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各个学院负责教授详细给意向申请该校的家庭分享了各个专业和学院的详细情况,机构第一时间把这些干货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
1.学院概况与发展历程
各位同学、家长和老师,早上好。我是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的副院长孙爱欣博士。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我们学院所提供的课程。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是一个新成立的学院,确切地说,我们于去年5月1日正式成立。在此之前,我们作为二级学院隶属于工学院。自去年5月1日起,我们正式升格为一级学院,即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
简要回顾一下学院的发展历程:
最早可追溯至1988年成立的应用科学学院,当时涵盖计算机与材料科学两个方向。
2000年,计算机与材料科学分开,独立成为计算机工程学院,仍属工学院。
2016年,随着计算机科学日益成为主流需求,我们增设了更多计算机科学相关课程,并更名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4年,学院进一步升级为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
2.国际排名与学科优势
在国际排名方面,以下是2024年的数据:
在U.S. News全球排名中,人工智能领域位列全球第二,计算机科学领域同样排名第二;在QS排名中,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排名第八,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排名第九。排名本身并非最重要,但整体来看,学院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知名度。此外,我们属于全球较早设立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本科学位的院校之一。
学院当前规模显著:
福布斯杂志曾进行全球遴选,评选出十个相关学位项目,我们的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位亦在其中。目前,计算机科学学院本科生人数近4000人,年均招生约1000人;师资力量雄厚,拥有约110位教师,研究方向涵盖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区块链、云计算、自然语言处理、图像与视觉等多个领域。学院的优势在于,学生若对某一科研方向感兴趣,基本都能找到在该领域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指导,相较于规模较小的学院,这是一个显著优势。
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原因:
如今,计算机已深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线上购物、快递服务、酒店预订、交通出行等,几乎所有生活场景都离不开手机应用,而这些应用背后均依赖复杂的系统与工程师支持。可以说,现代社会已全面数字化,计算机系统在能源、医疗、农业、安保等各行业均发挥关键作用,因此相关就业市场十分广阔。无论学生未来希望投身哪些领域(如医疗、金融投资,环境保护等),计算机知识都是重要的基础。
3.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 专业设置:学院目前设有四个主要专业
最早的计算机工程专业设立于1989年,当时计算机尚未普及,对硬件技能要求较高,因此该专业侧重硬件设施与系统开发。
2014年,随着计算机普及度提高,系统与应用开发需求上升,我们设立了计算机科学专业,侧重于系统与应用层面,硬件内容较少。
2018年,预见到人工智能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我们设立了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专业,属于全球较早开设此类专业的院校。相比之下,国内多数高校在2020年左右才设立人工智能学院。
2024年,随着人工智能进一步融入生活并影响用户行为,我们设立了人工智能与社会专业。该专业仍属计算学位,以技术为主,同时引入人文社科相关课程,旨在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的AI人才。
计算机学科作为新兴领域,近50年才快速发展,因此其学位在国际上尚未完全统一。例如,英国某些学校授予文学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均采用此类学位设置:计算机工程专业授予工学位,其余三个专业授予计算学位。
