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2025
铭记历史 勇担使命
尚德中学部高中纪念九一八事变94周年
1931-2025
铭记历史·勇担使命
1931.9.18-2025.9.18
1931年9月18日,一声突如其来的爆炸,打破了东北的宁静,也揭开了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不仅是一段沉痛的历史,更是一部血与火铸就的民族记忆。铭记这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在新时代中赓续精神血脉,增强文化自信,激发青少年珍惜和平、勇于担当的时代责任。
01、铭记悲壮历史
9月15日清晨,中学部高中升旗仪式在小操场准时举行。全体师生齐聚,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共同迎接新一周的开始。
党员教师代表赵晨艳老师以“铭记九一八,吾辈当自强”为题发言。
她谈到,“九三阅兵”的战旗方队令人难忘,每面战旗都承载着英雄事迹,是抗战精神的传承与对历史的铭记。当前国家处于复兴关键期,竞争激烈、形势复杂,新时代高中生作为祖国未来,需牢记“吾辈当自强”的责任。同学们要以“九一八”伤痛为动力,以“九三阅兵”精神为指引,用青春与奋斗建设青春国家与民族。
团员学生代表董亦乐同学说,九一八这段历史,是民族之殇,更是警示后人的永恒警钟。无数战士的壮烈牺牲,换来了今日的安宁。今日之中国,正阔步走向复兴,我们要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用奋斗书写青春华章!“勿忘历史,振兴中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以理性推动文明对话,以实力捍卫国家发展。
1931-2025
纪念九一八事变94周年
02、缅怀革命先烈
1931-2025
9月22日,中学部高中邀请到中共代表团驻沪纪念馆(周公馆)的魏岚老师给高中的同学们带来《文物说史——周公馆的统战艺术与斗争智慧》主题讲座。高中党支部全体党员教师和学生一起上了一节关于周总理和红色文化的难忘一课。
溯洄历史,周恩来年少立志,好学乐学,全面发展;从南开学校毕业、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后,他坚持活跃在进步运动的第一线,准备将自己全部的青春奉献给中国革命——那时,他不过比现场的同学们年长两三岁而已。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当年清越铿锵的回答,穿越时空至今仍在耳畔激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铭记先辈奋斗的历史,坚守为国为民的初心,以青春之力担时代之责,以实干之行筑强国之梦,便是这一代青年应有的使命与担当。
1931-2025
纪念九一八事变94周年
03、勇担时代使命
九一八主题宣传电子屏静静矗立,一张张图文将那段烽火岁月娓娓道来,让每一位路过的学子驻足沉思,在回望历史中筑牢爱国根基。
1931-2025
纸上生花社团的同学们则以刀为笔、以纸为媒,用精巧的刻纸技艺诉说赤子之心。他们手下,或是巍峨的山河图景,或是象征不屈的英雄群像,每一道纹路都凝聚着对祖国的深情,每一幅作品都是青春担当的生动表达——以传统技艺传承红色记忆,以少年之姿续写时代华章,让“勇担使命”不再是口号,而是落于指尖、见于行动的坚定信仰。
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青春之我守护盛世之中国,让先辈的精神在新时代征程中永续传承,让爱国担当在逐梦路上绽放璀璨光芒。要时刻深刻铭记,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便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更牢牢谨记,和平从非唾手可得,既需奋力争取,更需用心珍爱、全力守护。未来,大家将以这份信念为帆,以实干为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蓄青春力量。
1931-2025
纪念九一八事变9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