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人都想进Band1学校?
教育局每年都会把全港升中的小六学生的考试成绩,平均分成三个组别,将考试最优秀的前33%分入一类学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Band1。
但教育局不会公布每名学生所在的所属组别,并非对学校的等级划分。因此, “Band1中学”说法实际上是指该所中学过往所录取的学生大多数都属于Band1学生。 总体较好的学生组成的学校也就意味着学习习惯、学习氛围会更好一些,所以Band1的学校更受青睐。而且,学生如果能上Band1学校,某种程度上来说升学就有了保障。
比如香港大学的招生,每年招收的学员有一半学位留给本土学生,而有机会拿到这些名额的,90%来自Band1一类学校。所以,孩子如果进入Band1学校,考入港八大的机率就比较高。
香港小升初呈分试
内地小学升初中,只要把中考考试考好就行了。而在香港小升初并没有设置像中考一样的升学考,想要进入Band1中学,那么小学呈分试就一定要努力拿到好成绩了!
01什么是呈分试?
呈分试是香港小学生升读中学时进行的一系列考试,共有三次考试,分别在:
小五下学期(5-6月)
小六上学期(11-12月)
小六下学期(2-3月)
这些考试科目包括中文、英文、数学、常识、视艺和音乐等,有些学校还可能包括宗教和普通话。这些考试的成绩将被学校呈报给教育局,教育局根据成绩进行派位,确定学生的升中组别(Band 1、Band 2、Band 3)。
Band 1:名次排头33.3%
Band 2:名次排次33.3%
Band 3:名次排尾33.3%
根据这三次考试的总成绩排名来决定派位组别,排名越高,进入Band1的机会就越高。
02呈分试成绩计算方法
上面说了,需要进行呈分试的科目主要是6科:中文、英文、数学、常识、音乐、视艺。部分学校可能会把普通话或宗教科纳入计分范围。
每一科的占分比重却各有不同,主科中、英、数占的比重为9;常识为6;视觉艺术占3;音乐占2;大家记住「999632」即可,而宗教和普通话分别占2和1。
这个占分比重在每次考试中都相同。
03主科成绩乘以9,失1分等于失9分
很多家长以为上文说的“比重”只是计算总分时占的比例,其实是错误的理解。所谓各科「比重」并非比例,而是把学生所得的分数乘以多少倍。
比如中文科如果得分是90分,教育局计分时会计算为90X9=810分。
这就意味着——主科丢失1分,等于总分丢了9分。
还有家长认为,就算孩子主科成绩不理想,也能用常识或艺术科目来弥补,这个想法在不了解计分方式的情况下,会吃大亏!
举个例子,以下表格显示了
两位学生在学校考试的总分和经调整后的呈分试分数:
可以看出:中、英、数三个科目因为“占分比重”最高的原因,两位学生的学校考试分数虽然单科只有5分之差,但经调整计算出来的科目成绩(呈分试分数)却可以相差45分之多。
由此可见,主科成绩对呈分试整体表现相当重要。
中、英和数合共已占约四分之三的比重,这三科取得优异的成绩,必定能对呈分试整体成绩、派位组别和派位结果有利,因此,小学必须重视中英数三个核心科目。当然,如果主科实在不理想,那在视艺、音乐科能争一分便多一分。
呈分试的重要性
很多家长有疑问,三次呈分试,哪一次最重要?其实
都很重要
对于“自行分配学位”阶段来说,学生前两次的呈分试成绩将被教育局作出“学生成绩次第名单”以供中学参考。
即便是自行安排招生考试的直资中学,学校也会要求申请人提供成绩单。(招生考试一般都在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1月,恰好是升读六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因此五年级下的第一次呈分成绩以及六年级上的第二次呈分试成绩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
此外,升中派位有三个回合,除了第一回合自行分配学位,第二回合叫“统一派位甲部”,第三回合叫“统一派位乙部”。自行分配学位派全港学位的30%,第二回合与第三回合会合共派位全港学位的65%,剩下的5%是预留给中学的重读。
所以其实绝大部分的学生最后都是要通过第二与第三回合“统一派位”升入中学,而统一派位会把第三次呈分试的成绩计算在内,取三次呈分试的成绩的平均成绩进行名次排序。
所以第三次呈分试也一样很重要!此外,第三次的呈分试成绩还会影响最后的“叩门”,可以说“叩门”是在非理想状况下入读心仪学校的最后一次机会。
香港小学呈分试或增加体育科目
香港教育局透之前调整呈分试科目及其比重,保持总分38分不变。小学科学科和人文科2025/26学年起逐步取代常识科,变成两科后均要呈分。
常识科原本只占6分,分拆成人文科和科学科后各占4分,变相追上主科比重。
中、英、数各减1分,变成8分,视艺都会减1分至2分,会新增体育科,三个术科各占2分。
最值得注意的是,新增体育科将占2分,这一变化旨在鼓励学生从小注重体育活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如何准备呈分试
成绩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最好的方法是应该从三、四年级开始,就多留意孩子学习,按照计分方法规划不同科目的投入精力。争取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刀刃上,实现升中“利益”最大化。
小学插班:
✅内地孩子想通过呈分试成绩申请香港中学,就必须要赶在小五(即内地五年级)到港插班,否则会赶不上第一次呈分试。
✅还未到港插班前要尽量缩小主科基础差异,按照学校的招生要求加强弱势部分。
✅在孩子的学习上需查缺补漏,针对性复习,做好选校规划和学习规划至关重要。同时,香港学校重视的不只有呈分试成绩,还包括学生的多元发展程度。所以内地港宝可以参与国际竞赛、学外兴趣班等,丰富个人资料,提高申请率。
✅建议让孩子在4年级前转学回港,有时间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学习内容,也不会错过呈分试。毕竟通过呈分试成绩,更容易申请Band 1。
中学插班:
✅不过孩子超出年级也无需太过焦虑,如果中学再回港,那关键是要做好针对性的准备。在中三之前转回香港不会错过选科。由于中三是过渡的关键时间,很多学校在中三阶段不招收插班生,建议在中一或者中二回港升学。
✅申请香港中学首先需要确定好自己的升学目标,也就是选校明确,再者清楚学校的招生计划与要求,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申请能力,通过学校入学测试与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