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全体IBer :
开学一月有余,刚进入DP的你适应得还好吗?是否出现知识点断层有点措手不及?是否出现第一次考试结束了还没熟悉考试题型?是否对DP两年的学习和努力方向有些迷茫?
本文将结合2025年5月IBO官网发布的2025年全球考生的成绩报告对25年大考情况进行分析解读,同时对IB DP阶段选课及学习提出一些建议。
文章主要包含下面几部分内容:
- 大考数据分析解读
- IB考试改革趋势
- IB DP选课建议
- IB DP阶段学习规划与建议
1、2025年IB大考数据与去年同期对比
今年,全球共有202103名考生收到了他们的DP或者CP成绩单,相较于2024年,总人数有所上涨,涨幅达到4.8%。目前全球IB体系毕业生已超270万人,覆盖157个国家,IB体系逐年获得更多认可。
全部考生中,IB CP文凭考生约占32.2%;IB DP文凭考生约占63.5%。
- Diploma Programme (DP)文凭课程
- Career-Related Programme(CP)职业相关课程
总体上看,本次大考科目平均分为4.7,较去年(4.7)保持稳定。
- IBDP文凭:通过率为81.3%(去年为80.1%),平均分为4.9(去年为4.9);平均总分30.5(去年为30.3)。三组数据较去年相比均有所上涨。
- IBCP文凭:通过率为76.3%(去年为74.8%),平均总分为3.7(去年为3.7),两组数据较去年均有所上升。
国内考生参加的主要为为IB DP考试,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IB DP考试数据。
2、IBDP核心科目成绩分布和考情解读
上图为IBDP核心科目成绩分布,核心科目成绩0分的学生占比为17.9%,相较去年有所减少。获得核心科目3分满分和2分的学生占比较去年有所提升。占比最大的依旧为2分,达到45.5%。
IBDP的三门核心课程:TOK、EE、CAS。
- Theory of Knowledge(TOK):考察分为两部分:撰写一篇1200~1600英语单词的关于知识理论的论文(40分)+在知识理论范围内自选题进行10分钟的口头表达(20分),总分60分,以A-E的等级形式出现,和EE一起决定核心课程分数。
- Extended Essay(EE):在IBDP的最后一学年学生需独立完成一篇4000词的EE论文写作,即拓展性论文写作。总分36分,同样分为A、B、C、D、E五等级,和TOK一起决定核心课程分数。
- Creativity 、Action 、Service(CAS):该课程要求在三个分类下,分别完成50小时共150小时课外活动,通过拍照、写反思来记录参与过程,向学校申报完成情况。这部分不计入大考成绩,但是如果不合格即使得到45分满分也无法获得IB文凭。
核心课程总分将由TOK和EE的等级综合评定:
- AA、AB、BA组合,为最高分3分,BB、AC、CA等组合为2分等等,如果是EE组合,则不及格,学生不能获得IB文凭。
- 其中EE的选题和撰写对学生来说更具挑战性,将在下文展开具体分析。
3、EE写作主题选择及成绩分布
▲EE论文不同主题选择人数对比
▲EE论文不同主题得A占比
EE作为核心课程之一,学生可以任选主题独立撰写一篇4000字的拓展性论文。在EE的撰写过程中,学生们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主题的选择。选取的主题会直接影响到论文撰写的难易程度和最终的得分情况。
本次大考数据中,EE选题方面,人文与社会科目组选择人数最多,数学科目组人数最少;成绩等级方面,等级A的占比最高的是艺术组,之前一直A率最高的语言习得科目组今年下降至第3位,而科学科目组的等级A占比最低。
以上数据也反映出文科类方向的文章撰写难度相对较低,对于DP学生而言,如果理科能力相对较弱或者未来专业方向不涉及理工科,选择社科类主题相对难度较低。数学科目组选择人数最少,得A率也相对低,因此除非学生数学分析和应用能力非常强悍,不建议选择数学方向的EE主题。
4、IBDP选课建议
近来年IB考生逐年增多,英国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地区的大学对DP成绩的认可程度都非常高。
但是IBDP较其他体系有其独特的特征和难点,最大的区别也是学生面临的最大的难点在于DP考试的综合性和全面性。要求学生必须从6大学科组进行选课,且每个学科组能且只能选择一门课程(其中艺术组科目可以从社会科学或者自然科学组选择一门科目代替)。
同时6门课程需要选择至少3门high level的课程。因此,它不仅要求学生文理平衡发展,更致力于通过IA、IO、EE、TOK等项目课程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逻辑思维、论文撰写、课题研究能力。这种文理兼修,全面发展的考核模式也成为了学生们所面对的一大难点。
考试模式和科目的限制导致了DP科目的选择至关重要,而且部分学校科目一旦选定就不允许修改,所以进入DP阶段之前一定要充分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课程的选择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了解不同课程的内容以及HL和SL的区别
