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课题组招生中!实操攻略分享

机构致力于为学弟学妹提供科研规划和教授课题组的实操攻略,我们邀请各领域富有经验的学长老师,分享他们在顶尖课题组摸爬滚打的实战经验与方法论。我们不谈空泛理论,只分享经过检验的实战方法和具体策略,让你看完即可行动!

北京大学课题组招生中!实操攻略分享

研究简介与未来方向

今天我们分享的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风险管理这个科研课题组的申请和实操攻略,和大家聊聊如何在大学四年里做好规划准备,最终获得导师的青睐和推荐。

(1)大一大二咋打基础?哪些课必须死磕?怎么偷偷“混”进实验室攒经验?

(2)大三关键期怎么选导师、定课题?手把手教你从读文献到写论文的秘诀!

(3)大四不管保研、考研还是留学,哪些“加分项”能让你直接逆袭?比如专利、竞赛、牛导推荐信,今天咱全都掰开揉碎讲!

金融风险管理领域正处在科技革命与传统金融深度融合的转折点。当前最热门的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在风险预测中的应用、ESG投资风险评估、数字货币市场风险管理,以及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新兴策略。我最近指导的一名学生正在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的信贷风险预警模型",这反映了业界对金融科技与风险管理结合的迫切需求。

未来十年,金融风险管理将更加依赖于大数据分析、区块链技术和量化建模。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特别是在银行、保险、基金管理和金融监管领域。研究表明,具备跨学科背景(金融+统计+计算机)的风险管理专家将更具竞争优势。

该领域国内外升学解析

国内升学方面,金融风险管理专业的考研主要集中在金融学、统计学和管理科学等相关专业。北大、清华、上海财经等顶尖院校的金融专业竞争激烈,录取分数线通常在370分以上。保研方面,需要本科成绩排名在前15%,同时具备一定的科研经历或实习经验。

国外留学路径更加多元化。美国的金融工程、风险管理硕士项目(如Columbia的MSFE,MIT的MFin)通常要求GMAT 720+或GRE 325+,同时需要相关实习经历。英国LSE、帝国理工的风险管理专业对数学背景要求较高。

我的一位学生通过精心准备,最终收获了NYU Stern的金融工程录取。他的成功经验包括:本科期间保持3.8+的GPA,参与了三项风险管理相关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了一篇论文,并在某大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实习六个月。这些经历不仅提升了他的学术背景,也让他在申请时展现了明确的职业规划。

早期科研基础启蒙

大一大二阶段是奠定科研基础的关键时期。首先,需要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特别要重视编程能力的培养,Python和R是金融风险建模的必备工具。

我建议学生从简单的数据分析项目起步。比如,我指导过一名大一学生分析疫情对股市波动率的影响。他从收集数据、清洗数据、建立简单的GARCH模型到撰写分析报告,整个过程虽然花了三个月,但让他对数据驱动的风险分析有了直观认识。

阅读经典教材至关重要。《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约翰·赫尔著)、《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约翰·赫尔著)是必读书目。同时,关注《Journal of Risk》、《Risk Management》等专业期刊,了解最新研究动态。

参与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也很重要。我经常带学生参加中国金融工程学会的年会,这些活动不仅能接触前沿研究,还能建立学术人脉。记住,科研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的积累和实践。

初步科研经历培养

大二大三阶段,学生应该开始尝试独立的科研项目。我通常建议从复现经典论文开始,这既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又能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一位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复现了2019年发表在《金融研究》上关于影子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的研究。虽然最初的代码运行充满困难,数据收集也遇到了种种障碍,但通过不断调试和改进,他最终不仅成功复现了原文结果,还发现了模型的一个改进空间,这为他后续的独立研究打下了基础。

申请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是另一个重要途径。在我的团队中,我会为本科生安排合适的研究任务,比如文献调研、数据收集、初步建模等。这种实践经历对申请研究生非常有帮助。

参加学科竞赛也是展示科研能力的平台。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都设有金融风险管理相关的题目。我指导的一支队伍在2023年国赛中获得二等奖,他们的题目是"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整个项目从问题分析到模型建立都体现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

深入科研成果产出

大三下学期到大四,学生应该追求更高水平的科研产出。这包括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参与高层次学术会议等。

论文发表是最重要的成果形式。我会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主题,通常从实际问题出发,寻找理论创新点。比如,一位学生研究了"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框架",经过一年的努力,最终在《金融科技时代》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整个过程包括:确定研究问题、文献综述、构建理论模型、实证分析、论文写作和投稿修改。

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获得科研经费和学校支持的好机会。我指导的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金融市场异常检测系统"就获得了国家级立项,学生们不仅得到了资金支持,还与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开源项目和学术博客也是展示研究成果的新形式。我鼓励学生在GitHub上分享自己的代码和数据,这不仅能获得同行反馈,还能提高研究的可重现性和影响力。

实习经历在这个阶段同样重要。我会帮助学生寻找研究型实习机会,如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或是大型金融机构的研究部门实习。这些经历不仅能加深对实践的认识,还可能产生新的研究想法。

希望这些实战经验能为学弟学妹们的科研之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大门永远向有准备的人敞开,只要你愿意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在这个激动人心的领域有所建树。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新加坡德威国际学校Dulwich College Singapore招生简章!非外籍也能入德威

下一篇

赴美前必做的十大关键步骤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