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同学都收到了来自香港大学的最新录取通知书。
今年的港大录取节奏明显提前,其中集中放出的三个项目——金融硕士(Master of Finance, MFin)、商业分析硕士(Master of Science in Business Analytics, MSc(BA))以及金融学(另一项目代码下的 MFin Track),成为最受关注的“早录系”代表。
这三者看似相近,实则各有赛道差异。老师结合最新Offer信息,带你全面拆解这三大热门项目,看看谁才是港大商学院真正的“含金量担当”。
录取放榜节奏提前,港大重启“优先批次”
从近两周的录取节奏来看,港大商学院今年的“Offer节奏”比去年同期提前约两周。首批 MFin、MSc(BA) 的录取集中出现在10月中旬,部分学生甚至在提交材料后三周内便收到结果。
这说明两件事:
港大重新启动“优先批次”录取机制。
在过去两年,港大由于申请量激增而拉长审理周期,而今年对早申请者的处理明显提速,这很可能是为了锁定优质生源。
竞争将提前白热化。
今年的港大商科录取,已经进入“强者恒强”的节奏。
港大三大商科重磅项目一览
(1)Master of Finance【MFin】
- 学制:全日制1年(最长可延至2年)
- 学费:约HK$462,000,分两期缴纳
- 核心方向:金融工程、企业金融、投资分析
- 录取背景特征:商科、经济、数理、金融类专业为主;部分工科转金融背景有录取记录;GPA 3.5+/4.0、雅思7.0+。
MFin是港大商学院的“金字招牌”项目,也是历年来申请量最高的硕士之一。课程设置以金融核心理论结合实务为导向,包括企业财务、衍生品、风险管理、金融市场分析、定量方法等。近年来,港大MFin在行业中的定位进一步强化,从传统金融向量化与金融科技融合转型。例如课程中新增了《Python in Finance》、《Machine Learning for Investment》和《Fintech and Regulation》等模块,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

图源学校官网,侵删
(2)Master of Science in Business Analytics 【MSc(BA)】
- 学制:全日制1年(最长2年)
- 学费:约HK$426,000,分两期缴纳
- 核心方向:数据分析、商业智能、AI决策
- 录取背景特征:理工、计算机、经济管理、数学类专业居多;GMAT 680+/GRE 320+为优势。
如果说MFin是传统金融的高地,那么MSc(BA)则是新时代的“黄金赛道”。自2020年开设以来,港大 BA 项目申请量年均增幅超过20%,已稳居香港最热门的跨学科硕士之一。课程体系融合统计学、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与商业决策。

图源学校官网,侵删
(3)Master of Finance in Financial Technology 【MFin(FinTech)】
- 学制:全日制1年(最长2年)
- 学费:约HK$462,000(暂定)
- 核心方向:区块链金融、算法交易、金融数据科学
MFin (FinTech) 是港大商学院的战略新项目。它的定位介于MFin与MSc(BA) 之间:既保留了金融学的核心课程,又引入计算机与数据科学的内容,主打“量化+科技”的交叉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
录取趋势:门槛稳定,但“背景筛选”更精细
从最新的Offer来看,今年港大商学院在审核层面上并未显著提升分数线,但明显增加了对“背景匹配度”的要求。
- 对MFin而言,有金融、经济、数学、统计等定量类背景的成功率稍微大一些。部分商管类申请人若缺乏核心课程(如 Corporate Finance、Econometrics),则极易被降录或拒录。
- MSc(BA) 更加看重编程与数学基础,近两年不少录取学生具备 Python、SQL、R 等项目经验;
- 港大商学院对于GMAT/GRE 分数的要求虽然仍为“可选提交”,但在竞争激烈的批次中,GMAT 680+ 基本成为“隐形门槛”。
此外,港大在面试中越来越强调职业目标与项目契合度。例如MFin面试常问:“Why HKU MFin, not CUHK or HKUST?”MSc(BA) 则偏向情景类问题,如“Describe a project where you used data to solve a business problem.” 这表明学校在逐步筛选那些真正“为项目而来”的申请者。
项目差异:三者定位不同,适合人群各异
从学术定位与职业导向来看,这三大项目的差异可以归纳为一句话:MFin代表“传统金融核心”;MSc(BA) 代表“数据驱动决策”;MFin(FinTech)则是“实践导向的量化训练营”。
因此,对于不同背景与目标的申请者,选择逻辑也应当区别对待。
- 如果你本科是金融、会计、经济背景,未来想进入投行、基金、咨询类岗位,MFin是最匹配的选择。
- 如果你来自理工科或希望转型数据分析、商业智能领域,MSc(BA) 将是更具成长空间的选择。
- 若你金融背景较弱,但希望获得系统的金融技能与实务训练,“MFin(FinTech)”可作为兼顾实务与认证的选择。
从今年的录取样本看,港大正在回归理性,不再单纯追求扩招,而是重新强调“匹配与质量”。三大项目的同时放榜,也在提醒所有申请者:港大商学院的竞争,早已不是“多投几个项目”就能取胜,而是看你是否真正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