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波士顿的几所知名高校后,机构访校团的足迹已然遍布波士顿大学、东北大学和塔夫茨大学的校园。这些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详细的参访体验和收获可以通过点击这所新常春藤,录取难度被严重低估了!、访校记|带你看波士顿大学和东北大学。
然而,美国东北部不仅有这些声名显赫的研究型大学,还拥有众多享誉全球的文理学院。今天,我们的脚步来到了这片文理教育的沃土,准备探索一种与研究型大学截然不同的高等教育模式。
在美国东部的新英格兰地区,坐落着几所享誉全球的顶尖女子学院,被誉为"七姐妹"的精英教育殿堂。
今天,我们带您深入走访其中两所——曼荷莲学院(Mount Holyoke College)和史密斯学院(Smith College),通过实地探访,揭开这两所百年女校的神秘面纱,看看它们各自的魅力与特色。
01女子学院的前世今生
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直到19世纪才真正起步,但一经兴起便势不可挡。随着越来越多才华横溢的女性渴望接受高等教育,东部地区涌现出七所卓越的女子文理学院,史称"七姐妹"。
按成立时间排序,这七所学院分别是:麻省的曼荷莲学院(Mount Holyoke,1837年)、纽约州的瓦萨学院(Vassar,后转为混校)、波士顿郊外的韦尔斯利学院(Wellesley)、马萨诸塞州的史密斯学院(Smith)、费城郊外的布林莫尔学院(Bryn Mawr)、纽约曼哈顿的巴纳德学院(Barnard)以及已并入哈佛的拉德克利夫学院(Radcliffe)。
美国东部七所女子学院 图源:网络
这些学院不仅为女性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更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改变世界的杰出女性。今天,我们聚焦其中的两所——曼荷莲与史密斯,从访校体验出发,看看哪一所更符合你的期待。
02曼荷莲学院
曼荷莲学院创建于1837年,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女子学院之一。2025年US News文理学院排名34。学院秉持"用最高标准的理论课程教育女性并发展其品质"的理念,致力于培养"第一流的头脑、第一流的灵魂、第一流的思想"。
学院师生比例为9:1,近73%的班级学生人数不足20名,保证了教学质量与师生互动。值得一提的是,与许多同级别院校不同,曼荷莲并不强制要求申请者提交SAT成绩。
热门专业包括生物学、心理学、经济学、英语语言文学及国际关系。学院资金雄厚,提供丰富的就业指导和跨校选课资源,特别适合注重实用性、对马术和特色体育运动有兴趣的学生。
实地访校感受
"刷刷社交媒体,就能真正了解一所大学了吗?"
这是我们在完整走访曼荷莲学院之后,不约而同冒出来的一个问号。
一走进校园,我们就被这里的气质拿捏住了:安静、优雅,建筑是复古的新哥特式风格,仿佛走进了一部英剧的取景地。
顾问老师们的第一反应是"哇",然后忍不住开始在脑海里构思"如果我当年来这里上学会怎么样"。
我们的学生向导Beka,热情又细心,带着我们穿梭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感觉像是在听她讲一个关于生活与梦想的故事。
从图书馆里那座被学生们称为"知识之泉"的Chihuly玻璃雕塑开始,我们就一路被惊喜"暴击":随处可见的多语言图书交换盒、小黑板上的诗句和手写留言,处处都透露着学生们的创意和校园的包容氛围。
MHC图书馆的Chihuly玻璃雕塑,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校园精神的象征。阳光透过彩色玻璃投射出变幻莫测的光影,仿佛智慧之光洒向每一位求知者。
校园里的多语言图书交换盒,允许学生自由地放入和取走各种语言的书籍,鼓励跨文化理解和语言学习。让来自全球各地的学生能够分享自己国家的文学作品,同时也能接触到其他文化的经典读物。
这些散布在图书馆、学生中心和宿舍公共区域的小黑板和留言墙上,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学生用不同语言书写的诗句、励志语、思考和日常问候。
这所学校可不是只有美貌而已。它还培养出不少大人物,比如前美国交通部长赵小兰、奥斯卡最佳导演赵婷(她的《无依之地》你可能看过)——这些名字,不仅是榜样,也让我们对这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更有信心。
赵婷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无依之地》获最佳影片
在奖学金方面,曼荷莲学院也很有诚意: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每年能拿到1万到4万美元的奖学金,还有10名左右能获得全额奖学金。而且这些不仅限于美国本土学生,国际学生同样有机会申请。
曼荷莲学院的宿舍环境
说到职业发展,学校也安排得明明白白。Lynk项目确保每个学生在毕业前都有一次被资助的实习或科研经历;Nexus项目提供一系列跟未来职业紧密相关的课程,比如数据分析、工程、全球商业等等;还有Sophomore Institute,帮你从大二就开始规划未来、搭建校友人脉。
在info session结束时,我们和招生官Lily一起站在窗前看着校园,感叹"这地方也太美了吧!" Lily告诉我们,学校正在拍新的宣传片,希望通过社交媒体让更多人看到曼荷莲的魅力。
但这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我们真的能只靠几张滤镜美图、或者几段短视频来了解一所要度过四年青春的大学吗?
