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托福考情回顾

4月23号的托福考试大量旧题出现,刷过原题的同学,分手概率大增。一起来看下都考了什么题。

阅读

1、研究显示月球无内核,与地球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2、马六甲以安全有序管理、多元市场闻名,其作为香料集散地与印度纺织品再分配中心的双重角色,是成为重要存储分销中心的根本原因;

3、金枪鱼(Tuna)具备快速游泳能力,可短时间或长途迁徙。夜间进行离岸远足觅食;

4、罗马帝国占领英国期间,构建庞大道路网络,按重要性与资金来源分为公共道路、军事道路、地方道路、私人道路四类;

5、地球冰川周期与大气二氧化碳相关;

6、1839年达盖尔照相法问世,摄影技术被视为揭示自然真实的工具;

7、16世纪欧洲人口增长约三分之一。初期因存在未耕土地,劳动力增加提升生产力,城乡形成互惠经济循环,带来繁荣;

8、伽利略(Galileo)对太阳黑子(Sunspots)有重要发现;

9、早期书写起源存在争议,考古学对最早书写发明者看法不一;

10、植物与微生物(细菌、真菌)互动复杂,微生物虽可致植物疾病,但植物会与部分微生物建立互惠关系,通过向土壤释放营养,保护自身、增加关键营养素吸收。

听力

Conversation

1、在化学学术对话中,学生因一次性拿多件实验器材,不小心打碎试管。老师安慰问题不大,庆幸学生未受伤;

2、学生与大学广播站顾问讨论校园食物专题报道,顾问认可稿子可作头条。随后提及广播站将与当地电台合作,学生有学习、实习机会,还会有专业讲座。学生询问听众数量,顾问告知当地电台听众远超大学电台,并建议学生更新商学院大楼建设报道;

3、Malcolm和历史教授探讨墨西哥电影报告,Malcolm询问书目排序和资料语种,教授认可并称赞主题有趣。教授建议报告加入更多背景资料,Malcolm分享电影风格等想法,获教授鼓励完善报告。

Lecture

1、环境科学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引发的全球变暖问题形势严峻,急需有效应对措施。;

2、万神殿(Pantheon)的穹顶(dome)结构设计极具特色。;

3、在科学史进程中,某学者通过对金属燃烧过程的称重实验,证实氧气参与金属燃烧反应;

4、欧美航海贸易的发展与诸多关键因素密切相关;

5、艺术史研究中,某雕塑头像引发诸多学术探讨。

口语

TASK1

套一:When giving feedback to students, some teachers would like to talk to their students in person while other teachers would give written comments to students. Which do you prefer and why?给学生反馈意见时老师当面与学生交流,还是以书面形式给学生留言。

套二:Some people think that students learn better through the process of playing educational games in groups in the classroom. Others think that playing games is not a good use of classroom time.Which view do you agree with? Explain why.

是否同意:学生通过在课堂上分组玩教育类游戏的方式能更好地学习

套三: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that the determining factor of a student's success in school is the amount of intelligence?

是否同意:学生在学校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其智力水平的高低

TASK2

套一阅读:学校提出学生演出从校内场地转移到市中心剧院。

听力:男生反对。

1、当前学生演出的观众群体主要是学生,演出安排在学校内。对学生来说观看更为方便。转移到市中心,距离较远,交通不便,会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前往观看,会减少观众数量,不利于演出的传播和影响力提升;

2、尽管市中心剧院设备先进,但学生在校所接受的设备使用培训有限,只熟悉学校剧院的设备操作。一旦到了市中心剧院,学生们可能因为不熟悉先进设备的使用方法,无法充分发挥设备优势,甚至可能因为操作不当影响演出效果,无法呈现出高质量的表演 。

二:阅读:学校社团应该取消选拔(audition)。

听力:反对。

1、社团活动本应是同学们放松身心、享受乐趣的途径,设置选拔环节,会让同学们为了通过选拔而倍感压力,将精力放在准备选拔上,使得参与社团的过程变得紧张和功利,违背了社团娱乐的核心与初衷;

2、校园中同时存在选拔型和开放型社团。两种类型社团共存,能够充分兼顾不同同学的需求,为同学们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套三:阅读:学校取消社团额外资金申请, 强制学生自主规划预算, 建议通过筹款解决资金问题。听力:同意。可以培养学生财务规划能力;举例环保社团通过卖T恤成功筹款, 既解决经费又宣传理念。

TASK3

套一:自信效应(Overconfidence effect):指个体在判断或决策过程中,对自身能力、判断或预测结果表现出高于实际情况的自信程度,高估自己成功的可能性,而低估潜在风险和困难的一种认知偏差。

