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考的落幕,国内高中升学率严峻的形式再次引起关注。
今年上海中考有13万学生参加,官方公布高中录取率约66% ;
这意味着近5万学生即便成绩不错,也无缘普通高中。
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将目光投向国际学校赛道,IGCSE课程则是初中生转轨国际面临的第一站。
然而,从体制内转向 IGCSE 课程,首当其冲的难关就是词汇的挑战。
英语词汇是关键
IGCSE 全英文授课与考试模式,对学生英语能力要求极高,不仅日常交流要流畅,更需具备出色的学术英语阅读、写作及表达能力。
以理科为例,学生要理解像 “proton(质子)”“neutron(中子)”“nucleon(核子)”“electron(电子)”“subatomic particle(亚原子粒子)” 等专业词汇,这些词型相似、释义专业,记忆难度大。
文科领域同样如此,如历史学科中的 “Renaissance(文艺复兴)”“Industrial Revolution(工业革命)”,经济学科里的 “inflation(通货膨胀)”“deflation(通货紧缩)” 等词汇,不仅要认识,更要在写作和论述中准确运用,方能展现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可以说,词汇量的多寡与对专业词汇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深度、课堂参与度以及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