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彻斯特大学今天正式开放了26fall硕士项目申请。在这之前,也已经公布了26fall申请的多项政策调整。
这些更新的内容涵盖申请门槛调整、新增项目设置、语言政策优化、录取数据披露以及申请策略建议,对于中国大陆的申请者来说,尤其是对于双非学生而言,需要了解清楚。
另外,今年英国院校申请动态及要求都有了一系列变化,对于打算申请英国硕士的同学来说,需要重点关注。
▍曼彻斯特大学正式开放硕士申请
✅ 录取标准调整: List院校与均分要求
1. 商学院:管理类项目继续执行严格名单制(List),限51所内地高校,且均分要求维持90+;会计与金融方向对部分院校的均分要求略有下调(如暨南大学由87分降至85分)。
2.环境与发展学院(SEED):全球发展研究类(GDI)项目整体均分门槛下调(如北京师范大学由84分降至82分);新增财经类高校的特殊List机制,均分需达到86分。
3.人文与社会科学院:全面下调均分门槛至80分;双非背景申请者如均分达82+,具备一定申请潜力;个别专业放宽语言成绩递交时限,提高申请灵活性。
✅ 新增课程项目与专业方向
1. MSc Sustainable Business:面向具有社会科学背景的申请者,需达到英国二等一荣誉学位水平,语言要求为雅思总分7.0,写作不低于7.0。
2. MSc Economics and Data Science:强调强定量能力与编程基础(Python/R)。
✅ 语言政策优化
1. 商学院:仍维持雅思总分6.5,单项不低于6.0的硬性要求,建议申请者达到7.0以提升竞争力;
2. 环境与发展学院及人文社科学院:允许后补语言成绩,但优先考虑在申请阶段语言达标者。
✅ 双非背景申请趋势与案例分析
1. 商科类专业:录取主力仍为985/211及海外背景申请者; 双非背景申请者需均分85+,并具备突出实践经历(如实习、项目、比赛);
2. 社科与环发方向:对双非申请者相对友好,录取占比近50%; 均分达到80+,辅以研究/社会实践经历具备较强竞争力。为什么选择曼彻斯特大学?
其实,很多学生只看排名,对学校缺乏更深的了解。曼大是名副其实的"学科全能王",在多个领域位居全球顶尖行列,比如:
- 材料科学:全球公认的领导者,石墨烯的诞生地(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因此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研发实力强,并且与工业界联系紧密。
- 商科(曼彻斯特商学院 - AMBS):英国最早建立的两所商学院之一,拥有AACSB、AMBA、EQUIS三重认证的"三皇冠"荣耀。金融、市场营销、管理学等方向声誉卓著。
- 工程学(尤其是化学工程、机械/航空/土木工程):传承自UMIST的强大基因,研究实力雄厚,与工业界合作深入,培养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工程师。
- 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先驱图灵曾在此工作,底蕴深厚。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软件工程等领域研究领先,课程注重实践与创新。
- 生命科学与医学:拥有悠久历史和卓越成就,在癌症研究、传染病、神经科学等领域处于前沿。曼彻斯特大学NHS基金会信托是英国最大的单一临床学术研究基地之一。
- 社会科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研究影响力巨大,尤其在经济学理论、社会不平等等领域有突出贡献。
部分专业申请轮次安排:
1.计算机系:
R1:2025.11.7日截止,2026.1.19日前出结果;
R2:2025.1.2日截止,2026.3.6日前出结果;
R3:2025.2.27日截止,2026.5.1日前出结果;
R4:2026.5.22日截止,2026.6.19日前出结果;
2.环发学院泛商科、教育类、法学院、商学院、社科院数据科学类、经济类专业:
R1:2025.12.7日截止,2026.2.20日前出结果;
R2:2025.3.1日截止,2026.5.1日前出结果;
R3:2025.5.3日截止,2026.6.19日前出结果;
R4:2026.7.5日截止,2026.7.31日前出结果;
▍多所英国院校放宽申请要求
就在前两年还望而却步的院校,降低录取要求后,一些双非,甚至专升本院校的学生,也有机会读英国名校了!对于26Fall申请英国院校的同学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
✅ 伦敦国王学院
今年KCL算得上是英国留学申请里的逆袭黑马。以前它对录取院校名单卡得特别严,但在26Fall直接官宣新政策:除了商学院、数据科学这类热门专业外,其他学院全都对双非背景的学生开放申请!