▲ 课程体系:以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专业为例
核心课程:课程采用学分制,该专业需修满131个学分。大学核心课程为所有学生必修,涵盖跨学科通用知识与技能训练,并包含半年工业实习。
专业必修课:除大学要求的课程外,专业必修课约20门,包括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分析等。
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则提供更深入的方向性课程,如自然语言处理、大语言模型、智能体、网络科学、时序分析、数据可视化等,通常在大三、大四修读。学生可根据兴趣从中选择,并非全部必修。整体而言,专业课程约占60%–70%。
自由选修课:还有20个学分的自由选修课,约7门课程,学生可自由选择全校范围内任何课程,如税务、天文、舞台表演、日本音乐等。学校还提供体育课程如瑜伽,并认可部分国际知名大学或企业提供的在线课程与专业认证,如谷歌高级数据分析认证。
▲ 专业方向:辅修、第二主修与双学位
辅修:南洋理工大学的专业设置十分灵活。若希望辅修专业,需完成5门课程,全校共提供45个辅修方向。以商学辅修为例,学生只需在自由选修课中选择5门商学课程即可获得辅修证书,总学分不变。
第二主修:若选择第二主修,如可持续发展方向,需30个学分,超出自由选修课的20学分,因此需要额外修读约3–4门课程。这意味着学生将获得第二主修认证,但自由选课空间相应减少。
人工智能与社会专业虽以技术为主,但增设了用户与社会行为相关课程,如人与社会、新媒体、社会学理论、经济学基础、政治学基础等,旨在培养学生对社会多方面的理解。随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政府监管日益重要,具备人文社科背景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相关法规。
双学位:学院还提供双学位项目,例如计算机与商学的双学位。学生需修读大学核心课程、计算机专业课程及商学院课程,总学分较普通学位高出约20学分,即多修7–8门课程。商学院学制自明年起将由三年改为四年,具体学分要求仍在调整中。双学位学生将获得两个毕业证书,与主修或第二主修有所不同。
4.特色项目与学生发展
▲ 特色项目:NTU图灵班
学院自成立以来,设立了“图灵班”,其课程设置更为严格、深入与广泛,类似于清华“姚班”或北大“图灵班”。此外,还开设大师课,邀请全球知名教授(如牛津大学教授)来校授课,并提供导师计划,由人工智能专家或企业研究员担任学生导师。
学生还可参与一年海外交流,其中半年在海外大学学习(目前合作院校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另外半年在知名企业实习(如Google、Microsoft)。学院与全球300多所高校有交换生合作,具体选择取决于学生意愿,合作院校包括华威大学、马里兰大学、芝加哥大学等。
▲ 学生发展及升学途径:
学院鼓励学生自主发展,如去年有毕业生主导了学生互助活动,成效显著。学校提供宿舍,保证前两年住宿,并通过宿舍开展烘焙、理财等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学校环境优美,学生可参与各类学科竞赛。例如,去年有五名大三学生在100多个团队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受到当地媒体报道;另有学生参与全球近8万人参加的比赛,代表新加坡出战。
学院提供的四个主要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社会(均为计算学位),以及计算机工程(工学位)。双学位项目包括与商学院的合作;跨学科项目包括会计与人工智能双学位、金融科技学位、数学与计算机双主修、经济与数据科学学位等。
关于升学途径,拥有本科学位后,学生可直接申请博士,或选择授课型或科研型硕士,之后亦可继续攻读博士,甚至修读第二个硕士,路径十分灵活。
工学院
1.工学院定位与核心价值
各位家长、同学和老师,大家好,我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的秦肖生教授。今天很高兴为大家介绍工学院的基本情况。
首先,什么是工程学?工程学是通过科学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学科,涉及机器、材料、建筑等,更关乎生活的方方面面。简言之,工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方向。
其次,为什么工程学很重要?当前世界面临诸多挑战,如可持续发展、能源、食品安全、医疗健康、数码机遇与风险、社会安保等,这些均需要工程师的智慧与创新。因此,工程不仅是学术研究,更关乎人类未来发展。
2.国际排名与学科实力
为何选择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具体而言,南洋理工大学工学院排名靠前、学科门类齐全、设施先进、与工业界结合紧密,且校园生活充满活力。