例子:教授的儿子过高地估计了自己成功获得报社工作的可能性,陷入了过度自信效应。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他在追求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并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获得了另外一份工作,说明努力本身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套二:年龄二态性(Age dimorphism):指同一物种的不同年龄阶段个体,在形态、结构、颜色等外观特征上表现出明显差异的现象,这些差异往往与物种的生存、繁衍等行为密切相关,对生物个体的生存和物种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例子:成年海鸟的羽毛通体雪白,而幼鸟的羽毛则呈现黑色。成年海鸟具有强烈的同类攻击性,这种攻击性可能源于领地争夺、食物竞争等因素。幼鸟独特的黑色羽毛能够起到伪装和保护作用,使得幼鸟在外观上与成年海鸟区分开来,从而有效避免遭受成年个体的攻击。

套三:营销概况(Marketing Profile):指企业或品牌在市场推广过程中,针对目标客户群体所构建的详细描述与分析。

例子:食品公司明确将注重健康的年轻女性作为目标客户群体。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群体,公司构建了一个典型的客户画像:年龄设定在 20 多岁,这一年龄段的女性通常对自身形象和健康较为关注;画像中的客户经常去健身房,表明她们重视运动健身;还会浏览瑜伽相关网站,体现出她们对健康生活方式和瑜伽运动的兴趣。公司制作了针对性的广告,确保广告精准触达潜在客户,提高广告的转化率和营销效果,实现精准营销。

TASK4

套一:生物荧光的两种功能(2 functions of biofluorescence):

1、防御捕食者;

2、杀菌。

例子:

1、部分鲨鱼的鱼鳍具有生物荧光功能。当鲨鱼的鱼鳍发出荧光时,这种发光现象就像是一种警示信号,向捕食者传达 “不要靠近,否则会受伤” 的信息;

2、猫鲨通常栖息在海底,海底的环境复杂且充满挑战,各种细菌和微生物滋生,这些环境因素对猫鲨的健康构成威胁。而猫鲨的背部含有能够产生生物荧光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发挥生物荧光特性的同时,还具备杀菌能力。

套二:两种照片处理技术:(2 techniques to manipulate photo):

1、剪切粘贴(cut and paste);

2、覆盖绘画(overpainting)。

例子:

1、拍摄集体照时,可能会出现个别人员眨眼、动作不自然,或者因移动造成画面局部模糊的情况。可利用剪切粘贴技术,从同一场景的其他清晰照片中选取状态良好的人物部分,将其剪切下来,粘贴到原本模糊的集体照对应位置;

2、一些年代久远的老照片可能存在褪色、破损等问题,通过覆盖绘画技术,艺术家可以先记住照片中人物原本的肤色等特征,然后使用绘画工具和颜料,在照片表面进行涂抹和绘制,重新填充颜色、修复破损部分,让老照片恢复往日光彩。

套三:考拉的适应特征(Adaptive Characteristics of Koalas):考拉这种食叶动物而言,其生存环境主要为澳大利亚的桉树林,食物来源单一且营养有限、含有毒素。因此,考拉进化出了与之相适应的特征,以应对这样的生存挑战,确保自身能够在这种特殊环境中存活和延续种群。

例子:

1、考拉以桉树叶为主要食物来源,桉树叶营养成分低,且能量难以被快速吸收。为了在这种低能量摄入的情况下维持生命活动,考拉进化出了减少活动量降低能量消耗;

2、桉树叶含有多种对大多数动物有害的毒素,而考拉经过长期进化,其体内形成了特殊的蛋白质。这些特殊蛋白质能够有效地分解桉树叶中的毒素,使得考拉在食用桉树叶时,不会因毒素积累而中毒。

写作

综合写作

套一:死亡谷中重达 300 公斤的航行石(sailing stones)自行移动的原因。

‍阅读:

1、风力(wind force)促使死亡谷中的航行石移动。推测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强劲的风能够推动这些沉重的石头在地面上滑行;

2、由于冰面(ice surface)的作用,即当死亡谷中的地面存在积水,在低温环境下形成冰面,石头可以借助冰面的光滑特性,在各种外力作用下实现移动;

3、猜测是人为(human interference)导致航行石移动,可能有人出于某种目的,搬运或推动这些石头,使其位置发生变化。

听力:反驳

1、如果地面泥泞(muddy ground),大石头移动时不会 “滑过去”,而是会在地上留下一条深沟(deep groove),这意味着阻力(resistance)极大,风力无法抵抗这种阻力把石头运过去。即便风力强劲,面对泥泞地面产生的巨大摩擦力,也难以推动重达 300 公斤的石头实现移动;

2、虽然死亡谷能够形成冰(ice),但不具备形成巨大冰盖(giant ice sheet)的条件。死亡谷属于沙漠(desert)环境,缺乏足够的水(water)来形成大面积的冰盖;该地区昼夜温差(day-night temperature difference)大,夜晚结冰,白天温度升高后冰就会融化,无法持续形成稳定的冰面供石头滑动;

3、至今没有找到人为的证据(evidence),比如人和牲畜的足迹(footprints of people and livestock)。而且前面提到这里是泥地,在泥地里搬运这么大的石头,必然会留下明显的痕迹,然而并没有发现相关踪迹,所以人为推动石头移动的说法不成立。

