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Fall 美本申请季,标化政策正迎来波动:一方面,有普林斯顿大学、杜克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纽约大学、韦尔斯利学院等多所美国高校官宣,2026Fall依然实行标化可选政策;另一方面,有部分学校要求必须提交标化成绩,如MIT、斯坦福等。
对于计划申请美国大学的学生和家长来说,了解各高校的标化考试要求至关重要,标化政策、美国高校“人才策略”带给我们的启示,以及应对策略。
01、标化政策分类
选择提交标化成绩(Test-Optional)
申请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提交SAT/ACT成绩。如果学生提交SAT/ACT考试成绩,学校将会将其纳入综合评估的考虑范畴,作为全面审核的参考因素之一。
目前大部分全美Top100院校采用标化可选政策:
普林斯顿大学
西北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密歇根大学
以及: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纽约大学、南加州大学、埃默里大学、波士顿学院、芝加哥大学、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
必须提交标化成绩(Test-Required)
学校明确要求所有申请者必须提交SAT或ACT成绩。
必须提交 SAT/ACT 成绩的全美Top30院校有:
康奈尔大学
斯坦福大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耶鲁大学
卡内基梅隆大学 (CS学院强制提交)
达特茅斯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
以及:
哈佛大学、布朗大学、加州理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普渡大学、乔治城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佛罗里达大学、佐治亚大学、德克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等
不考虑标化成绩(Test-Blind)
无需提交标化成绩,即使提交也不会影响录取的决策。这类院校对于申请人的标化成绩不进行审核,即便学生提交了也不会查阅,部分学校不提供成绩提交入口。
包括: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内的9所UC分校以及罗格斯大学纽瓦克分校(本硕连读项目除外)均永久终止审查SAT/ACT成绩。
灵活提交标化成绩(Test-Flexible)
接受多种标准化考试成绩,不一定是 SAT/ACT 成绩,也可以用 AP、IB、A-Level 等成绩来满足学校的标化要求。
02、标化相关研究
恢复标化要求是越来越多前30大学的趋势,在当下SAT/ACT考试已经不存在被疫情所影响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学生还是会积极备考,提交成绩。
1. 据美本学校最新披露的CDS数据显示:
• 普林斯顿大学56%(783人)新生选择交SAT,21%提交 ACT(303 人);
• 哈佛大学54%(892人)新生选择交SAT,19%提交ACT(321人);
• 斯坦福大学50.3%(857人)新生选择交SAT,19%提交ACT(324人);
• 耶鲁大学61%(950人)新生选择交SAT,25%提交ACT(384人)。
2. 很多专家认为,标化成绩虽不是唯一标准,但却是一个可靠指标。
- 有助于提升招生流程的效率和公平性,尽管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可能有更多资源准备考试,但标化成绩能减少推荐信、课外活动及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 等材料主观偏见的影响,帮助招生官识别具有潜力的弱势背景申请者。
- 申请人参加标化考试数量持续增长,报考SAT考试的人数不断攀升,不少申请人即便在大学未作硬性规定时,也会主动提交标化成绩。这一现象让大学觉得恢复标化考试要求有其合理性。
- 从USC 2027届的申请数据来看,这所实行test-optional政策的大学,仍有近40%的申请者递交了标化成绩,而且递交标化成绩的申请人,其录取率比未递交的要高。
可以看出,一些本就竞争激烈的大学,无论是否要求提交标化成绩,在实际申请中,大多数学生还是会选择提交标化成绩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3. 预测学生在大学的表现以及未来的就业情况。数据表明:
- SAT与大GPA的相性为0.5,而一所大学新生的ACT/SAT平均分能高度预测该校的毕业率。
换句话说,标化分数越高,学生不仅更可能拿到好成绩,也更可能顺利毕业。
03、中国学生应对之策
标化成绩的重归核心,对中国学生而言并非单纯的压力增加,而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明确的努力方向,也加剧了分数内卷。
- 第一,中国学生的GPA体系与美国本土高中差异较大,而标化成绩是全球通用的学术衡量标准,能让招生官更直观地判断学术能力;
- 第二,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的学生,可能无法参与昂贵的夏校、竞赛或课外活动,但一份高分标化(如SAT1500+)能直接证明学术潜力,帮助打破软实力资源不足的壁垒;
- 第三,对理工科学生而言,标化中的数学部分是核心筛选指标(MIT、卡内基梅隆CS学院明确表示“数学分数是重要参考”),专注标化备考能让努力更聚焦。
- 第四,顶尖院校的标化门槛已肉眼可见地提升,这意味着中国学生需要在保持GPA、准备活动的同时,投入更多时间打磨标化,平衡多任务的压力显著增加。
应对之策
第一步:摸清目标校的“真实偏好”
不要只看政策标签,要深入分析实际录取数据:
- 查阅目标校近3年的Common Data Set(CDS报告),对比“提交标化”与“未提交标化”申请者的录取率;
- 关注院校官网的招生博客或宣讲会信息,部分招生官会明确提及标化在录取中的权重;
- 对标化灵活的院校,列清替代成绩的具体要求(如AP需考几门、分数要求),避免材料不符合要求。
第二步:按院校类型设定标化目标
- 必须提交校:以冲刺顶尖分数为目标——申请藤校、MIT等顶尖校,建议SAT目标1530+/ACT34+;申请Top30-Top50院校,建议SAT1450+/ACT32+;
- 标化可选校:若自身标化分数高于院校录取中位数(可从CDS中查询),建议提交;若分数低于中位数,可结合GPA、活动优势决定是否提交(如GPA顶尖、有独特科研经历,可考虑不提交);
- Test-Blind校:直接放弃标化备考,将时间投入GPA提升、文书打磨与活动深化。
第三步:按专业调整备考重点
- 理工科/商科:优先攻克标化数学部分(SAT数学、ACT数学与科学推理),这是招生官评估“逻辑能力与学科潜力”的核心;
- 人文社科/艺术类:标化达到院校中位数即可,无需追求“满分”,应将更多精力放在文书(展现思想深度)、作品集(艺术类)或科研/实习经历(人文社科)上。
附录:
八大藤校标化政策
目前八大藤校中:
- 哈佛、耶鲁、宾大、达特茅斯、康奈尔大学、布朗大学 2026Fall 必须提交标化成绩;
- 哥伦比亚大学标化成绩永久可选;
- 普林斯顿大学 2026Fall 标化可选。
美本TOP50院校标化要求
标化是敲门砖而非万能钥匙
大学录取看重的仍是“综合素养”——GPA反映的“长期学术态度”、课外活动体现的“独特性”、文书传递的“个人特质”,都是决定录取的关键。因此,备考标化的同时,需保持GPA稳定,避免因过度刷题导致成绩下滑;同时,尽早规划课外活动,让申请形象更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