而且均分要求还降了1-2分,就拿双非学生申请传媒类专业来说,之前要88分,现在降到了86分。
✅ 曼彻斯特大学
正如上文所说,曼大新增了数字营销/可持续商业专业,并且多个专业均分要求放宽1-3分,环发/社科学院取消申请时必须带语言成绩的限制。
✅ 华威大学
1.WMG 学院:往年早就把申请门槛提到了2:1学位,换算成国内本科均分就是80到85分;但今年不一样,连2:2学位的申请者都敞开了大门,这个学位对应的国内均分大概在75到 80分。
2.商学院:除了核心课程还保持着一定的申请标准,其他课程对海外本科的学生明显更友好。尤其是GPA在3.0到3.3这个区间的申请者,拿到offer的几率比以前大了不少。
3.语言要求:学校放出灵活调整的政策。往年有些专业对语言小分卡得特别严,甚至不提供语言班;但今年就算申请者的雅思小分差了一点,也有被考虑录取的机会。
✅ 伯明翰大学
伯明翰大学的计算机学院List扩至软科前300(原来为150),商学院List扩至软科前300(原来为200)。并且将大陆院校分为4档:
Group 1 商学院经济学类和非定量类75,所有其他硕士课程73;
Group 2 商学院经济学类和非定量类80,所有其他硕士课程78;
Group 3 商学院经济学类和非定量类85,所有其他硕士课程83;
Group 4 商学院经济学类和非定量类不接受 所有其他硕士课程87。
对比去年不同档位的国内院校,申请分数要放宽2-5分左右。
✅ 格拉斯哥大学
学校早在25Fall起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取消商学院单独List要求、均分普降5分。在进入26Fall后,友好的政策继续执行,为双非学生带来从学术背景到语言成绩的更多机会。
✅利兹大学
利兹大学的26Fall录取要求已明确放宽,特别是对陆本学生。民办二本学生的均分门槛设定在80分,因此对于本科背景不太好的同学来说,这算利好政策。
商学院:对于T1院校要求75,对于T2院校要求80;
人文艺术类:要求T1院校75,T2院校80,T3院校85;
社科类:要求T1院校70,T2院校75,T3院校80;
计算机/电子电气学院:Tier1A/1B均分75,Tier2均分80(降5分);
传媒学院:参考List1,Tier1A/1B要求75,Tier2要求80。
以往将院校严格划分为T1A、T1B、T2、T3等多个层级,其商学院和传媒学院的部分专业甚至不接受List外学生递交申请。26年入学标准不仅大幅放宽了名单限制,诸多专业的均分要求也从85分统一调整为80分。
✅ 南安普顿大学
社科/工程/环境/医学院均分要求降3分,人文艺术学院降5分,艺术设计专业晚申机会增加,部分专业取消背景和工作经验要求。
✅ 谢菲尔德大学
对于艺术生来说,谢菲尔德大学的设计类专业今年政策很好,原本需要提交15页作品集,现在简化为5张代表作+设计说明,申请周期缩短一半。对于双非学生来说,均分要求也从82分降到80分。
✅ 杜伦大学
杜伦大学今年允许各学院独立制定List。比如,圣玛丽学院对双非学生更友好,均分83分就能申教育学专业,比其他学院低2分。语言要求也有了一定程度降低,文科专业从7.0降到6.5(单项6.0)。
✅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List大幅放宽,双非/非全日制可申原第三档合并至第二档,均分要求85-80,更重要的是,新增了第三档接受无排名/自考本科背景。
可以看出,除了G5院校之外的应该大学,都在不同程度放宽了录取要求。不过,现在部分院校这种 “调整申请门槛” 的窗口期,恐怕没法持续太长时间。随着欧盟生源的回流,英国高校还在开拓北美市场,同时重点往印度、非洲这些新兴生源地发展,以后的申请门槛可能还会抬高。
▍英国院校为什么会降低门槛?
其实,并不是全部的英国院校都在降低门槛,而是不同梯度院校的门槛有了分化。以G5院校为代表的头部院校,门槛在提升,而中间的院校门槛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
我们都知道英国留学非常看重QS排名,排名的影响力在各大院校降低门槛就能看出。
以帝国理工学院(IC)为例,其凭借连续两年QS排名第二的热度,导致申请量暴涨,面试后被拒比例上升,生源质量反而提高了很多。
在英国留学申请领域,“头部院校申请竞争白热化与部分院校招生遇冷” 的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这个局面折射出留学生群体在择校决策中对院校排名的高度依赖,也反映出当前留学申请市场中,排名导向型选择逻辑的普遍性与影响力。
这个现象的背后,本质是留学生群体在择校时对院校排名的过度依赖,凸显了排名因素在留学决策中的主导性地位。
不过,对于打算申请英国院校的同学来说,现在就是申请英国院校政策更加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