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托福考情回顾

10月15号的托福考试整体难度恰到好处,旧题在考题中依旧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不过这次考试中也出现了新题。一起来看下都考了什么题。

阅读

1、欧洲中世纪挂毯的兴衰与权力象征;

2、语言和人口迁徙;

3、大脑左右分工从出生前启动并随年龄固化;

4、灌溉和早期文明。

听力

Conversation

1、E在讨论完作业后,老师介绍了一份工作机会,其主要业务领域是flavor相关;2、由于换钥匙缘故,学生没有练习钢琴的地方,之后讲了一个新的方式去练习。

Lecture

1、在物理学中,“定律”和“理论”的教科书定义与实际应用存在差距。

口语

TASK1

套一:When traveling, some people like to keep a record of their experiences——for example, by keeping a journal or by taking pictures. Other people prefer not to keep such records when traveling. Which do you prefer and why?旅行时喜欢拍照或写日记吗?

套二:Some people prefer to have friends who share the same opinions or beliefs about the world as they do. Other people prefer to have friends who have opinions or beliefs about the world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their own. Which do you think is best? Explain why.

跟观点相同的人还是观点不同的人交朋友?

套三: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You should always ask your friends' permission before posting photographs of them on social media.

将朋友的照片发到社交媒体上需要征求他/她的同意吗?

TASK2

套一阅读:自明年起,文学系(Department of Literature)学生必须撰写一篇“长毕业论文”(long graduation thesis)方可获得学位;学校将同步配备一名导师(supervisor)全程指导,以此倒逼学生提升研究技能(research skills),并整体提高论文质量。

听力同意:

1、以往学生只写短论文(short papers),面对长篇幅时立刻暴露“文本细读不足、文献检索片面”的短板;强制拉长篇幅可促使他们深挖图书馆(library)馆藏,补足研究缺口;

2、有经验丰富的导师一对一跟踪,学生能与导师进行深度交流(in-depth communication),及时获知自己论文的亮点与缺陷,避免“想继续深造却无从下手”的迷茫感。

套二:

阅读:在毕业学期(final semester)强制要求所有学生参加一场由志愿者(volunteer)学长老师扮演的模拟面试(mock interview),理由是“提前体验求职面试流程,可显著提升毕业后找到工作的机会”。

听力反驳:

1、模拟面试的题目与真实招聘面试脱节,问题过于随意且不专业,导致现场氛围不真实(unreal),学生也不会认真对待(not serious),练习效果大打折扣;

2、大四最后一学期学生已被毕业设计(project)、论文(thesis)和课程收尾任务挤满,额外插入的模拟面试与现有时间表冲突(doesn’t fit in the schedule),反而增加焦虑与负担。套三:阅读:

TASK3

套一:注意力残留(attention residue):当个体从一项认知任务切换到另一项时,部分注意力仍滞留在先前任务上,导致对新任务的专注度下降、效率受损的心理现象。

例子:教授准备全新课程讲义时被迫中断,去主持另一场招聘会议;因脑中持续回放未完成的教案,结果在招聘讨论中贡献有限,还遗漏求职者关键信息,事后不得不补发邮件求助同事。若事先列好待办清单、给大脑预留“切换缓冲”,就能避免注意力残留带来的低效与失误。

套二:缓冲(buffering):群居动物中,弱势个体为接近强势个体并避免直接攻击,携带幼体同行,利用幼体降低对方攻击倾向,此策略称为缓冲。

解释:某些动物生活在社会群体中,其中一些个体更强壮、更具支配地位,并拥有更好的资源获取权。较弱的动物在试图获取资源时,可能会激起较强动物的攻击性。

为了避免这种对抗,较弱的动物可能会借助一个幼崽来帮助它们与群体中更强的动物互动。这种技术被称为缓冲,因为幼崽充当了一个缓冲器,或保护性的存在,使得较弱的动物能够接近更具支配地位的动物而不引发争斗。科学家们认为,缓冲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动物在幼崽面前通常不太可能表现出攻击性。

套三:变化盲视(change blindness):

和视觉场景已发生显著改变,观察者在短暂中断期内仍无法察觉差异的现象。

TASK4

套一:鲸类滤食机制(Baleen Filter-Feeding System):无齿鲸类(如须鲸)利用口内角质“鲸须板”构成的网状结构,在吞入大量含饵海水后,通过闭口挤压将海水排出、仅留猎物的捕食方式。

