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准备27Fall美本申请的同学和家长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夏校和竞赛,到底该优先投入时间在哪个上?” 有人说夏校能体验美国校园,还能拿推荐信;也有人觉得竞赛奖项更硬核,能在申请中直接“加分”。
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是所有的夏校和竞赛都值得参加。选错了,可能白白浪费一个暑假,甚至对申请帮助不大。

一、夏校:不只是体验,更是学术能力的展示
夏校(Summer School)通常由美国大学主办,分为学分型和非学分型。参加一个高质量夏校,确实能让你:
近距离接触梦校,感受校园氛围、教学风格;
表现优秀的话,有机会拿到教授推荐信(注意,不是所有教授都愿意写,也不是所有推荐信都有分量);
证明你有能力完成美国大学级别的课程。
但问题来了,现在市面上夏校越来越多,有些项目其实很“水”。上课轻松、结业证书人人都有,学术含量低。这种经历写在申请里,招生官一眼就能看出含金量。
✅ 怎么选?
尽量选择有竞争性、需要申请、且能体现你学术方向的夏校。比如RSI、SSP、TASP这类顶尖项目,或者各大学主办的学分型夏校(比如哈佛、斯坦福、康奈尔等)。
二、竞赛:不只是拿奖,更是学科热情的体现
竞赛在美本申请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一个有含金量的奖项,能直接证明你在某领域的突出能力。比如:
数理化类:AMC/AIME、USAMO、物理碗、丘成桐科学奖
人文社科类:John Locke写作比赛、纽约时报系列赛
科创类:ISEF、Regeneron STS、谷歌科学大赛
但同样,不是所有竞赛都值得投入。有些商业气息浓、参与即获奖的“水竞赛”,放在简历里反而显得你缺乏判断力。
✅ 怎么选?
优先选择历史悠久、国际认可度高、且与你申请专业方向契合的竞赛。如果你不确定某个比赛是否靠谱,一个简单方法是:搜搜看往年获奖者去了哪些大学。
三、夏校 vs 竞赛,到底怎么选?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换个角度思考:你更需要学术经历,还是奖项荣誉?
如果你缺乏海外学习经历、想探索专业方向 → 可以考虑高质量夏校;
如果你已有明确方向、想在该领域深度突破 → 优先投入竞赛或科研;
如果你时间精力有限 → 选那个最能体现你热情与能力的。
学生一定要记住:质量永远大于数量。一个顶尖夏校或一个高含金量竞赛奖项,远胜过一堆平庸的经历。
看到这里,你可能还是会纠结自己到底适合哪个。其实,每名学生的情况不同。你的学术背景、活动履历、专业方向、可用时间……都会影响最终选择。盲目跟风参加“热门”项目,很可能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