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同学问:申请美国的会计、商业分析硕士,到底要不要考 GRE?
那么我们就先看看会计和商业分析中最热门的几个项目对GRE的要求,你会发现要求真是五花八门:
会计
- 南加大(USC):Optional,但欢迎提交
- 密歇根大学(UMich):要求,但 WES 认证 GPA ≥ 3.3 可免
- 康奈尔(Cornell):要求
- 纽约大学(NYU):要求,除非是美本商科GPA3.0以上
商业分析
- UCLA:要求
- 杜克(Duke):Optional,接受在家考
- JHU:Optional
- 哥大(Columbia):不要求,但可以提交
可以看出,有的强制要求,有的完全免掉,还有一些是“可选,但提交更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通常建议同学还是考一下 GRE,除非你已经完全锁定了目标学校,并且确认了它明确写“不需要”或“Optional”,而且你成绩、背景都足够硬。
为什么学校对 GRE 要求差异这么大?
这里分享几个思路,帮助大家理解:
01、GRE 的作用
GRE 的本质,是在各个不同背景、不同国家的申请者之间,提供一个统一的学术能力参照。GPA 的标准不一,GRE 至少放在同一张考卷上比较。
02、专业差异
- 硬核专业(如 CS、理工博士):GRE 的作用比较有限。更重要的是专业课成绩、科研成果、推荐信。
- 跨学科 & 商科类项目(如 BA、会计):GRE 的作用更大,因为这些项目申请者背景多样,招生官需要额外标准来衡量申请人。
03、申请人数
申请人数越多的项目,越倾向于要求 GRE。比如康奈尔会计、UCLA 商业分析,都是“热门学校”,自然要用 GRE 来筛人。
04、招生理念
有些学校强调“公平性”,认为标准化考试对弱势背景学生不公平,因此取消要求。但对于研究生申请,这个理由有点形式化,尤其考虑到大部分申请者其实是中国学生。
我们的建议
如果你目标明确,而且学校明确说明“不需要”,那可以不考。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会建议学生把 GRE 考了:
- 一方面,增加选校范围;
- 另一方面,就算学校说 Optional,提交一个好成绩,往往也会是一个正向信号。
换句话说:哪怕只是让录取几率提高 1%,在激烈的竞争中,这 1% 也可能就是录取和拒信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