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MC8竞赛成了尖子生的标签,很大程度上忽略了AMC8对于普通孩子的意义。如果AMC8对于数学拔尖的孩子来说是锦上添花,那么对于普通孩子来说就是锦上添花。
为什么普通孩子更应该考AMC8?
孩子数学基础不行,怎能补课数学还是头疼,或者数学平平,像AMC8这种高难度的竞赛,部分家长会选择直接放弃,那真的是很遗憾,错过了一此绝佳的思维训练的机会。
AMC8竞赛前15题,考的是基础,知识范围完全基于校内数学涉及证书、分数、百分数、比例、基础几何等。它不会考超纲知识,考的是孩子们对于课堂上学习的核心概念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比如,校内考面积的时候,一般会给出边长,让孩子直接求。
但是,AMC8竞赛可能会倒着考,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于周长在数值上相等,它的边长是多少?
虽然,考察的知识点没有变化,但是AMC8考察的正是孩子是否能真正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是否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上,而不是直接背概念填空 ,死记硬背。随着数学难度和深度的增加,如果一直接触这些表面的题,是很难在后续的学习上有所突破的。
对于数学方面有天赋的孩子,其实,他的思维是打开的,但是更多的普通孩子而言,数学要想学的好,就先要打通“任督二脉”,AMC8竞赛的价值就在这里,它教会孩子动脑子,让老师在课堂上教的知识点更灵活。所以,普娃学AMC8其实就是拔高校内数学成绩的一种手段。反复补课,不如直接让孩子试着去学习一下AMC8竞赛,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AMC8考察的知识点范围分布
再让我们来具体看看AMC8竞赛考察的知识点占比以及分值分布情况。
基础代数:
占比35%-45%,是考察重点。基础题涉及分数、方程、数列等,中等题和难题可能涉及二次函数建模、概率结合实际场景等,需掌握代数运算和逻辑推理能力。
基础几何:
占比20%-30%,包括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基础题考察常见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难题可能涉及三维展开图、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等,需具备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推理能力。
基础数论:
占比15%-20%,近年比重逐渐增加。基础题考察奇偶分析、整除性质等,难题可能涉及质因数分解、同余问题等,需掌握数论基本概念和技巧。
基础组合:
占比10%-15%,题量较少但难度较高。主要考察排列组合、概率、逻辑推理等,需具备分类讨论和逻辑思维能力。
AMC8考察的知识点基本和孩子的校内知识吻合,所以,对于普通孩子来说,参加AMC8竞赛不一定真的是要冲奖,而是完成思维的训练。当然,如果能拿下前1或者前5%,对于孩子树立数学自信也是大有益处。
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对于国内的孩子来说,如果想要冲重点中学,需要一张证书加分,那么最佳的备考年级肯定是三年级,学好校内基础的同时,补充竞赛知识点。
如果知识想冲着拓展思维,那么在14岁之前考下来就可以,一般基本在初一将会决定考,可以为中考和高考的数学学习做准备。
AMC8竞赛规则
AMC8竟赛规则如下
参赛资格
面向8年级及以下学生,且比赛当天年龄不超过14.5岁
考试形式
题型:25道单项选择题,均为中英文双语试卷
时长:40分钟
评分:答对1题得1分,答错或不答不得分,满分25分。
考试时间
2026年考试时间为1月23日17:00-17:40
奖项设置
满分奖:获得25分。
全球卓越奖:全球排名前1%。
全球优秀奖:全球排名前5%。
小学组荣誉奖:6年级及以下学生获得15分及以上。
为什么不建议低年级的孩子们自学?
低年级的孩子自学对于孩子们的学习能力要求很高,对于家长们的陪学要求也比较高,不能采用传统的题海战术,否则反而适得其反。
机构教育针对低年级的孩子们,特推出了一套精品课程,由金牌老师授课,用最简单通俗的方法讲解题目,让孩子在快乐的的氛围中吸收知识,拔高校内成绩。
| 班型设置 | 班级人数 | 课时按排 | 
| Pre-AMC8全程班 | 1对1/3-6人小班课 | 120H | 
| AMC8全程班 | 1对1/3-6人小班课 | 110H | 
| AMC8强化班 | 1对1/3-6人小班课 | 80H | 
| AMC8优享班 | 1对1/3-6人小班课 | 60H | 
Pre-AMC8120H竞赛入门
补充数学基础知识点,完善结构框架。针对重难点,集中进行查漏补缺。
AMC8优享班 80H 基础薄弱
梳理基本概念定理以及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能够灵活应用。
AMC8强化班60H 巩固知识
基本概念理清楚之后,需要真题强化,巩固渗透,并且按照知识模块进行归纳总结。
AMC8全程班110H 所有考生
从基础课程到强化刷题以及冲刺模考,完全渗透整个学段。
课程特色
校内补习+竞赛冲奖
补习学生校内知识点的同时,冲刺前1%。
课上课下同答疑
不管是校内数学还是竞赛知识,但凡是考点,老师课上课下随时答疑。
线上线下模考训练
线上电脑模考,线下实体教室考试,1比1还原考场环境。
授课师资
机构的老师全部拥有数年的教学经验,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海外G5等学校,助力学生冲前1%。
教学成果
全球优秀奖204名,全球卓越奖83名,全球满分奖26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