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从新冠疫情到猴痘危机,从人口老龄化到慢性病激增,「公共卫生」这一冷门专业,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
它不仅仅是医学,还是一个融合了统计、法律、政策、环境科学、传播学与社会学的大集合。你可以研究艾滋病、糖尿病,也可以研究空气污染、心理健康、营养与肥胖。只要是关系到“人群健康”的问题,公共卫生都在发声、在参与。
也正因为它跨学科、实践性强,公共卫生的职业路径非常灵活。不管你想做政策分析、数据研究、社区项目、科技产品设计、国际组织合作,还是回到原本专业,加上一层“公共卫生视角”,都能找到新的可能。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美国、加拿大、瑞士这几个国家,公共卫生都有哪些机会和资源。
01、🇺🇸 美国|公卫顶级平台
说起公共卫生,美国毫无疑问是全世界教育资源最丰富、体系最成熟的国家之一。
美国的MPH项目划分特别细,健康政策、生物统计、全球卫生等等,你能想到的几乎每个公共议题,都有相应项目覆盖。有的偏研究,有的偏实践,适合不同背景和目标的学生选择。
MPH项目细分
美国还有一整套全球领先的公卫体系:像CDC(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NIH(国家卫生研究院)、以及各州卫生局,构成了世界一流的公卫研究土壤,也是学生可能去实习、合作的对象。
疫情后,公卫人才的重要性和短缺进一步凸显,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预测,2023–2033年增长最快的20个岗位中,有两个来自公共卫生领域(医疗健康管理、流行病学),很多高校也因此扩招MPH项目,更注重实际能力培养。
目前,美国有67所MPH学院通过了CEPH(Council on Education for Public Health)认证,并以每年约10所的数量不断增长,足以可见热门趋势。部分MPH子方向(比如Biostatistics、Health Informatics)被归为STEM专业,3年OPT,留美友好。
就业方面,根据美国公共卫生学校协会(APHA)的数据,MPH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89%。就业方向也非常多样,比较集中的行业包括:医疗系统、公共部门、国际/非营利组织、私营咨询公司。国际学生更常进的领域是数据分析、健康传播、健康政策研究。
公卫专业薪资整体处于中等水平,起薪约莫在4–7万美元,长期平均年薪约$79,657(数据来自ZipRecruiter)。
注:大部分美国MPH项目都通过统一的 SOPHAS系统申请;个别学校,如 UC Davis、University of Washington,会用自己的独立申请系统。
推荐院校
• Harvard|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 Yale|School of Public Health
• Columbia|Mailm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 Johns Hopkins|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公卫明珠”,世界最大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导向强,项目细分极细
• UPenn|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
• Emory|Rollins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紧邻CDC,实习资源丰富
02、🇨🇦 加拿大|移民友好
如果你想在一个教育质量高、生活节奏不卷、社会氛围包容、移民政策实在的国家读公共卫生,加拿大绝对值得认真考虑。
加拿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建立在“全民医保 + 地方管理”的框架下,非常强调社会公平和人群健康。它特别关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群体,比如心理健康患者、原住民、偏远地区居民等,也在慢性病管理和健康不平等议题上走在世界前列(像多伦多大学的MPH就设有Black Health、Indigenous Health这样的子项目)。
教育体系方面,加拿大的MPH项目大多为2年制硕士,基本都依托在研究型大学或医学院下面。几个显著特点:
•社会导向强:关注健康差异、弱势群体、慢性病、心理健康等议题;
•实践机会多:不少项目设置了Co-op实习、社区实践(Community-based Practicum);
•认证靠谱:大多数项目通过了CEPH或PHAC认证,教学质量有保障,部分还能作为移民加分专业;
•跨专业友好:非医学背景也可以申请。
就业和移民方面,加拿大一贯走“实用主义路线”。多数省份将公共卫生专业列为长期紧缺职业,人才缺口主要在社区健康、精神健康、心理干预、数据分析等方向。
加拿大公卫专业整体薪资通常在 5–8万加元/年。国际学生可以申请最长3年的毕业工签(PGWP),在政府、医院、研究机构或NGO积累工作经验后,再申请省提名或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如果会法语,会更有就业竞争力。
但整体来看,加拿大对国际学生的身份限制比美国少,生活节奏更温和,社会安全感和幸福感也更高。
推荐院校
• University of Toronto - Dalla Lana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 McGill University|School of Population and Global Health
•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UBC) - School of Population and Public Health
03、🇨🇭 瑞士|贴近国际卫生组织
如果你对联合国、WHO这类国际组织心向往之,梦想有一天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投身国际公共事务,那瑞士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地方。
虽然瑞士不是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MPH留学目的地,但它在全球卫生(Global Health)领域的地位几乎无可替代!这里不仅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总部所在地,还聚集了像GAVI(全球疫苗联盟)、UNAIDS、国际红十字会、全球基金等一堆响当当的国际机构。可以说,世界上绝大多数重要的“公共卫生大事”都在这里发生!
除了组织多,瑞士在电子健康(eHealth)、疫苗研发、国际健康援助等方向也走在世界前列。比如,Swiss TPH(瑞士热带与公共卫生研究所)就专注解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健康难题,是全球最强的Global Health研究机构之一。
瑞士MPH项目数量不多,但质量非常高,尤其擅长Global Health、Health Policy、国际发展方向。不走“通用型MPH”,而是聚焦全球健康、国际发展、卫生治理等宏观议题。
如果你心里有一个“国际组织梦”,那瑞士的优势就特别明显:
• 课程设计紧密贴合现实议题,许多教授本身就是来自WHO或国际NGO的专家;
• 很多项目都有WHO/GAVI的实习、合作课程或客座讲师;
• 班级规模小,背景多元,强调跨文化协作、全球视野与公共政策素养
• 跨专业友好,不是医学背景也OK,社会学、政策、国际关系等都能申。
毕业后如果身份与语言条件匹配,有机会争取留在日内瓦或苏黎世进入国际NGO或基金会。初级岗位年薪大概在7–9万瑞士法郎(约人民币50–65万元),资深岗位能到12万以上(供参考)。
但也要提醒:想留在瑞士工作确实不容易。非欧盟学生毕业后6个月内要找到工作并申请工签,雇主还得证明为什么这个职位非得录你,而不是瑞士/欧盟人;本地就业对语言要求较高(德语/法语),本地医院、政府部门限制多。
国际组织的入职门槛普遍偏高:除了硕士学位,通常还要有实习经验、语言能力、多元背景等;加上瑞士本身生活成本较高、奖学金资源有限,整体花费不低,适合有一定经济准备且目标明确的同学。
推荐院校
•Swiss TPH|Master of Public Health
• University of Geneva|Master of Science in Global Health (MSGH)
• University of Basel|Master of Advanced Studies International Health (MAS IH)
写在最后
其实,学公共卫生,不仅是在学一个专业,更是在理解:人类健康的背后,是政策、文化、制度、环境在一起起作用。它是一种专业,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如果你愿意关注人群、理解社会、投身实践,那公共卫生,可能正是你寻找的方向。
世界太大,我们今天先讲到这里。
下期,我们继续聊聊英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新加坡的公共卫生教育与职业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