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博士(PhD)申请攻略及导师简介

导师简介

如果你想申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的博士,那今天这期文章解析可能对你有用!今天Mason学长为大家详细解析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ssociate Professor Leslie Barnes的研究领域和代表文章,同时,我们也推出了新的内容“科研想法&开题立意”为同学们的科研规划提供一些参考,并且会对如何申请该导师提出实用的建议!方便大家进行套磁!后续我们也将陆续解析其他大学和专业的导师,欢迎大家关注!

博士(PhD)申请攻略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导师简介(187)

Barnes 副教授目前任教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讲授法语研究。在2012年7月入职该校之前,Barnes副教授曾在美国新奥尔良的杜兰大学(Tulane University)法语和意大利语系担任客座助理教授两年。2010年,她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了法语和法语区域研究的博士学位。

博士期间,她在巴黎生活了两年,获得了Bourse Chateaubriand奖学金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亚洲研究所的研究金资助。在攻读博士学位之前,Barnes副教授曾在越南生活两年,除了精通法语,她还会说越南语和高棉语。

研究领域

Barnes副教授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20世纪和21世纪的法语和法语区文学与电影(尤其是东南亚地区);性别、劳动和移民;创伤和记忆研究;小说和民族志表征;移民作家和少数群体话语;当代法语元小说。她对叙事(包括虚构和非虚构)的可能性和局限性怀有持久的兴趣,尤其是关注叙事与持续存在的殖民形式的理解和权力关系之间的关系。

研究分析

1.Barnes, L 2021, 'French Colonial Literature in Indochina: Colonial Adventure and Continental Drift', in Debjani Ganguly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World Litera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pp. 379 - 392.

·发表于: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World Literature

·研究领域:印度支那的法国殖民文学

·研究内容:分析了法国殖民文学在印度支那的发展,以及这些文学作品如何反映了法国在亚洲的殖民冒险和欧洲大陆文学的转变。

·主要发现和贡献:揭示了法国殖民主义如何影响其国内文学的发展,丰富了对世界文学史的认识。

2.Barnes, L 2021, 'Reckoning with Forced Marriage in the Era of #MeToo: Silence and Gender-based Violence in the Cambodian Arts', Journal of Genocide Research, vol. 3, pp. 329-347.

·发表于:Journal of Genocide Research

·研究领域:强迫婚姻,#MeToo运动,柬埔寨艺术中的性别暴力

·研究内容:审视了在#MeToo运动的背景下,柬埔寨艺术作品如何回应和揭示强迫婚姻和性别暴力的问题,分析了创伤经历与艺术表达之间的复杂关系。

·主要发现和贡献:揭示了柬埔寨女性在战争和种族灭绝的历史创伤下所面临的性别不平等和暴力问题,为理解柬埔寨当代艺术提供了新视角。

3.Barnes, L 2020, 'Live-tweeting and Distant Suffering: Nicholas Kristof as Global Savior', Human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Humanitarianism, and Development, vol. 11, no. 2, pp. 147-164.

·发表于:Human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Humanitarianism, and Development

研究领域:实时推特报道,距离受苦,人道主义话语

·研究内容:以记者Nicholas Kristof的推特报道为例,分析了西方媒体如何通过社交媒体建构"全球救世主"的人道主义话语,批判性地审视了这种话语背后的权力关系和伦理问题。

·主要发现和贡献:揭示了社交媒体时代人道主义话语的生产机制和意识形态,为反思人权报道和人道主义实践提供了批判视角。

4.Barnes, L 2018, 'Un cinema sans image: Palimpsestic Memory and the Lost History of Cambodian Film', in Kathryn A. Kleppinger and Laura Reeck (eds.), Post-Migratory Cultures in Postcolonial France,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United Kingdom, pp. 79-95.

·发表于:Post-Migratory Cultures in Postcolonial France

·研究领域:柬埔寨电影史,记忆,后殖民法国的后移民文化 ·研究内容:探讨了在红色高棉时期被毁坏和遗失的柬埔寨电影历史,分析了当代柬埔寨电影如何通过重拍和致敬等方式唤起这段失落的历史记忆,思考电影在后移民语境中的文化意义。

·主要发现和贡献:开拓了柬埔寨电影研究的新领域,揭示了殖民主义和战争创伤对柬埔寨文化身份认同的深远影响,丰富了后殖民时代的文化记忆研究。

5.Barnes, L 2015, 'Truth, Trauma, Treachery: Camille Laurens v. Marie Darrieussecq', Modern Language Notes, vol. 130, no. 4, pp. 998-1012.