选课之前要充分了解6大科目组分别包含的科目以及自己学校所开设的科目,很多学校不是所有的课程都会开班,因此要提前了解学校所开设的科目以及所开设的难度等级。IB课程分为Standard Level(SL)普通课程和Higher Level(HL)高级课程。
SL主要就是奠定基础,可以选一些自己感兴趣,但不一定要往这个方向发展的科目。HL的课程涉及内容更多更广更有深度,拿下7分的难度也就更大,当然如果能拿下高分,也越能证明自己的能力,尤其是专业方向的。
此外,大部分大学只认可HL课程换学分,所以选课时建议同学们优选HL。
2、参考目标院校和专业方向的具体要求
美国高校的申请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对选课的要求和和分数很少有明确具体要求,因此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未来专业的相关性进行选择;英国、加拿大和香港的部分学校会对HL的科目和分数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因此需要在选课前去官网确认一下,如果有要求则必须要根据要求选择。
3、参考自身兴趣和能力
6门课程一旦选定,就决定了未来两年的学习内容,因此在课程选择上,需要结合自身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课程。
例如,两门语言类课程,母语级别的HL难度很大,得7分需要付出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数学组,AA HL课程难度非常大且对学生数学能力要求很高,虽然7分率是数学组里唯一破10%的,但是选择需要谨慎。科学组,物理学科更加偏重于理科,对抽象思维要求较高,而同组别的生物或者CS SL则对理科能力要求较低,反而有大量记忆内容。
同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和选课目标,那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5、IB DP改革趋势
自2021年IB数学开始改革,IB各科目陆续在进行考纲的变动,今年大考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进行了考纲变革之后的首次考试,考试试卷发生了变动但是从数据来看,与去年基本持平。今年开始DP阶段学习的学生值得注意的是,心理、计算机、DT、视觉艺术的考纲在今年发生了变动,意味着今年选择该科目的学生会在2027年5月进行改革后的首次考试,由于没有past paper,可以参考官方发布的改革后的考纲和官方样题。
前文提到IB目前的选课逻辑是从6个课程组中各选一门,总计6门课程计入大考成绩。
目前IB开始在个别学校试点将6门课程(3HL+3SL)变更为4门课程(3HL+1SL)+一门跨学科,3门核心课程(CAS、TOK、EE)保持不变;总分仍然保持为45分。不过各位各位家长和学生不需要过分担心,目前大陆地区几乎没有学校参与试点。目前9、10年级的学生仍然需要按照改革前6门课程的情况进行学术准备。
6、DP阶段学习规划
DP两年时间非常紧张且宝贵,学生该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实现分数最大化呢?
1、充分利用每一个假期
进入DP1年级的暑假,根据自身选课情况进行预习,程度不错的学生可以跟班课进行预习,充分了解所学科目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模式,为DP的学习做好准备。
进入DP2年级的暑假,查漏补缺的关键时期,上一学年中大部分大考内容已经学完,且9月份开学要面临预估分评定,这个假期同时还要准备申请文书以及参加夏校,因此留给学科的时间并不多,建议选择一对一学科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查漏补缺争取拿到一个还不错的预估分成绩。
2、春秋学期紧跟进度
假期的提前学让我们赢在起跑线上,那春秋学期我们需要拉大优势,校内的同步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同步班课的优势在于学习进度稳定且学习气氛浓郁,对于程度中等偏上的学生是一个好的选择。目前IB课程的同步班课课表如下,有需要的家长可以扫码联系老师~
对于程度较弱或者特别优秀的学生,更加推荐一对一学科计划,一对一课程能够充分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也能够更高效的实现不同学生的学习目标。
有一对一诉求的家长和同学,我们在10月份开放了免费的一对一试听或面谈,有需要的家长可以扫码联系老师~
7、写在最后
IB DP的学习是一个长线的过程,厚积才能薄发!
DP两年时间,大小考试无数,每一次的成绩每一份作业都或多或少影响到最终的预估分和申请,开始拼搏的最好时间就是当下。
无论是已经进入DP阶段,GPA有待提升;还是正处于MYP阶段,对于大考十分迷茫;我们将在机构给大家提供专业的辅导和帮助,在IB学习路上助孩子们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