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纪录片《超级中学》刷屏了——有人感叹英国寄宿学校的孩子像是“从小接受贵族训练”,也有人说美国高中生的生活“更像在培养未来的领导者”。
一个注重“传承与礼仪”,一个鼓励“自由与表达”一个培养“绅士淑女”,一个塑造“独立思考者”
英式教育与美式教育,作为两种极具影响力的国际教育典范,其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彰显。英式教育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全面的课程设置而著称,而美式教育则因其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鼓励创新的教育理念而备受推崇。那么,这两种教育体系究竟存在着哪些显著的差异呢?
01、教育理念不同
英式教育:传统与专才的典范
英式英国的教育体系,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底蕴而著称。这一教育体系尤为注重品德与教养的培养,对学生的礼仪和行为规范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英式学校里,学生们通常身着整洁的西装,举止彬彬有礼,抽烟、化妆、打耳洞等行为几乎难觅踪迹。这种教育理念,更侧重于学生的内在修养与外在表现的和谐统一,与东方的教育理念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英式教育尤为强调“重视专才”与“学术至上”的理念。这一点在英国高中的ALevel课程选课和考核模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需要从70多门课程中精挑细选,最终确定3-4门进行深入学习和考试。而在申请名校时,A/A*的分数占比更是至关重要,成为衡量学生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尺。
美式教育:平等、创新与全人发展的典范
作为一个移民大国,美国的多元化文化已经深深植根于教育之中。美式学校更加主张“自由、民主、平等和创新”,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我,追求个性发展。老师们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勇于尝试,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并不意味着美式学校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毫无要求,而是在学习兴趣和才能的发展上,美式教育制度给予了更大的自由度和包容性。
美式教育尤为强调“全人教育”的理念,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在美国大学的招生过程中,“well-rounded”(全面发展)成为了重要的筛选标准。除了优秀的学术成绩外,学生的课外活动、体育特长、社区服务等方面的表现也都会被纳入考核范围。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旨在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多元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句话总结:👉 英式教育让孩子学会“成为一个人”;👉 美式教育让孩子学会“成为自己”。
02、课程体系的不同
目前,国际学校广泛采用的三大主流国际课程体系分别是IB、AP和A-Level。
简而言之,A-Level源自英国,那些提供IGCSE和A-Level课程的学校被视为英式国际学校的代表;AP则起源于美国,开设AP课程的学校通常被归类为美式学校;而备受瞩目的IB课程,其根源在瑞士,作为全球通用的教育标准,难以明确界定其属于英式还是美式学校范畴。
就课程难度而言,IB〉AP〉A-Level。

英式IGCSE与A-Level课程体系
IGCSE课程相当于中国中学的9-10年级课程,而A-Level则对应于英国的12-13年级课程。在英国本土,学生需完成IGCSE后再修读A-Level,方可申请大学。在中国,许多国际学校将IGCSE与A-Level课程分开设置,通常在开设IBDP(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之前,用一年的时间来学习IGCSE。
A-Level考试的标准化程度较高,这为中国学生发挥他们在数理化方面的优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此外,A-Level的选课制度极为灵活,即使是文科学生也能完全避开自己的短板科目,因此,相较于其他两个课程体系,A-Level对中国学生来说难度相对较低。

美式AP课程体系
AP,即美国大学预科课程,是公立学校国际班和美式学校中普遍开设的课程。AP的理论知识难度相对较大,其难度水平相当于美国大学一年级期末考试。中国学生通常选择的AP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或经济等。然而,值得注意的是,AP并非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它对学生的选课数量没有严格限制,一般选择3-4门课程即可。
03、学制的不同
英式学制
英式学校从小学至高中的学制共计13年。
- Y1-Y6:此阶段主要遵循英国课程体系进行教学。
- Y7-Y11:在继续沿用英国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融入IGCSE(国际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体验和准备。
- Y12-Y13:学生将学习A-Level(英国高级水平考试课程)或IBDP(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课程,为申请全球顶尖大学做好充分准备。
在英式学制中,一年通常被划分为三个学期。
美国学制
美式学校从小学至高中的学制则为12年。
- G1-G5:此阶段主要遵循美国课程体系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 G6-G8:继续沿用美国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学科知识。
- G9-G12:学生将学习AP(美国大学先修课程)或IBDP(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课程,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大学学习,提高申请竞争力。
在美式学制中,一年通常被划分为两个学期。

*英美学制对比图

04、升学去向的不同
英式教育体系下的升学去向
在英式教育体系中,若学生选择A-level课程,他们主要面向的是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英联邦国家以及多数欧洲国家的大学申请。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大学同样接受A-level成绩作为申请的一部分,学生还可以选择提交额外的AP成绩来展示自己的学术实力。
当然,根据具体需求,学生可能还需参加SAT或ACT考试。此外,若学校提供IBDP(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课程,学生则有机会申请全球任何国家的大学。与此同时,英国的本科教育在第一年便直接进入专业学习阶段,专业选择相对固定。
美式教育体系下的升学去向
美式学校的课程设置对大学申请方向有着重要影响。若学生选择AP或SAT课程,他们中的大多数会选择申请美国大学。然而,若学生希望申请英国大学,则需确保AP课程的门数和分数达到要求。对于澳大利亚方向,学生需要满足明确的ACT要求。同样,若学校提供IBDP课程,学生则具有申请全球任何国家大学的灵活性。总体而言,美式学校的学生在申请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大学时具有更高的比例。
从学术的角度,英式教育较严谨,更适合专才
美式教育较开放,更适合通才
05、课外活动的不同
英式教育的“贵族范”,其实最明显的地方在课外。寄宿学校的孩子每天都要穿正装、参加集体晚餐、轮流当“值日生”布置餐桌。每周固定的橄榄球、击剑或戏剧社团活动,不只是“兴趣”,而是人格教育的一部分。
他们在仪式感中学会尊重规则,也在集体生活中建立责任感。
而在美国,学生的课外活动更“个性化”。
有的孩子为社区设计环保计划;有的组建乐队、拍纪录片、做校园创业项目。老师不会强迫所有人去参加同一种社团,而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英式教育强调“传承”,美式教育崇尚“创造”
上述内容揭示了英式精英教育与美式自由教育之间的关键差异,阅读之后,你是否对这两者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