套二:河狸水坝(beaver dams)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阅读:

1、河狸水坝能够提升社区可利用的水资源量。河狸建造水坝拦截水流,形成小型水库或池塘,从而储存更多的水,在干旱时期也能保障一定的水量供应,为周边社区的农业灌溉、居民生活用水等提供更多水源支持 ;

2、河狸水坝可以促进所在地区的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发展。水坝形成的水域环境,为众多水生植物、昆虫、两栖动物等提供了新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不同生物在此聚集,丰富了当地的生物种类,使生态系统更加多样化;

3、河狸水坝能够将河流转变为某些鱼类的理想栖息地(habitat)。水坝改变了河流的水流速度和水温条件,形成了适合特定鱼类生存繁衍的环境,例如一些喜欢静水区域的鱼类可以在水坝形成的池塘中更好地生长和繁殖 。

听力: 反驳。

1、虽然河狸水坝确实能增加当地水供应,但也存在引发洪水(flood)的风险。河狸常常在涵洞(culverts)前建造水坝,涵洞是建造在道路或铁路下方的特殊隧道(special tunnels),用于在道路或铁路穿越溪流或小河时让水流通过。

一旦河狸水坝堵塞涵洞,水流无法通过隧道,就可能淹没(flood)上方的道路,不仅会对道路造成损坏,还可能危及附近的房屋和居民安全;

2、河狸水坝会对树木产生负面影响。河狸通过啃咬树干获取木材来建造水坝,这直接伤害了树木。而且河狸水坝形成的河狸池塘(beaver ponds),可能会淹没树木根部,如果树木根部长期浸泡在水中,就会因缺氧而死亡,进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3、河狸水坝对鱼类的影响并非总是积极的。水坝成为鱼类游动的障碍(barrier),虽然水坝在树枝间形成通道,但当水流力量不足时,鱼类难以通过这些通道,容易被困在水坝后方,影响其洄游和生存;河狸水坝会使水质变脏,浑浊的水质对幼鱼(young fish)的生存和发育特别有害,可能降低幼鱼的存活率。

套三:necho II是否雇佣腓尼基的水手探索非洲。

阅读:

1、当时的科技水平不足以支撑腓尼基水手完成环绕非洲的航行。在尼科二世时期,造船技术(shipbuilding technology)和航海技术(navigation technology)相对落后,缺乏先进的导航设备(navigation equipment)和坚固的船只结构,难以应对长途航海中复杂的海洋环境(marine environment),如风暴、暗礁等,所以推断没有雇佣水手去探索非洲;

2、当时的统治者对航海探索非洲缺乏兴趣。由于缺乏统治者的支持和推动,大规模的航海探索行动难以开展。没有足够的资源调配(resource allocation)和组织规划(organizational planning),雇佣腓尼基水手进行环绕非洲的航行也就无法实现;

3、当时流行编造故事的风气,认为关于腓尼基水手探索非洲的记载可能只是虚构的传说。在那个时代,人们可能为了彰显国力、传播文化等目的,编造一些看似传奇的航海故事(navigational stories),而尼科二世雇佣水手探索非洲的说法就是其中之一。

听力反对:

1、科学家最近按照当时造船的材料(shipbuilding materials)和技术,仿造出一条类似的船,并成功环绕非洲航行。这一实践证明,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建造出能够完成环绕非洲航行的船只完全可行。虽然古代的技术和现代复刻存在一定差异,但现代的成功实验有力反驳了阅读中 “科技不发达” 导致无法航行的观点;

2、最初的统治者或许对航海探索非洲不感兴趣,但尼科二世对航海探索抱有极大热情。他通过修建运河(canal)连接多条水路,积极推动海上贸易(maritime trade)的发展,这充分显示出他对海洋事业的重视。基于他拓展贸易版图、寻找新贸易伙伴(trading partners)的需求,极有可能命令腓尼基水手进行环绕非洲的航行,从而反驳了阅读中 “统治者不感兴趣” 的观点 ;

3、这个故事不太可能是编造出来的。水手在记录中提到,当他们航行到特定区域时,观察到正午的太阳位于北边,而在北半球,正午太阳通常位于南边,这种南北半球太阳位置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natural phenomenon)。在当时的认知水平下,编造出如此符合科学事实的细节对古人来说难度极大,所以很大概率是水手真实的航行观察记录,有力反驳了阅读中 “流行编造故事” 的观点。

学术讨论写作套一:个人对水污染的帮助

套二:workdays五天变四天是否同意

套三:城市中心是否应该禁车

以上为4月23日托福考试考情回顾。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5英国本土GCSE大考即将开考!英国各地评分大不同今年分数线将会升高还是降低?

下一篇

一文讲清新赛季BPA商业全能挑战赛备赛详情!附bpa培训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