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邓妤教授招收全奖博士生

01、学校招生要求

【全奖博士招生】香港大学邓妤教授招收全奖博士生

香港大学牙医学院博士项目(Doctor of Philosophy)申请要求如下:

1. 学历要求:

·持有香港大学或其他认可大学的相关学科硕士学位;或

·持有香港大学或其他认可大学的相关学科学士学位(一等或二等甲级荣誉);或

·已注册为香港大学MPhil学生至少一年,并有证据表明研究工作可升级为PhD水平

2. 语言要求:

·TOEFL:至少550分(纸考)或80分(网考)

·IELTS:总分至少6.5,各单项不低于6.0

·从使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机构获得学位的申请人可获豁免

3. 研究计划:

·提交详细的研究计划书

·证明对所选研究领域有充分的背景知识和研究能力

4. 奖学金:

·Hong Kong PhD Fellowship Scheme (HKPFS)年度津贴约为HK$331,200

·大学奖学金(PGS)年度津贴约为HK$216,300

·额外研究和会议补助金

5. 申请时间:

·通常9月至12月开放申请

·HKPFS申请截止日期为12月初

02、教授研究方向

【全奖博士招生】香港大学邓妤教授招收全奖博士生

邓妤(Deng Yu)教授是香港大学牙医学院应用口腔科学及社区牙科护理学部(Division of Applied Oral Sciences & Community Dental Care)的分子微生物学助理教授,研究团队结合分子微生物学、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等前沿技术,为有志于探索口腔微生物世界的博士生提供了优质的研究平台。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口腔微生物组与环境互作(Oral Microbiome and Environmental Interactions)

·研究口腔微生物群落如何与宿主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探索口腔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失调机制

2.抗生素耐药性与口腔病原体(Antibiotic Resistance and Oral Pathogens)

·监测和研究口腔病原菌的抗生素耐药性发展

·寻找对抗耐药菌株的新策略

3.口腔健康中的噬菌体生物学与基因组学(Phage Biology and Genomics in Oral Health)

·利用分子微生物学技术研究口腔噬菌体多样性

·结合纳米孔测序(Nanopore Sequencing)、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和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分析噬菌体基因组

·探索噬菌体在口腔健康中的生态作用

4.微生物组创新(Microbiome Innovation)

·开发新型方法研究复杂微生物群落

·利用前沿技术解析微生物组数据

03、创新研究想法

基于邓教授的研究方向,以下是几个具有创新性且可行的研究计划:

1.个性化噬菌体疗法开发

·构建口腔疾病特异性噬菌体库

·开发针对牙周病和龋齿高风险患者的个性化噬菌体鸡尾酒疗法

·研究噬菌体与抗生素联合使用的协同效应,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性风险

2.口腔微生物组-宿主互作的时空动态研究

·利用单细胞测序和空间转录组学技术,绘制口腔不同位点微生物与宿主细胞的时空互作图谱

·研究口腔微生物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探索环境因素(如饮食、口腔卫生习惯)对微生物组变化的影响机制

3.噬菌体介导的口腔病原菌基因编辑系统

·开发基于CRISPR-Cas的噬菌体递送系统,特异性靶向口腔致病菌

·设计可编辑口腔病原菌关键毒力基因或耐药基因的系统

·研究该系统在口腔生物膜中的传播和生态效应

4.口腔微生物组-系统健康关联的多组学研究

·整合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和宏蛋白组学数据,研究口腔微生物组与系统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关联

·利用人工智能算法预测口腔微生物组变化与全身健康的相关性

·开发基于口腔微生物组特征的疾病早期预警模型

5.噬菌体基因组多样性与进化研究

·利用纳米孔测序技术构建口腔噬菌体全基因组数据库

·分析不同人群(年龄、地域、健康状况)口腔噬菌体的多样性特征

·研究口腔噬菌体的进化机制及其与宿主细菌的协同进化关系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徐汇世外官宣2026年春招安排!共三场考试 首考和两所头部学校“撞车”!

下一篇

2026春招开考!沪上A-Level“双子星”之一领科上海一文详解春招考情!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