可能还是得亲自来走一走,甚至在某个安静的午后,坐在树荫下发会儿呆,或者在线上和跟招生官和老师们聊聊你的兴趣——这些细节,才是你和一所学校真正"对上频道"的那一刻。
03史密斯学院
史密斯学院创建于1871年,在2025 US News文理学院排名中位列第14位。学院最初的教育理念并非为了让女性适应某个特定领域,而是通过哲学与经验提供最佳途径来提高女性的智慧,培养"有用的女性人才"。
学院师生比例是1:9,近68%的课堂学生人数在20名以下,确保了教学质量。该校著名校友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夫人和《飘》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
热门专业包括研究和实验心理学、经济学、政治科学、生物学/生物科学和英语语言文学。作为麻省五校联盟成员,史密斯特别适合希望成为专业人士、选择STEM理工类方向学习的女学生,为她们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与支持。
说到史密斯学院,她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像是那种走路带风的女生——外表酷酷的,实际上却有着一颗细腻、坚定又有点温柔的心。
作为全美第一所开设工程专业的女子学院,她的"酷"不仅仅体现在硬核的学术设置上,更藏在校园的每一处细节里。
她的教学楼很有个性,红砖学院风和现代玻璃外墙并肩而立,浓浓的"混搭风"却没有一点违和感,优雅与现代兼备。
漫步校园,我们仿佛走进了一幅展开的明信片:湖泊、温室、池塘、百年樱花树,还有藤蔓悄悄攀上教学楼的外墙——自然与人文、科技与艺术,竟然在这里达成了某种奇妙的融合。
学生的生活也充满这种意外的温柔。
我们的tour guide,一位统计数学和历史超大跨度双专业的准大二学生,笑着告诉我们,每一栋宿舍里都有一架由校友捐赠的钢琴——是的,每一栋!不是用来装饰,是鼓励大家在忙碌的学术生活中用音乐来点"调味剂"。能想象一群女工程师、数据科学家、经济学家的"放松方式"是弹肖邦的奏鸣曲吗?我们可以!
当然,史密斯的硬实力也不容小觑。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个能认真支持女性在STEM领域发光发热的地方,这里就是个绝佳的选择。
近一半(48%)的学生选择STEM方向,热门专业包括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心理学、量化经济学等。不满足常规课程的学生,还可以自己设计跨学科的个性化工程路径——没错,你可以像点外卖一样"自由组合"你的学术套餐。
更酷的是,史密斯并不希望学生等到毕业后才"摸到现实社会的门"。在这里,学生能提前参与真实的项目,甚至获得高达两次由学校资助的、与实际雇主合作的实践机会。
史密斯学院的创新和创业中心
还有大名鼎鼎的Praxis项目,专门为学生的实习或科研项目提供支持:如果你在美国本土实习,学校最高会给你3500美元补贴;要是你"野心更大"想飞去别的国家实习?那就更好,补贴直接拉满到4500美元。
总之,史密斯学院像一位不走寻常路的朋友,酷得不张扬,温柔得不造作,靠谱得刚刚好。
如果你喜欢科学、工程、自由探索,又不想放弃校园里的花香、湖光和音乐,这可能就是你心中"理想大学"的样子。
谁说科学女孩只能在实验室里穿白大褂?在史密斯,她们可以边做科研边弹琴,边分析大数据边看湖边的晚霞。
04曼荷莲vs史密斯
通过深入访校,我们发现这两所顶尖女子学院各有千秋:
曼荷莲更注重传统与优雅,校园氛围典雅静谧,文科实力突出,同时也在不断加强理科建设。适合喜欢古典氛围、对艺术人文和生物科学感兴趣、重视校园美感和历史传承的学生。
史密斯则是一所理工强校中的"艺术家",STEM专业硬核但不失温度,校园兼具现代感与古典美。适合追求理工科发展、希望打破常规、既重视实践又不想失去人文熏陶的学生。
无论如何,记住一点:社交媒体上的照片再美,也比不上你亲自踏入校园的真实感受。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这两所学校走一走,感受它们的氛围,找到那个与你心灵共鸣的地方。
毕竟,大学不只是一个学习的场所,更是塑造你未来四年乃至一生的地方。选择女子学院,是选择一种独特的教育体验——在这里,每个女孩都能找到自己的声音,成为最好的自己。
与大型综合性大学的申请不同,顶尖女子文理学院的申请需要一种更为个性化的策略。
这些学院不仅仅看重标准化成绩和GPA,更注重独特故事、价值观和对女性教育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