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申请如同搭建立体档案,成绩单展现学术基础,文书传递个人思想,而推荐信则是招生官眼中“第三方视角的关键拼图”。它以客观权威的特质,印证申请者课堂内外的真实表现。
本文结合2025-26申请季美国TOP60综合性大学与TOP50文理学院的最新政策,从核心认知、关键决策到实操细节,帮你搞定推荐信准备。
先搞懂:推荐信到底有多重要?
美国大学招生咨询协会2023年报告显示,超50%的大学认为推荐信对录取有“中等至相当重要”的影响 —— 其中升学指导推荐信占比51.9%,任课老师推荐信占比51.3%。
推荐信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两点:
印证与补充:佐证成绩单的真实性,补充文书中未展开的学术细节,比如课堂上的思维深度、小组合作中的领导力。
全面评估:从推荐人视角,客观评价申请者的学术潜力(如攻克难题的能力)、性格特质(如面对失败的态度)和非学术成就(如社区服务中的贡献)。
尤其在西方诚信文化背景下,推荐人会为个人信誉负责,极少出现违心夸赞的情况,这让高质量推荐信的“含金量”更高。
关键决策:找谁写?
不同类型的推荐信对应不同推荐人,需根据目标院校要求精准匹配,避免 “无效推荐”。
1. 升学指导推荐信:官方“背书”
由高中升学指导或学校官方人员撰写,部分国内普高由班主任兼任;若学校无专职升学指导,可由其他校级负责人替代。这类推荐信需同步提交学生成绩单和“学校档案(School Profile)”,招生官会通过它了解申请者在学校的整体排名、选课难度等背景信息。
以乔治城大学的Secondary School Report为例:
▲ 乔治城大学官网
乔治城大学:请附上一封申请人的推荐信,评估其学术和个人素质以及成为乔治城大学学生的潜力。我们对以下的特质深感兴趣:个性、成熟程度、独立程度、诚信、申请人热衷的价值或信念以及拥有的任何特殊才能和品质。请注意不要大量重复在其他部分已经提及的活动。我们感兴趣的是具体的事件和不寻常的情景,这将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申请者的优劣。
2. 任课老师推荐信:学术“核心证明”
优先选择11-12年级核心学科老师(数学、英语、科学、外语、社会研究等),若10年级有 AP/IB 等高级课程老师,且对申请者了解深入,也可纳入考虑。选人的关键不是“分数最高的老师”,而是“最了解你的老师”—— 比如曾指导你完成科研项目、关注你课堂参与度的老师。
▲ 耶鲁大学官网
▲ 埃默里大学官网
3. 其他推荐信:特色“补充项”
包括科研导师、艺术老师、教练、社区负责人、雇主等,仅在能提供新信息时提交,避免重复已有内容。
部分大学对这类推荐信有特殊偏好:
▲ 鲍登学院官网
交多少?看院校政策分类
不同大学对推荐信数量要求差异极大,需提前核对目标院校官网,避免多交或少交。
1. 不接受推荐信这类院校无需提交任何推荐信,即使主动发送也不会被审阅,典型代表包括:
▲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官网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我们不接受推荐信和其他材料。
▲ 加州大学官网
加州大学:申请者不应该递交任何推荐信,除非所申请的分校或专业特意发邮件来邀请学生发推荐信作为补充材料(这种情况也不多)。
▲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官网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不要求推荐信,审核申请的过程中也不会参考推荐信。2.无硬性要求提交不强制提交,但接受最多2封推荐信,推荐人类型不限,建议优先选择能补充学术或个人特色的推荐人,例如:
▲ 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官网
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不要求推荐信,但如果申请人愿意的话可以让升学指导通过CA系统或Naviance上传推荐信,或通过电邮寄送(有可能需要核验身份),最多接受两封推荐信。
▲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官网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建议选择高中以外的推荐人(如实习导师),不接受邮件提交,仅支持系统上传或邮寄。3. 对推荐信有硬性要求大部分TOP院校要求“1封升学指导推荐信 + 2封任课老师推荐信”,部分可额外提交1-2 封特色推荐信,例如:
▲ 哈佛大学CA系统推荐信页面截图
哈佛大学:基础要求“1+2 封”,可额外提交2封其他推荐信(如科研导师、教练)。
怎么写?怎么交?何时交?
选对人、定好数量后,需把控内容质量和提交细节,避免因流程失误影响申请。
1. 推荐信内容:按院校要求
不同大学对内容侧重点不同,需提醒推荐人参考目标院校官网要求撰写,核心可包含以下维度(参考MIT官网建议):
1.推荐人与申请者的关系
2. 申请人是否愿意走出普通课堂教学,勇敢地挑战学术困难?
3. 申请人是否有特殊的能力、天赋或者领导力?
4. 申请人的兴趣点与动力何在?
5. 申请人是如何和老师以及同学相处的?描述一下他/她的性格以及社交技能。
6. 你对申请人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7. 如果你了解MIT的话,请问你认为MIT为什么适合申请人?他/她会从MIT的大学学习中收获什么?
8. 申请人有经历过失败或挫折吗?他/她是如何应对的?
9. 申请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家庭背景或特殊情况吗?
为了获得一封好的推荐信,芝加哥大学建议申请人找一个非常了解自己,能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学术兴趣和与同学的互动进行积极而正向评价的老师。
这位老师给的分数不一定是最高的,但一定是对申请者个人特质与潜力有相当高认可度的老师。
▲ 芝加哥大学官网
芝加哥大学:申请人该向那些非常了解他们的老师要推荐信,他们可以具体地、积极地评价申请人在课堂上的贡献、学术兴趣以及与同学的互动。不一定要找给申请人最好成绩的老师,而是找一个最了解申请人的学术潜力、个人性格并高度评价你的人。
避坑提醒:避免罗列申请者已在文书中提及的活动,重点补充“新细节”,比如课堂上的某次精彩发言、科研中的关键突破。
2. 提交方式:优先 “电子版”
一般来说,有两种推荐信的递交方式:纸质版推荐信递交和电子版推荐信递交,大学更偏好电子版提交,效率更高且不易丢失。
3. 提交时间
不同学校对于补充材料的递交日期有不同的要求,有些大学允许递交申请后完成推荐信的递交,有些学校要求比较严格,比如普林斯顿大学 :
▲ 普林斯顿大学官网
普林斯顿大学:2025-26申请季,SCEA申请者需在2025年11月1日前提交申请和完整申请材料,其中包括升学指导老师推荐信和两封专业课老师推荐信。大部分院校允许申请后 1 周内提交,但需注意 “滚动录取院校” 会优先审核材料齐全的申请,推荐信晚交可能延迟出结果。建议不晚于申请截止日,最好提前1周提交。
2025-26 申请季高频问题解答
选10年级老师还是12年级老师?
优先11-12年级老师(对申请者近期表现更了解),若10年级老师教授高级课程且关系密切,也可选择。
额外推荐信越多越好吗?
不是。若无法提供新信息,多交反而会增加招生官审核负担,建议仅在有 “科研、艺术、社区领导力” 等特色经历时补充。
国际生没有升学指导怎么办?
可由班主任、校级负责人或校外升学顾问替代,部分院校(如纽约大学)允许提交 “学科老师推荐信” 替代。
推荐信的核心是真实、独特、有细节,选择真正了解你的人,用具体事例展现你的潜力。建议你提前联系推荐人,预留充足的沟通和撰写时间,同时整理好个人经历素材(如成绩单、科研报告、活动列表),帮推荐人更高效地完成推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