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数学竞赛由澳大利亚著名数学家Peter O’Halloran于1980年发起,如今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青少年数学竞赛之一。每年全球有超过630万学生参与,遍布103个国家和地区。

这项竞赛之所以命名为“袋鼠”,是因为它像袋鼠一样跳跃着激发孩子们的数学思维,打破传统数学竞赛枯燥、难懂的形象。

为什么建议1-2年级的孩子参加袋鼠数学竞赛呢?
✅1.分级友好,低年级也能上车
题目难度严格匹配认知水平。
比如小学低年级的题目可能是“数一数蛋糕上的草莓有几颗”, 增加数学兴趣,帮助小学低年龄段的同学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
小学高年级会涉及简单逻辑推理(“甲比乙多3本书,两人共有20本,各有多少本?”),哪怕孩子数学一般,只要学过校内基础,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级别。
✅2.题目像“数学绘本”,边玩边思考
袋鼠数学竞赛区别于传统竞赛的“硬核计算”,袋鼠题80%是应用题,把数学藏在生活场景里。
比如“买冰淇淋,买2送1,带10元最多能吃几个?”“花园里红玫瑰比白玫瑰多3朵,两种花共15朵,各有多少朵?”甚至还有“密码破译”“地图寻宝”类题目,孩子做题时根本不觉得在“考试”,反而像在玩“数学游戏”。
✅3.竞赛规则对新手超级友好
题型:1-4年级24题,全是选择题
评分:3/4/5分梯度打分,答错扣1分,不答不扣分
形式:中英双语+75分钟+线上考,孩子完全不紧张
更贴心的是,1-2年级组还有老师读题,怕娃不认字的家长完全不用担心
✅4.获奖率高,重点是“参与感”
袋鼠竞赛的奖项设置很丰富——每个级别设金、银、铜奖(比例约10%、20%、30%)等奖项。
哪怕没拿奖,孩子也能拿到一份详细的“能力分析报告”,标注出“逻辑推理强”“空间想象弱”等具体短板。对第一次参赛的孩子来说,都是一次非常大的收获。
✅5.培样孩子思维能力,袋鼠数学题目看似简单,却考察了九大思维能力:
集合与分类能力
模式归纳能力
计数能力
符号认知能力
运算能力
比较能力
测量能力
图形变换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
这些能力是孩子未来学习所有学科的基石,不仅限于数学。

袋鼠数学竞赛适合几年级的学生?
🔺大班~2年级:
对于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入门数学竞赛的首选建议是袋鼠数学竞赛;
具体来说,他们可以从袋鼠L1级别开始,通过参与这一级别的比赛,重点培养数学逻辑思维和竞赛解题策略。
🔺3~4年级:
步入中低年级段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竞赛水平,选择袋鼠竞赛L2级别进行挑战;
同时,他们也可以开始为更高级别的数学竞赛做准备,如AMC8数学竞赛的入门阶段。
🔺数学竞赛初学者:
对于任何希望提高数学解题技巧和竞赛能力的学生,参加袋鼠数学竞赛是逐步提升自身水平的有效途径。
袋鼠数学竞赛培训课程
机构袋鼠数学竞赛培训课程通过科学的课程设计和专业的教学团队,助力学生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思维能力。
针对低龄学生,开设了袋鼠数学竞赛L1-L2培训课程班,提升学生数学思维逻辑,帮助学生拿下袋鼠数学竞赛金奖、超金奖。


袋鼠竞赛课程内容:袋鼠数学竞赛基本知识点的梳理+袋鼠数学竞赛真题模考训练+应试技巧点拨
袋鼠竞赛授课语言:中英双语/纯英文授课
袋鼠竞赛班型设置:提供小班、一对一等班型,有回放
袋鼠竞赛上课形式:线上线下同步授课
袋鼠培训课程线上:直播课,有回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