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IB中文A正式开考,4月29日,M25 IB中文A考试基本结束!
按照IBO规定,24小时内不得讨论IB考题。但是依然挡不住IB学生的分享欲,而且,IBO没要求学生不许谈论个人考试感受吧?
对于M25 IB中文A考试,中国的IB学生纷纷表示:拿到试卷就懵逼,愣在原地,考试答题抓不住重点……
IB中文A真的这么难?
M25 考生都考得怎样?
IB中文A考试,怎一个难字了得!
M25 IB考生谨遵IBO考试监管要求,在线谨言慎行。
前线直击IB中文A考试战况,纯情绪输出,IB中文A考试干货含量为0。
“到最后感觉我根本没搞懂第二篇,甚至没回答过提示题。”
“难死了第二篇,谁出的我请问。”(这倒装句用的……)
“不要谈论,24小时内不应该公开文体和内容,其他时区还未开考……”
“都选了哪些啊,写了几个分论点呀。我真的在考场上崩溃了。第二篇第二个分论点只剩15分钟啦,我都不知道在写什么。”
“看评论区焦虑的根本复习不了物理……”
“笑鼠了,我拿到题目也是愣在那儿了,抓不到重点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过了五分钟阅读时间之后,我还在纠结要选哪个。真的哪个都不会写,分段分的稀烂。”
“看了第二篇文章,只能说drop中文HL是我学IB两年来做过最正确的选择……”
“原子弹轰,25年paper绝了!不要啥偏来啥。”
IB中文A,7分比例非常低!
IB中文A,考试+学习难度都比较大。
从IBO公布的大考数据来看,IB中文A课程的7分比例低于5%!
2024年5月IB大考,IB中文A 语言与文学,HL课程的7分比例仅1.3%,6分比例29.6%;SL课程7分比例3.1%,6分比例31.1%。
IB中文A文学HL课程,7分比例2.6%,6分比例50.4%;SL课程7分比例3.9%,6分比例36.6%。
在IBDP的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从语言和文学研究(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及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两个科目组中选择两种语言学习。
语言和文学研究(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的学科,也就是语言A,需要以学生的第一语言修读,一般学生会选择与母语相关的学科。
课程设置上,IB语言A主要包含3类课程,分别是:
▶ Language A: literature SL & HL
▶ Language A: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L & HL
▶ Literature and performance SL
具体到IB中文A,包括:
▶ 中文A:文学 (分HL和SL) ;
▶ 中文A:语言和文学 (分HL和SL) ;
▶ 中文A:文学与表演艺术(仅SL) ;
IB课程中文A外部考试,卷一文学分析和卷二论文,其中卷一有一首诗和一篇散文,考生要选择其中一篇文学评论。选文会出考生从未读过的文本,考生可通过赏析的四个层次:兴、观、群、怨来分析文章主旨、手法、写作语言等,从而了解选文的内容。
具体说来,IB中文A的外部考试由三部分组成:
❶ Paper 1: 分析文本,根据要求撰写一篇文章;
❷ Paper2: 比较论文(如果选择HL,还要额外提交一篇1200-1500字的文学评论性的论文);
❸ IOA ( IOA即个人口语评估,要求学生做一次长达10分钟的演讲)。
IB中文A成绩评估包含卷一、卷二外部考试共占总成绩的45%、书面作业(包括学习日志、反思陈述和世界文学作业 25%)和口语评估录音(针对第二部分的口评和第四部分的比较演说共20分钟,占比成绩的30%)三个部分。
IB大考时,卷一和卷二分两次进行外部考试。口语评估在学校进行,IB协调员会安排口评时间(中国大陆IB生一般是在DP2的3月份进行)。需要注意的是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的录音一般会安排一次性完成。学生一定记得提前备考。
IB中文A,学什么?
IB中文A学习内容以文学课程及文学鉴赏为主,主要学习文体包含当代文学翻译文学、现代诗、短篇小说、散文、戏剧文、中长篇小说等。除了文学作品外,还有传媒学科内容,如新闻稿、广告、杂志等。IB中文A文学课更注重文学作品,语言文学则兼顾了文学作品和文学载体研究。
语言A中中国文学(Chinese A Literature) 的内容以文学赏识为主,课堂上涉及到的文体包括当代文学、翻译文学、现代诗、短篇小说、散文、戏剧及中长篇小说,除了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中文基础外,更需要具备驾驭文字及遣词造句的能力。
中国语言及文学(Chinese A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的内容以实用性为主。课堂上会涉猎较多非文学文体,当中包括资讯类及视觉类文本,如相片、写实画作、资讯图表、卡通、小册子、传单及海报等,也会教授多媒体文本类,例如电视、广播、媒体、短视频及直播等内容文体的分析及理解。
注意,IB课程对于语言的考察非常重视,强调整本书的阅读和学习,以及训练学生对母语文学敏锐的感受力和鉴赏力,同时兼具学生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中文A 的课程考察重点不是中文语言的本身,而是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洞察力、审美和文化素养和有效的交流沟通技能,以支持学生未来的学术研究。
IB中文A课程如何选课?
通常而言:
❶ 中文A 文学课程(Literature)适合母语为中文,并且全英文授课的时间不足三年的学生;
❷ 中文A语言与文学(Language and literature)一般适合母语为中文,并且在国际学校读书的时间比较长的一些学生;
❸ 中文A:文学与表演艺术是跨学科的,这门课程跨了IB第一学科组中文和第六个学学科组艺术的课程。课程要求学习者结合对文学的理解进行一些艺术表演。中国大陆选修这门课程的IB生较少。
在这三类课程中,大部分国际学校只开设前两类课程,也就是中文A文学和中文A语言与文学课程,第三类文学与艺术表演课程比较有难度,中国IB生选修人数少,相应的开课学校也比较少。
就普及度来看,中国的IB学生多数会选择中文A的SL课程。
中国学生必须选学IB中文A课程吗?
不是的。
机构IB老师表示,中国学生必须在语言A和语言B科目组中各选一门课程学习。但是并不是说中国学生一定要选修语文A这门课程。中国学生可以选学英语A等其他语言课程,也可以选修两门语言A课程,但不可以选两门语言B课程。
不过一般不建议中国学生选学英语或者其他语言的语言A课程。原因很简单,语言A课程偏难(无论哪一门课程)。语言A侧重“文学”要素,回答题目需要写大段内容,还有论文要求,因此通常建议IB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熟悉且能够拿高分的语言学习。中国学生自然是选择中文A课程,更易获得较好的IB成绩。
如果想争取双语文凭,那么就需要选择两门语言A的课程学习。(两门语言A课程学习任务量非常大,不建议学生学生同时选修两门语言A)
IB选修语言和文学科目组(Group 1)中的两门语言课程,并最终获得3分及以上的成绩可以获得IB双语文凭(Bilingual diplomas)。
如果学生的语言与文学课程、人文社会学科课程或者科学课程都取得3及以上成绩,且以除母语以外的其他语言完成学习,也可以授予IB双语文凭。
其实,语言A中的同类课程,难度相差不会太大,比如英语A:文学与中文A:文学课程,考试题型和考试难度没有本质区别。
总而言之,即便是母语汉语的中国学生,考得IB中文A的优异成绩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