·发表于:Modern Language Notes

·研究领域:真相,创伤,诚信,法国自传写作

·研究内容:通过分析法国作家Camille Laurens和Marie Darrieussecq之间关于自传写作伦理的公开论战,探讨创伤经历在自传体文学创作中引发的诚信危机,思考如何在文学伦理与情感真实之间寻求平衡。

·主要发现和贡献:阐明了自传写作中事实真相与创伤记忆之间的张力,揭示了创伤经历给文学伦理带来的挑战,为创伤书写研究提供了新的伦理视角。

项目分析

导师的第一本专著《Vietnam and the Colonial Condition of French Literature》(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14)以法国与越南的殖民关系为切入点,考察了现代法国文学的发展轨迹。  

该书揭示了殖民主义对法国本土审美趋势产生的影响,挑战了将法国文学视为纯粹、同质的文化身份和文化生产的观点。通过对三位法国作家的分析,导师论证了存在主义小说、实验小说和当代移民叙事等文学形式的革新都与法国殖民越南的历史条件密切相关。该研究开创性地将法国"正典"作家与移民作家置于同一分析框架中,质疑了规范法国文学研究的分类和排斥机制,为后殖民时代重新思考法国文学史提供了新视角。

导师目前正在进行一项关于柬埔寨和越南性工作、流动性与人权的跨学科比较研究。 该项目涉及性别与性、比较文学与电影、人权和东南亚研究等多个领域,探讨东南亚性工作如何被再现、这些再现如何在更广泛的话语网络中流通,以及这种流通可能带来哪些感知和权力关系的重构。研究旨在揭示性工作议题在东南亚语境下的独特性,反思西方中心主义话语对性工作者的污名化,倡导性工作者权益和性别平等。该项目有望推动东南亚性别研究的发展,为理解该地区的社会变迁提供新视角。

导师参与创立了东南亚研究网络(Asie du Sud Est Research Network),该网络汇集了研究东南亚法语、英语、越南语和高棉语文学与电影的国际学者。 通过学术研讨会、出版物等方式,该网络促进了东南亚语言文化研究的跨国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从后殖民主义、全球化等批判视角重新审视东南亚文化生产的努力。这一学术平台的建立展现了导师推动本土化、去殖民化的东南亚人文研究的努力,为该领域注入了新动力。

研究想法

1. 后疫情时代的东南亚移民劳工问题:疫情对东南亚移民劳工的生计和权益产生了重大影响,值得从人权、性别、劳工政策等角度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可以选取柬埔寨、越南等国家作为案例,采用民族志研究等定性方法,分析疫情背景下移民劳工(尤其是女性劳工)面临的健康风险、就业歧视、社会排斥等问题,探讨全球化语境下劳工流动和权益保障的新挑战。

2. 东南亚电影中的殖民记忆与民族认同建构:导师在柬埔寨电影研究方面有深入积累,这一领域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课题。比如,可以选取柬埔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电影作品,运用后殖民理论、电影符号学等方法,分析这些电影如何通过对战争创伤、殖民暴力的再现,建构和重塑民族记忆与认同。这一研究有助于理解后殖民时代东南亚国家的文化民族主义以及电影媒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3. 强迫婚姻问题的跨国比较研究:导师曾关注柬埔寨强迫婚姻与性别暴力问题,这一议题具有更广泛的比较研究潜力。可以选取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地区进行跨国比较研究,采用人类学田野调查、口述史访谈等方法,分析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下的强迫婚姻现象及其对女性人权的侵害。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法律政策和社会运动,探讨防治强迫婚姻、推动性别平等的有效路径。

4. 东南亚华人移民文学与文化认同:20世纪东南亚华人移民浪潮塑造了独特的华人离散文化,值得从后殖民文学视角进行研究。可以选取新马、印尼、越南等国家的华语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文化认同议题,如何协商中国传统、在地文化与西方殖民遗产之间的张力,体现出何种独特的混杂性和流动性。这一研究有助于理解东南亚华人族裔文化的复杂性与多元性。

申请建议

1. 夯实语言基础:

法语是导师研究的重要语言工具,申请者需要通过相关语言考试(如TCF/TEF/DALF等),证明自己具有扎实的法语听说读写能力。此外,熟练掌握英语也很重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国际学术讨论。对于研究越南、柬埔寨等国家议题的学生,掌握一定的当地语言(如越南语、高棉语)将是很大的优势。

2. 加强理论素养:

导师的研究涉及后殖民理论、女性主义理论、电影理论等诸多领域,申请者需要对相关理论有深入了解和独立见解。要广泛阅读Edward Said、Homi Bhabha、Gayatri Spivak等后殖民理论家的经典著作,掌握后殖民批评的核心概念和方法。同时还要了解女性主义、电影研究等领域的重要理论流派和当前研究动向。

3. 积累一手材料:

导师的许多研究都基于丰富的一手材料,如文学作品、电影文本、田野调查资料等。申请者需要尽早确定感兴趣的议题和地区,有针对性地搜集、阅读相关国家的文学、电影作品,积累材料储备。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够去相关国家进行实地考察调研,采访当地作家、电影工作者、社会活动家等,获得第一手的田野资料。

4. 明确问题意识:

导师的研究都体现了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批判视角,对申请者的选题也有较高要求。申请者需要提炼出具有理论深度和现实针对性的研究问题,体现出对于后殖民语境下文化权力、性别政治、社会正义等议题的敏感和反思。要能够说服导师你的研究议题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与导师的研究兴趣和专长高度契合。

5. 展现人文关怀:

导师的研究彰显了鲜明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对申请者的学术道德和价值追求也有较高期望。申请者需要在申请材料中体现自己的人文情怀和社会正义感,展现出对弱势群体处境的同情和对不平等现象的批判。要能够说服导师你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学术理论层面,而是力图为现实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案。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博士(PhD)申请攻略及导师简介
上一篇

伦敦政经会计与金融专业概况、学习研究内容、申请要求、申请与录取数据分析

下一篇

多邻国改版了?为什么多邻国是平和、WLSA、七德入学的重要指标?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关注热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