门更有申请优势吗?牛剑G5大学2026fall政策更新!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