在学校排名方面,南洋理工大学在2025/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12。工学院作为南大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在2024年U.S. News工程与技术学科排名中,位列东南亚第一、全球第二,仅次于清华大学,这体现了我们在全球工程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工程与技术学院整体排名优异,其下五个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与电子工程、机械航空与制造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均位列全球前十。具体排名为:材料科学工程全球第2,土木工程第9,电气电子工程第10,机械航空第10,化学工程第10。这充分说明工学院的实力。
工学院提供多个专业方向,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主修、辅修甚至双学位,跨学科培养有助于全面应对复杂问题。
3.专业设置与方向
▲ 本科专业设置如下:
工学院下设5个分学院,共开设12个本科专业,部分专业为新兴方向,且包含1个偏管理的特殊专业:化学化工与生物技术学院设:生物工程、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工艺工程与合成化学;机械航空工程学院设: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工程、机器人技术;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设:电气电子工程、信息工程与媒体;材料科学工程学院设:材料工程;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设: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海事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海事研究属理学士学位,偏重管理与经济,由于新加坡海运在交通运输中地位重要,且海事研究与交通领域联系紧密,故将其设于工学院下。该专业课程侧重管理类软性方向,并非纯工程方向,其他专业则为工程科学方向。
▲ 专业方向:辅修、双学位和次辅修
辅修:学校提供约8个辅修方向,并非所有专业均可辅修。例如,商学院辅修向所有工程专业及海事研究开放;其他如数据分析与科学、创业等辅修也面向所有专业。社会与城市系统科学辅修则与土木、电气、环境、机械工程及机器人技术等相关。辅修可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双学位:双学位项目如工程与经济学,需要注意双学位与辅修的区别:双学位获两个学位证书,辅修则在原学位上注明第二专业,不另授学位。双学位通常需延长学习时间至5年,课程选择范围较窄;辅修则在四年内完成,仅占用自由选修学分。
次辅修:此外,还有次辅修,大约需要修4–5门课程,涵盖艺术、体育、可持续发展等方向,全校提供40–50个选项,学生可依兴趣选择,以拓展知识面与就业优势。
4.教学资源与实践机会
▲ 教学资源:硬件条件与产业合作
硬件条件:南洋理工大学配备世界一流的研究实验室、设计工作室与先进设备,学生可参与真实科研项目,通过与教授合作接触前沿课题;校园内设多个创客空间,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实践想法。
产业合作:南大与全球顶尖企业合作紧密,学生可参与产业项目、实习及交流活动,助力职业发展。同时,学校校园生活丰富,社团活动多样,有助于建立人脉并享受大学时光。学校与行业领袖共建联合实验室,如德尔塔先进机器人实验室、惠普数字制造实验室、大陆集团合作实验室等,学生可向顶尖教师与行业专家学习。
▲ 实践机会:竞赛支持与案例
学校重视实践学习与竞赛,学生可参加本地或海外实习,以及各类竞赛项目,如自主水下航行器挑战、方程式赛车等。例如,2024年7月,机械与航空航天学院40名学生组队参加英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比赛(NTU第二次参赛);2023年首次参赛,20名学生代表新加坡参赛,从全球80余支队伍中获第40名。
另有学生团队参与水下机器人比赛,由机械与航空航天学院牵头,联合计算机、电气电子、生物学院组队参赛;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每年举办桥梁设计大赛,邀请周边国家40多支队伍参赛,设计模型桥梁并通过计算机评估强度与美观,该赛事在东南亚享有盛誉。
▲ 就业率与校园环境:
就业率:NTU工科毕业生就业率居高,本地调查显示每年均在95%以上,土木工程学院更达98.5%,得益于学校声誉、学科实力与学生知识积累,学生毕业后均能顺利就业。
校园环境:南大校园被誉为全球最美校园之一,拥有标志性建筑如The Hive、The Wave、The Ark(教学楼)等,其中The Wave为全木结构,体现工程技术最新应用。在宿舍方面,一年级学生保证住宿,二、三年级学生需通过参与社团活动积累积分申请宿舍;如果未申请到宿舍,校外租房为普遍选择,生活便利。
理学院
1.学院组成与学位课程
▲ 学院组成与研究方向:
理学院由多个学院组成:生物科学学院,通过严谨课程结合基础科学与前沿科研,提供高质量生命科学教育,推动基础生命科学教育,促进生物与生物医学领域的科研转化与应用。
