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学Levent Yobas教授招收全奖博士生

01、学校招生要求

香港科技大学(HKUST)是亚洲顶尖的研究型大学,在微纳技术和生物医学领域享有国际声誉。根据最新招生政策,申请Levent Yobas教授课题组博士项目的要求如下:

基本申请条件:

·获得电子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或相关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且成绩优异

·通过资格考试,包括书面研究计划和口头答辩,需在入学后两年内完成

·非英语为母语的申请者需提供英语能力证明(TOEFL或IELTS)

·完成至少15学分的研究生课程学习

奖学金资助:

· 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HKPFS):年度奖学金HK$340,800(约US$43,690),外加学术卓越奖HK$40,000(首年)和HK$20,000(后续年份),以及每年HK$14,200的会议旅行津贴

· 普通全额奖学金:年度奖学金HK$229,620,附加RedBird博士奖,第一年学费全免

申请流程:

· HKPFS申请截止日期:2025年12月1日中午12:00(香港时间)

·常规申请全年滚动录取,2026年春季入学名额有限

·全职博士项目通常为期4年(本科直博)或3年(有硕士学位)

02、教授研究方向

【全奖博士招生】香港科技大学Levent Yobas教授招收全奖博士生

Levent Yobas教授是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及化学与生物工程系双聘教授,拥有美国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他曾在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A*STAR)下属的微电子研究所(IME)担任生物电子学组组长,具有丰富的研究和管理经验。

研究领域:

· 生物医学微机电系统(BioMEMS):利用微纳制造技术开发精准医学解决方案

· 生物微/纳流体技术:开发微型实验室芯片用于药物发现和即时检测应用

· 外泌体分离技术:近期发表了两项突破性研究,实现了微流控芯片上外泌体的高效分离与分型

核心技术平台:

· 微流控双向电泳技术:创新性地设计人工筛网结构,实现亚微米颗粒的高效分离

· 基于珠的质粒PCR技术:开发自动化微流控系统实现单链DNA的快速扩增

· 电热流体与介电泳技术:协同整合实现外泌体的标签游离尺寸分离

· 核酸适体选择技术:开发连续流电泳适体选择微流控装置

主要应用方向:

·即时检测系统(Point-of-care diagnostics)

·液体活检(Liquid biopsy)技术

·类器官芯片(Organ-on-a-chip)研究

·药物筛选和开发平台

03、创新研究想法

基于Levent Yobas教授的研究方向,以下几个创新研究计划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整合型外泌体液体活检平台

· 研究内容:将外泌体分离芯片与下游分析单元整合,构建完整的液体活检系统

· 技术路径:结合双向电泳技术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检测,实现从血液样本中直接分离并检测癌症特异性外泌体

· 预期成果:建立一套从样本输入到结果输出的全流程自动化系统,为癌症早期诊断提供无创解决方案

2. 人工智能辅助适体筛选系统

· 研究内容:开发结合机器学习算法的微流控适体筛选平台

· 技术路径: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分析适体选择过程中的数据,预测和优化适体与靶标分子的结合效率

· 预期成果:显著缩短适体筛选周期,提高适体特异性和亲和力,为精准医疗提供高质量的识别元件

3. 可植入式微流控生物传感系统

· 研究内容:研发可植入人体的微型生物传感器,用于连续监测关键生物标志物

· 技术路径:整合微纳加工技术、无线通信和电化学检测方法,开发低功耗、高灵敏度的植入式传感器

· 预期成果:实现对慢性疾病患者的实时监测,为个性化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4. 外泌体工程化递送系统

· 研究内容:利用微流控技术对外泌体进行工程化改造,使其成为靶向药物递送载体

· 技术路径:结合电泳和微流控技术实现外泌体的分离、纯化和药物装载,并通过表面修饰增强其靶向性

· 预期成果:开发出高效、靶向性强的药物递送系统,特别适用于难以穿越血脑屏障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

5. 多参数集成型即时检测系统

· 研究内容:开发能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或生物标志物的集成芯片

· 技术路径:整合核酸提取、扩增和检测功能,采用微流控平行处理技术实现多通道同步分析

· 预期成果:建立一套适用于资源有限地区的快速诊断系统,对传染病进行高效筛查和诊断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深度分析剑桥大学官方公布中国大学List

下一篇

上海领科入学考试真题试卷pdf版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