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建筑学系顶尖PhD导师招生(Seng,Eunice M.F.教授)

【全奖博士】香港大学顶尖PhD导师招生(Seng,Eunice M.F.教授)

今天我们为大家解析香港大学 建筑学系博士生导师Prof. Seng,同时分析该研究方向的创新idea发展前景。有希望了解的院系和导师研究方向也欢迎大家联系我们~

一、院系简介

香港大学建筑系(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HKU)是亚洲建筑教育与研究的顶尖平台之一

该系注重建筑历史理论与设计实践的深度融合,依托Architecture, Urbanism and the Humanities Initiative(AUHI)和Affordable Housing Research Network(AHRN)等学术网络,推动跨学科研究。

2015-2024年间,在Seng教授担任PhD Programme Director期间,该系博士项目发展成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博士培养计划之一,其课程体系涵盖现代主义建筑、城市发展、去殖民化等前沿议题,培养了大批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导师简介

Eunice M.F. Seng现任香港大学建筑系系主任及副教授,拥有丰富的学术与实践背景。她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BA(AS)学位、普林斯顿大学获得M.Arch学位,并于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建筑史博士学位。作为荷兰注册建筑师(Ir.Arch.),她还是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和香港建筑师学会(HKIA)的准会员。

Seng教授是获奖建筑研究咨询机构SKEW Collaborative的创始合伙人,该机构作品多次斩获国际奖项,包括新加坡建筑师学会设计奖、芝加哥雅典娜神庙国际建筑奖、Blueprint Awards等。

在学术领域,她曾获2012年香港大学学院教学奖(Faculty Teaching Award),并于2002年被提名为劳力士导师与学徒艺术计划(Rolex Mentor and Protégé Arts Initiative)候选人,其研究与设计作品在威尼斯双年展、首尔城市主义与建筑双年展等国际展会中广泛展出。

三、导师研究领域解析

Seng教授的研究核心是亚洲及东南亚建筑环境与历史偶然性的互动关系,重点关注跨学科交叉、跨国联系及建筑领域的能动性(agency)。具体研究方向包括三大维度:

  1. 住房与城市发展:通过“Housing Contingency”项目,以20世纪中期复合建筑为研究载体,结合移民、排斥与协商等社会因素,解析香港城市住房的发展脉络;同时考察新加坡住房设计与规划中的殖民、后殖民及冷战偶然性因素。
  2. 性别与建筑劳动:聚焦1945-1985年香港建筑领域的职业女性,探讨女性在建筑设计、开发与环境领域中的角色与贡献,相关论文曾入围ICAS IBP 2023全球香港研究最佳文章奖。
  3.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现代主义建筑在亚洲的传播与变异,以及公共空间、适应性再利用等议题,其专著《Resistant City: Histories, Maps,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Development》(WSP, 2020)深入探讨了城市发展中的建筑抵抗性。

四、创新idea思考

Seng教授的研究在建筑史与城市研究领域具有显著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档案化建筑”研究方法:将复合建筑视为“活档案”,突破传统建筑史以风格或建筑师为中心的研究范式,通过物质空间遗存还原社会变迁轨迹,为香港住房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视角。
  2. 多维度偶然性分析框架:在新加坡住房研究中,首次将殖民政策、后殖民治理与冷战地缘政治纳入同一分析体系,揭示三者对建筑空间生产的叠加影响,丰富了东南亚建筑研究的理论维度。
  3. 女性建筑史的在地化叙事:打破西方女性建筑史研究的主导范式,以香港为个案,挖掘本土职业女性建筑师的历史贡献,填补了亚洲女性建筑史研究的空白。
  4. “建筑能动性”理论建构:通过SKEW Collaborative的实践项目,探索建筑在社会可持续、公共空间激活中的主动作用,如无锡西水东工业遗产零售区改造,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紧密结合。

五、就业前景或职业规划

依托Seng教授研究领域的跨学科特性,毕业生可在多个领域发展:

  1. 学术与研究机构:进入高校担任建筑史、城市规划专业教师,或在AUHI、AHRN等研究网络从事专项研究,如住房政策、文化遗产保护等方向。
  2. 建筑设计与咨询行业:凭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优势,进入国际建筑事务所(如SKEW Collaborative类型的创新机构)从事设计、研究或顾问工作,尤其在历史建筑改造、可持续城市设计领域具有竞争力。
  3. 文化与公共部门:就职于美术馆、博物馆负责建筑与设计展览策划,或在政府城市规划部门、文化遗产管理机构参与政策制定,如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等。
  4. 跨领域创新岗位:结合性别研究与建筑背景,在非政府组织从事女性权益与空间公平相关工作;或进入房地产开发企业担任可持续发展顾问,推动绿色建筑与社会包容性设计。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AMC8怎么备考才能拿前 5%?2025真题解析 + 考点拆解帮你避坑

下一篇

揭秘欧洲研究所:科研人心中的理想国!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