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赛思一个学年分两个学期(Semester),四个学季(Quarter)。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从8月18日至1月16日,春季学期从1月19日至6月11日。

每个Quarter结束时,会有Benchmark阶段性测试,学年末还会有Comp大考。
近期贝校刚结束Q1的Benchmark,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尤其是贝校新生,校内的成绩报告应该关注哪些方面。
下图是贝赛思成绩单示例。

贝赛思成绩单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Final Grade、Assignment Score和Category。
01 Final Grade:表示科目分数

Term:以第一学季(Q1)为计算单位。
Percent:大致等同于考试成绩,每个百分比数值对应一个特定的等级。

其他备注,以下为学生的特殊情况说明:
- Absent(缺课)
- Tardy(迟到)
- Missing(作业缺失)
- Late(作业晚交)
- Incomplete(作业未完成)
若学生出现上述任一情况,在Assignment Score的“Flags“栏目将会有相应的标注。例如,如果学生有作业未交,则在作业评分的“Flags”栏位会显示“Mi”(代表“Missing”)。
02 Assignment Score:作业评分

Date:记录了学生完成特定任务的日期。
Category包括:
- Homework(家庭作业)
- Test(考试)
- Classwork(课堂作业)
Assignment:根据当前课程进度设计的作业和练习。
通过这三个指标,家长可以掌握孩子的在校学习情况。
这里强调下,家长需要特别关注两项分数:
- Score:表示学生在该任务上的实际得分;
- Pts Poss:表示该任务的总分(通常为100分,某些科目的满分可能不足100分)。
学校的算法通常是这样的:将「Score/Pts Poss」的分数比例转换为百分比,再根据百分比转换为Grade。因此,家长应该关注百分比栏中显示的成绩。
当Grade栏有分数显示时,Flags栏一般保持空白,表示无异常;若Grade栏为空,则可以通过Flags栏中的缩写来识别前面提到的五种异常情况,从而确定问题的原因。
03Category Summary:展示了Major和Minor的得分情况

Points Earned:得分会按照Pts Poss来确定学生应得的总分,并根据实际得分(Score)转换为已得分(Points Earned)。
Points Possible:指学生在某一阶段内完成该类任务所能获得的最大总分。
Percent:通过Points Earned除以Points Possible,计算出百分比成绩,并据此给出Grade等级评定。
Grade:分为Major和Minor,它们得分及其权重比例最终将决定在Final Grade中显示成Percent和Grade。
总之,这份成绩单首先要关注孩子平时的作业分数和课堂小测,因为这体现了孩子的学习态度问题(占比30%)。另外,成绩单上会有老师具体的comment,对于成绩较弱的学生,老师会建议利用每周一次的student hour查缺补漏。
至于补考规则,补考一般只针对major assessment,但是,即使学生补考的分数再高,学校最多也只能给到70%的分数。
最后,正如我开头所说,贝赛思一个学期由4个quarter加最后的final exam组成,如果一次成绩不好,还是有机会拉回来GPA的。尽早做好针对性补充,才是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