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家长非常注重孩子数学思维的培养,很多家长都会让孩子学奥数,但是奥数的难度太大影响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袋鼠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数学竞赛,可以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还能够提高孩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更可以帮助申请小升初,简直是一举多得~
袋鼠数学竞赛介绍
袋鼠数学竞赛由澳大利亚著名数学家 Peter O ’ Halloran 于1980年发起。1991年,法国两位著名数学教育家成立正式竞赛组委会并在欧洲推广该项赛事,为了向 Peter O ’ Halloran 致敬,将该竞赛正式取名为“袋鼠数学竞赛”,全球组委会总部位于法国巴黎。
袋鼠数学不同于其它竞赛强调的高难度和挑战性,袋鼠竞赛宗旨是用有趣生动、接近生活的题目,激发孩子们数学学习兴趣及自信,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训练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袋鼠数学是针对1-12年级学生的一项全球规模最大的青少年数学竞赛,每年全球87个国家与地区,超过630万学生参与。获奖率高达60%。
比赛时间:每年3月底
报名方式:在读国际学校/阿思丹小程序/机构代报名(推荐)
比赛地点:在线测评
比赛形式:个人赛,选择题形式,不得使用计算器或手机
比赛语言:提供中英文双语(其中G1-G2有中文语音读题)
适合学生:1-12年级均可参赛
- 等级A(G1-G2)
- 等级B(G3-G4)
- 等级C(G5- G6)
- 等级D(G7-G8)
- 等级E(G9-G10)
- 等级F(G11- G12)
参加袋鼠有何优势
🔥含金量高
袋鼠数学竞赛始于1980年,到现在已经45年了。全球有106个国家和地区承办这个活动,国际地位高得很扎实。
🔥获奖率高
官网说明中国区去年的获奖率高达70%。含金量高且好拿奖,绝对是初次接触数学竞赛学生的福利了
🔥趣味性高
袋鼠不同于传统数学测评强调的高难度和挑战性,袋鼠数学的气质更偏向于生动有趣、与生活相联系(现在的数学“新题型”,就是这种接近生活的情景题。顺便练习了新题型,感觉又赚到了)。
袋鼠数学不仅对于没啥比赛经验的新手十分友好,关键是锻炼脑子。题目有趣,能够抓住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有兴趣,就相当于给脑袋的情绪价值拉满了,这事儿就成了一半儿。
🔥开拓国际视野衔接AMC8
低龄段的数学竞赛相比较而言,袋鼠数学难度适中,不是那种让人想秃脑袋的比赛,孩子没啥压力。后面小学高龄段还可以衔接AMC8,申请小升初。
袋鼠竞赛难度如何
袋鼠数学竞赛的难度是阶梯式递增的,不同年级对应不同难度,主要考察逻辑思维、数学应用和创造力,而非单纯的计算能力。
✅题目难度分级明确
- 袋鼠数学竞赛分为不同年级组,题目难度跟着年级走。比如小学组的题和高中组的题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 题目从易到难分为3个档次:简单、中等、困难。前几道题基本是送分题,后面才会逐渐加大难度。
- 即使是困难题,也不会出现超纲内容,都是在学生学过的知识范围内加深考察。
✅不考复杂计算,重在逻辑思维
- 和传统数学考试不同,袋鼠竞赛很少考繁琐的计算,更多是考察逻辑推理和数学思维。
- 题目描述通常很简短,但需要你动脑子想清楚背后的数学关系。
- 比如经典的图形规律题、数字排列题,都是看你能否快速找到解题思路。
✅时间压力是大挑战
- 题目数量不少,但考试时间有限,平均每道题只有1-2分钟思考时间。
- 很多人不是不会做,而是来不及做完,这就要求快速判断和取舍。
- 建议先做有把握的题,把难题留到后面,避免卡在一道题上浪费时间。
✅陷阱题专门坑粗心的人
- 有些题目会故意设置迷惑选项,或者把问题描述得稍微绕一点。
- 比如题干问的是以下哪个选项不正确,粗心的人可能直接选正确的答案。
- 读题要仔细,别被表面的数字或图形迷惑,抓住问题的核心。
✅对低年级学生更友好
- 小学阶段的题目更偏向趣味数学,很多是图形、图案、简单逻辑题。
- 随着年级升高,题目会逐渐加入代数、几何等抽象内容,难度自然提升。
- 如果是小学生参加,不用太担心,很多题目就像脑力游戏一样有趣。
✅和奥数相比算温和的
- 如果你拿袋鼠竞赛和IMO(国际奥数)相比,那袋鼠简直是小清新。
- 奥数题往往需要特殊的解题技巧,而袋鼠的题更贴近日常数学思维。
- 当然,想拿高分也不容易,尤其是后几道题,还是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
袋鼠竞赛课程培训
袋鼠竞赛虽然难度较低,但是非常考验孩子的数学逻辑和竞赛思维,对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机构为大家开设了袋鼠竞赛的培训课程,助力冲金。
⭐授课模式:3-8人小班教学/1V1辅导
⭐开设班型:全年滚动开班,周内班/周末班,寒暑班,短期集训班,考前冲刺班
⭐课程内容:竞赛考点梳理+真题模考训练+考试技巧点拨
⭐授课语言:中英双语/纯英文授课
⭐上课形式:线上线下同步授课,支持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