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文书是如何被扔进垃圾桶的?”招生官揭秘美国顶尖大学的筛选真相!

每年,像普林斯顿、哥大、斯坦福等名校都会收到至少5万份,甚至6万份以上的申请 。但这些顶尖大学的录取率常常不足10%,甚至低于4%!

面对如此庞大的申请数量,很多人不禁疑惑,这些学校是如何处理这些申请的呢?招生流程真的严谨吗?毕竟,申请人精心准备的材料,难道招生官每份就只看短短几分钟吗?(事实也的确如此)。

实际上,大多数名校的录取过程分为几个阶段,主要包括学术初审、综合评估以及委员会审议,申请人必须通过这三个阶段才有可能被录取。

当然,不同顶尖大学在处理申请时的方式会有些许不同,比如杜克和斯坦福、普林斯顿和麻省理工的流程就存在显著差异。

今天,老师将综合公立和私立院校的情况,给大家详细聊聊,美国顶尖大学申请,是如何筛选申请者的?哪些阶段又是关键且需要格外重视的?

STEP1:学术初筛

大家都知道,在英国申请中,学术成绩是重中之重。但在美国申请中,大家并不会过多强调gpa的重要性,毕竟美国许多大学也声称采用“holistic review" 全面审查”的录取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顶尖大学的初筛逻辑和手段基本一致:学术初筛。

这一筛选通过学术评分系统来实现,评分通常依据四个要素:非加权 GPA、标准化考试成绩(如 SAT/ACT)、班级排名以及课程挑战度 。

之所以进行学术评分,是因为这是一种能快速对大量申请材料进行分级管理的有效方式 。如果学生的学术分数高,申请材料就会进入更深入的全面审查阶段;而分数不达标的申请,可能直接进入 “可能拒绝” 区,仅接受一次简单复审 。

对于申请人来说,要明白强学术表现只是进入大学的入场券,而非录取的保证 。在耶鲁、哈佛、杜克等竞争激烈的名校,即便拥有 3.7 的 GPA,也可能因为竞争对手普遍成绩更优而被淘汰。虽然学术评分系统并不完美,但在应对海量申请时,它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大规模初筛手段 。所以,在选校和准备文书前,申请人首先要确认自己的学术背景能否通过这第一关。

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都公开了类似的评分方法,斯坦福大学与加州大学系统在申请人数众多时也采用类似流程。在公立大学中,这种学术初筛更为常见,因为它们需要优先考虑本州学生的名额 。

STEP2:全面审查

顶尖大学的学术筛选大概会筛掉60%的申请者,假设最初有 5 万份申请,通过学术筛选后,大约 20,000 份申请材料会进入真正的全面审查阶段 。

这一阶段通常由负责申请人所在地区的招生官进行审阅。美国高校的 “审阅季” 从每年 9 月底持续到次年 4 月或 5 月,在这近 5 个月的时间里,招生官们几乎全年无休,每天要审阅几十份申请,一年下来每人要处理上千份申请,工作强度极大 。

机构Tips

目前,有两种主流的审阅方式 。

传统双重审阅模式下,一位招生官独自阅读、评分并做备注,之后另一位招生官再进行复核,只有双方意见一致,申请才会晋级,否则可能被拒 。这种方式虽然稳妥,但人工成本高、效率偏低。

委员会式审阅则是由两位招生官同时阅读并即时讨论申请材料,该模式由宾大提出,近十年已成为新的主流方式。它的节奏更快,讨论更充分,判断也更一致 。

对于在学术评分阶段表现一般,被放入 “边缘池” 的申请来说,招生官会快速浏览申请人的课外活动情况,寻找亮点 。

比如,是否有长期深度参与的项目,是否展现出领导力和影响力,或者有没有独特的经历 。这可能是这些申请实现 “逆袭” 的唯一机会 。

在这一阶段,不同阶段的剩余申请数和单份审阅时间有所不同。学术筛选后,约20,000 份申请,每份审阅时间约 5 分钟;全面审查后,剩余约4,000 份申请,每份审阅时间约 20 分钟 。

可以说,这一轮是淘汰率最高的阶段。这也意味着,在众多申请中脱颖而出,不能仅仅依靠成绩好和材料不出错,更要让自己 “值得被记住”,要充分展现出独特性 。

STEP3:委员会审议

成功通过全面审查的申请,将进入 “委员会审议” 阶段 。“委员会” 通常由整个招生办公室的老师,包括招生主任组成,他们会对申请人进行最终评判 。

这是申请材料的 “最后一战”,那些在全面审查中没有 “完美通关” 的申请,会在这里接受更严格的讨论和分析 。

在这个阶段,招生官们有机会为自己看好的学生 “拉票” 。他们会详细介绍学生的优势、个性、背景、潜力以及申请材料中最吸引人的部分,试图说服其他人给予该学生录取机会 。许多 “候补名单” 的决定就是在这个环节产生的,当委员会对某份申请存在争议时,该申请就可能被列入候补名单 。

在委员会审议阶段,申请能否成功,取决于故事结构是否清晰、文书是否有灵魂以及是否清晰地展现了 “自己是谁” 。很多学生能通过前两轮,但在这一关被淘汰,就是因为申请缺乏足够的个性、热情或独特性,无法打动每一位招生官 。

英美文书大不同

英国大学审核文书的是本学科的教授,所以文书的核心就是突出学术性,要让教授知道你对这门学科了解深度及自己的思考和研究。

美国大学负责审核文书的大多是招生官,这些招生官每天要看大量申请材料,对各个专业只能算是略知皮毛,没办法深入了解。

所以,美国文书不需要像英国文书那样写得特别专业深入。

STEP4:大数据分析

此外,即使通过了委员会审议,招生流程还有一个隐藏机制 —— 大数据分析 。

学校会利用数据模型进一步优化录取名单,综合考虑性别、地理、兴趣方向、学术背景等多维度因素,以确保新生群体的多样性和平衡性 。

例如,分析哪些因素最能吸引学生入学并完成学业,工程专业学生转专业的概率,以及某些地区学生的入学、退学和成绩表现倾向等 。这些数据团队的工作有助于学校合理规划每一届新生群体的结构,平衡多样性,预测学生表现,并优化录取资源的分配 。同时,学校也会寻求内部和外部审计的建议,确保相关系统和模型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

“你的文书是如何被扔进垃圾桶的?”招生官揭秘美国顶尖大学的筛选真相!

从数据上看,假设最初有 5 万份申请,经过学术筛选后剩余 20,000 份,全面审查后剩下 4,000 份,进入委员会审议的约 1,000 份,最终录取约 3,500 人 。

在这个过程中,每份申请在不同阶段的审阅时间也有所不同,进入委员会的申请每份审阅时间约 5 分钟,最终录取前每份申请的审阅时间为 25 - 30 分钟 。

总的来说,录取过程并非靠运气,而是涉及数据、算法、预算和预测模型等多方面因素。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5年AMC12什么时候报名?AMC12分数线是多少?附AMC12全程班

下一篇

UCL 新增笔试TARA细节出炉!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