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MC10/12竞赛A卷已于上周四落下了帷幕!后台看到有很多家长问Lily老师:今年AMC10/12竞赛晋级AIME分数线是多少?
应家长的需求,机构教研团队紧锣密鼓的根据此次考试,给大家预估了2025年AMC10/12晋级的分数线,下面跟着Lily老师来一起看看吧!
01、2025年AMC10/12 A卷 考情分析
此次竞赛考试难度分化明显,AMC10 A卷整体难度对比往年有一定的提升,而AMC12 A卷,相比往年考试,题目更容易上手,其中第24题难度偏高。
01、知识边界清晰,深度与融合度双提升
AMC10继续保考试内容聚焦,涉及初三至高一内容,未涉及三角函数、复数等超纲知识;而AMC12考试内容在AMC10的基础上,最新增加了对于对数函数、立体解析几何等进阶考点,并且这两部分对于知识点综合考察也有所强化!其中代数与数论、几何与组合的交叉题型占比已达 30%,远超去年的 22%。
02、实用导向凸显,数学与场景结合紧密
竞赛考试题目越来重视 “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其中AMC10 第 15 题以 “物流资源分配” 为背景考查容斥原理,AMC12 第 17 题结合 “信息安全密钥” 设计同余方程问题,这一类型的题目,对于学生的题目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都要求的更高!
03、A/B卷差异化明显,策略选择成关键
整体考试难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考试题目上看,代数、几何题目数量相比往年有所增加,而数论、组合题目明显减少。

结合最后10道压轴题的题型来分析,题目不再过度侧重于数论和组合的考察,而是分布的更均匀!预计此次考试5%的分数线将比往年提升大约10分。1%分数线的容错率预计在2题左右,即138分左右。

02、2025年AMC10/12 B卷预测
2025年AMC10 B卷预测
就试卷内容分布而言,A卷中数论部分的内容几乎未出现,因此B卷中数论题目的数量很可能会大幅提升,考察内容重点聚焦于整除性质、模运算方法、素数分布特征等经典数论知识,且题目难度将保持适中,不会过于复杂。
同时,A卷中组合数学部分相对较弱,B卷则可能加强这一领域的考察,特别是排列组合策略、概率计算原理以及组合恒等式的应用等内容,考生需做好充分准备。
另外,立体几何作为多年未重点考察的知识点,在B卷中出现的可能性较大,尤其是与空间思维、体积计算紧密相关的题目。
A卷阅读量大的特点预计也会在B卷中得以延续,建议考生在练习时,有意识地选择题干较长的题目进行训练,以提升快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以锻炼快速筛选关键信息的能力。
2025年AMC12 B卷预测
由于12A卷中完全没有涉及三角函数,B卷中大概率会出现,考察重点可能涵盖三角恒等变换方法、三角函数图像的性质,以及解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
另外,12A卷中对数题目难度较低,B卷则可能提升难度,重点考察对数运算的性质、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关系,以及对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同时,考察重点可能会从椭圆转向双曲线或抛物线,参数方程、极坐标等拓展内容也可能被考察,建议学有余力的考生适当拓展学习范围。
预计B卷中数论与组合数学题目的数量将比A卷有明显增加,但难度可能控制在中等,重点考察基础概念和典型解题方法。
03、2025年AMC10/12考后规划
AMC10竞赛是选择题,因此我们需要熟悉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AMC10➡AIME需要补充哪些知识点?
从AMC10过渡到AIME的学生要比从AMC12过渡到AIME的学生需要补充的内容要多一些,也就是说AMC12跟AIME的重合度要高。所以如果孩子参加的是AMC10,晋级AIME后需要先补充AMC12的内容:
▶代数:复数、单位元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恒等式、对数
▶几何:Law cosine
▶排列组合:Recursion、Markovchain
▶数论:重合率非常高,基础很好的话不用额外再学
✅️AMC12➡AIME需要补充哪些知识点?
AIME的大部分考点都是与AMC12一致的,此外在几何、数论、组合模块各多了少量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大多比较复杂,一般出现在AIME的后5题中,掌握这些知识点是冲击高分的关键。
可以着重学习一下只有AIME才会出现的知识点:
▶代数:覆盖的内容大致相同
▶几何:Bashing method(复平面、中心坐标系等解法)Radical axis
▶排列组合:几何图形上数内容
▶数论:LTE、不定方程的解法等
04、机构国际数学竞赛课程
针对可以晋级AIME数学竞赛的学生们,机构特设AIME数学竞赛寒假培训班。针对不同年龄的不同学习阶段的重点内容为基础,系统地学习国际数学竞赛的知识体系,并带领学生在竞赛中获奖!

班级设置:8-12人小班、1对1
授课语言:中英文双语/全英文
上课形式: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特点:为了给机构在读学员的冲刺备考更好地保驾护航,机构答疑自习室全天开放,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助教老师全程答疑+监督,帮助学生专注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