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为大家解析的是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博士研究项目。
“Synthesis of ambocidin and novel analogues”
学校及专业介绍

学校概况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是新西兰顶尖研究型大学之一,位于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常年位居前列,以卓越的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著称。学校注重跨学科合作,尤其在科学、工程与健康领域拥有深厚的研究积累,与全球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保持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学术环境和优质的科研资源。其科研方向紧密贴合全球重大挑战,如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抗生素耐药性)等公共卫生问题,体现了较强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学术前瞻性。
院系介绍
该项目隶属于Ferrier Research Institute(费里尔研究所),即Te Kāuru。研究所是世界一流的化学与生物学研究团队,由有机化学家与生物化学家组成,兼顾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商业研究,同时承担研究生教学与指导工作。其研究领域广泛,涵盖与人类健康福祉及环境可持续性相关的应用化学问题,核心优势包括 synthetic carbohydrate chemistry(合成碳水化合物化学)、medicinal chemistry(药物化学)、synthetic and chemical biology(合成与化学生物学)、plant natural products(植物天然产物)及 polysaccharide analysis(多糖分析)等,为项目开展提供了扎实的学科基础与先进的实验设施。
招生专业介绍
本PhD项目聚焦于ambocidin(一种新型脂肽类抗生素)及其类似物的合成研究,属于有机化学、肽科学与抗生素发现的交叉领域。
ambocidin是通过基因组测序与合成生物学的数据驱动方法新发现的抗生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耐药性革兰氏阳性病原体具有强效活性,在其他最后一线抗生素失效的情况下仍能发挥作用。
项目旨在开发ambocidin的可扩展合成路线,设计新型类似物以探索构效关系,并通过前药策略和制剂策略优化其生物物理性质,同时保留所需活性,为解决全球抗生素耐药性这一紧急公共卫生威胁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申请要求
1.学历背景:
- 需持有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合成药物发现或相关学科的荣誉学士学位(BSc (Hons))或硕士学位(MSc);
- 成绩方面,要求GPA达到7.5及以上,或拥有一等荣誉学位(First Class Honours),同时需满足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PhD录取标准。
2.专业技能:
- 具备扎实的合成有机化学和/或肽化学实践技能,有固相肽合成(solid-phase peptide synthesis, SPPS)经验者优先;
- 需掌握化合物纯化与表征方法,如色谱法、核磁共振(NMR)及质谱法等。
项目理解
从研究价值看,抗生素耐药性因抗生素过度使用及传统方法发现新疗法的效率下降而成为全球紧急健康威胁,ambocidin作为新型脂肽类抗生素,其研究为应对该威胁提供了关键突破口。
项目的核心任务具有明确的应用导向
- 结合合成有机化学与固相肽合成构建ambocidin及新型类似物,涉及多步合成(如大环化、正交保护策略、脂化)等复杂实验操作;
- 通过实验设计方法(design of experiments methodology)加速研究进程,提升合成效率与优化精准度;
- 与生物学合作伙伴协作进行生物评估,确保研究成果能有效转化为实际治疗手段。
项目的跨学科特性是另一大亮点,它融合了有机化学的合成技术、肽科学的分子设计以及药物化学的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药理性质)优化,学生在研究中将同时掌握药物发现、肽化学与 medicinal chemistry 的先进技能,这种复合型知识结构在抗生素研发领域具有高度稀缺性,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广阔基础。
有话说
- 构效关系的精准探索:在设计ambocidin类似物时,可引入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方法,通过分子对接与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不同结构修饰对靶点结合能力的影响,再结合实验合成验证,形成“计算-实验”闭环,提升构效关系研究的效率与准确性。例如,针对脂肽结构中的脂质链长度与肽段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性虚拟突变,筛选出潜在活性更优的候选类似物,减少盲目合成实验。
- 多功能递送系统的整合:除传统前药策略外,可探索将ambocidin与纳米递送系统结合,如脂质体、聚合物纳米粒等。这种方式不仅能优化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等生物物理性质,还可实现靶向递送,提高药物在感染部位的浓度,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同时,纳米载体可保护药物免受酶降解,延长体内半衰期,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
- 耐药性机制的同步研究:在合成新型类似物并测试其抗菌活性的同时,可同步开展耐药性产生机制的探索。通过对耐药菌株进行基因组测序与转录组分析,识别ambocidin作用下可能出现的耐药基因突变或表达变化,提前预判药物长期使用可能面临的耐药性风险,并据此调整类似物的设计方向,开发出更难产生耐药性的新型抗生素分子。
博士背景
Benzene,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生,专注于有机合成化学和绿色化学研究。擅长运用计算化学和人工智能辅助设计方法,探索新型催化剂和环境友好型合成路径。在研究光驱动CO2还原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曾获国家奖学金和中国化学会优秀青年化学家奖。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和《Angewandte Chemie》等顶级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