物理与数学科学学院,涵盖数学、物理与应用物理系,数学研究方向包括纯数学、应用数学、统计学与理论计算机科学等,物理系则聚焦物理与应用物理核心课题;
亚洲环境学院,为多元化学院,重点研究地球科学、生态学、社会与地球系统间的联系,融合多学科视角探讨东南亚与全球环境挑战;
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由原物理与数学科学学院化学与生物学系、化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合并而成,隶属理学院与工学院共管,开展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等领域的世界一流教育与科研。
▲ 学位课程设置:
学院共设8个学位课程、7个双主修课程与11个第二主修课程,部分课程为跨学科方向:
学位课程:应用物理学、生物科学、化学与生物化学、中医学等。
全新双主修课程:工艺工程与合成化学,该跨学科课程融合了合成化学与工艺工程,提供从分子到工业规模化学过程的全面理解。
全新第二主修课程:未来食品,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培养学生对食品可持续性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2.特色教学模式
体验式学习(亚洲环境学院):理学院注重多元学习方式:亚洲环境学院强调体验式学习,一年级有实地入门课程,如为期两周的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实地考察;二年级通过计算地球系统课程分析考察数据,后续可向生态学或地球科学方向深入;此外,该项目还有很多户外实地活动,适合喜欢实践探索的学生。
科研体验课程(生物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学院开设本科高级实验课程,让学生在假期参与一周工作坊,提升特定领域知识与实验技能,课题涉及免疫学、组织学方法、蛋白质在健康与疾病中的行为等生物医学领域,让学生亲身参与科研过程,提升专业知识与实验室操作能力。
工学结合学位课程:部分学院提供工学结合学位,学生在学习期间进入企业接受在职培训,由企业导师指导职业技能,提升职场准备度,如与新展银行、戴森、红利等企业合作,涵盖生物科学、化学、数学、物理等专业。
RDC研究计划:对研究感兴趣的学生可参与RDC研究计划,由物理科学学院和化学化工与生物技术学院承办,每年约30名本科生受邀参与12周带薪科研,最终通过研讨会展示成果,并设有获奖机会。
3.学生活动与校园环境
理学院日:理学院生活丰富多彩,设有“理学院日”庆祝活动,已持续十年;学生社团组织音乐会、互动活动等;
理学院挑战赛:另设理学院挑战赛,为年度知识竞赛,理学院挑战赛:一年一度的知识竞赛,邀请各学院学生组队参赛,回答由理学院师生设计的题目,获胜队伍可获1000新币购物礼券及“最佳团队”称号;
3D Projects公益项目:学生主导、学院支持的公益活动,联合志愿者向中小学生推广科学知识,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回馈社会。
科研方面:各学院均有突出成果,如物理与数学科学学院的量子计划等。
学习与生活环境:学校提供舒适的学习与交流环境,支持学生协作与讨论;学生宿舍设施完善,配备健身房、音乐室以及丰富餐饮选择等,并设有多个体育社团与各类校园活动,平衡学习与课余生活。
4.升学与奖学金支持
▲ 升学与就业支持:
课程设置:大学课程设置中,主修学位课程约占20-25学分,其余为跨学科核心课程,包括六门核心课、关怀服务与学习课程、专业系列课程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可迁移技能与应对全球挑战的能力。
职业资源:学校提供职业发展支持,与多家企业合作,提供职业机会;校友网络丰富,部分校友(如吴斌教授)回校担任讲师或教授。
南洋理工大学学科排名:理学院相关学科在全球排名优异,如化学工程全球第10,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第5,化学第8。
▲ 奖学金项目:
学院为优秀学生提供多类奖学金,覆盖学费、生活、住宿及海外交流费用,国际学生均可申请(部分需履行服务约束):
杨振宁学者计划(CNS Scholar):该计划面向科学、工程与计算机领域优秀学生,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创新人才,国际学生可申请,但需履行三年服务约束;福利包括全额学费补贴、每年6500新币生活津贴、最高2000新币住宿补贴、一次性电脑经费2000新币、海外学习资助最高8000新币等。
NTU全球奖学金:南洋全球奖学金面向新生,同样全额学费补贴,生活津贴每年2000新币,5-8个月海外毕业项目差旅津贴(平均15000新币),海外交流优先权,学术会议补贴最高2000新币,国际学生需履行三年服务期;
NTU优秀奖学金:南洋优秀奖学金则面向学术、领导才能和综合素质突出的本科生,同样全额学费补贴,生活津贴每年5000新币,参与津贴一次性4000新币,国际学生需履行三年服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