例子:进食时,鲸先大幅张口吸水,口侧皮肤折叠展开形成巨大“食囊”;随后闭口,用舌头顶压,让水经鲸须板(baleen plates)缝隙流出,而磷虾、小鱼等猎物被“滤网”截留,完成一次高效率的批量捕食。

套二:广告营销策略(comparative advertising):企业在有限资源下,通过系统分析市场环境、目标客户与竞争对手,制定涵盖精准定位广告范围、合作营销等具体手段的整套计划,以实现销售增长、品牌提升和客户忠诚度提高。

例子:

1、精准定位广告范围——依据用户画像只在高潜区域投放社交媒体广告;

2、合作营销——与同目标客群但非竞争的小品牌联合举办线上活动,共享预算与流量。

套三:野火对土壤的双重影响(Two ways wildfire affect soil):野火通过高温和燃烧作用,一方面破坏土壤结构与孔隙,使表层土壤板结变硬、渗透性下降;另一方面消耗或挥发有机质与氮素等关键养分,导致土壤肥力骤降,植物只能矮小生长。

例子:

1、土地结构破坏——火烧后表层土壤硬度增加,雨水难以渗入,易引发侵蚀;

2、养分流失——土壤氮含量锐减,同一地块再生的灌木与草本植物株高明显变小。

写作

综合写作

套一:

‍阅读:

1、在屋顶广植植被(roof vegetation),借树荫与蒸腾(transpiration)双重机制为建筑降温;

2、采用可吸收雨水的透水铺装(permeable paving),让水分蒸发带走路面与空气的热量;

3、打造高密度(high-density)城区,缩短出行距离,减少汽车使用量,从而削减车辆排热(vehicular heat emission)。

听力:

1、真正耐受屋顶强风与浅根层(thin soil layer)的物种寥寥,这些“顽强”植物的蒸腾冷却(cooling-through-transpiration)效率远低于普通绿植;

2、在干旱(arid)地区,透水路面常处干燥状态,其多孔结构(porous structure)反而扩大阳光照射面,吸热蓄热(heat absorption & retention)比普通路面更严重;

3、虽汽车产热下降,但密集人口释放的体热(body heat)在紧凑空间(compact space)内累积,其升温幅度与分散城市中汽车排热相当。

套二:

阅读:

1、直接提高收入(increase income),让教师岗位对毕业生与转行人士更具吸引力;

2、把优渥奖金当成“挖角”利器,吸引工商业(industry & business)已有成就的尖端人才跨界从教;

3、提前发放一笔可观现金,减少新教师因经济压力而离职,避免辞职潮(resignation wave)恶化师资缺口。

听力:

1、调查显示,教师择业并非“唯薪是图”;图书馆、实验室等硬件条件与工作氛围往往排在金钱之前;

2、无教学背景的跨界者须先接受密集培训,同时兼顾原职,时间成本与心理压力可能令他们中途退出;

3、被合约“绑住”而勉强任教者易带负面情绪(negative emotions),学生不会喜欢态度消极的老师,最终仍难留住人才。

套三:

阅读:

1、运营成本:省去船员薪酬,每日可省三千至四千美元,远程控制系统替代人工,船公司直接降低运费;

2、海盗威胁:无船员可被劫持,船体可设计为低干舷、光滑舷墙与远程锁闭舱门,海盗即使登船也无法接入操纵界面;

3、事故率:全球每年上百起火灾、进水、倾覆事故多由疲劳或分心的人为失误触发;自主导航与传感器持续监控可消除这类风险。

听力:

1、成本转嫁:省下的船员开支被高额卫星带宽、岸基遥控中心与网络安全团队抵消,且保险公司对无人船保费提高两成,总成本未必下降;

2、海盗新策略:劫持者可用电磁干扰切断卫星链路,使船漂航后由拖轮接管;货物价值高,海盗可整体拖至他国港口卸货,勒索赎金改为勒索数据;

3、事故根源:传感器在暴雨、高盐雾中失效概率增加,软件误判浮标或小型渔船;一旦机舱失火,无船员可现场灭火,远程释放二氧化碳需卫星延时确认,火势易失控。

学术讨论写作套一:找工作哪个因素更重要,薪资还是能和他人沟通交流?

套二:购物时参考亲朋好友的观点还是网络信息?

套三:如何鼓励更多人参加慈善或志愿活动?

以上为10月15日托福考试考情回顾,对本次考情还有补充的同学可以积极留言分享,祝各位同学早日和托福分手成功!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领科春招首场考试考情回顾!难度增加部分考题超纲?

下一篇

不用DSE成绩也能直接被港八大录取——2026届 SNDAS 已开启申请!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