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美本申请趋势下普娃如何做减法的三点建议!

每年放榜的时候,“最难申请季”的评论都会在互联网上刷屏,越来越激烈的美本申请,有哪些值得注意的趋势?到底要做什么才能脱颖而出?老师,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做了一次线上讲座,分享了他对未来美本申请情况的看法,并给出了实用的建议。

*以下文字整理自胡老师的分享,内容有删减,以第一人称表述。

今年美本申请的新变化 趋势一 前30级别大学录取难度增加

我在讨论录取难度的时候,一般会参考一些指标性的学校。“指标性的学校”,就是我们所谓的大众情人校,每年会有很多人去申请该校,这些学校同时也会给出较多的offer,所以你看这些学校的录取情况,就可以判断出其所代表级别的大学的录取趋势。

前30级别的大学,我一般会选择的两所学校是:南加州大学和纽约大学,这两所都是非常有名的大众情人校,都在美国知名的大城市,一个在洛杉矶,一个在纽约曼哈顿,学校的很多专业也都是非常有特色和排名靠前的。

这两所学校最新的us news排名,南加州是28名,纽大是35名。之前的排名,纽大一般都是30名左右,南加州到25名左右,最高的时候冲到了20名,只不过今年有点特殊,但基本就是30名左右。

这两所大学今年的最新数据非常夸张,南加州大学今年有8.2万人申请,其中4.1万人申请了提前批,最后提前批录取率是7.2%。在中国也有相似的情况,南加州大学今年在中国大陆地区各个高中的录取是非常少的。

纽约大学今年具体官方数据还没有公布,但是去年的数据,提前批加上常规批一共收到了12万人申请,这是史上最多的一年,而去年的整体录取率是8%。(补充:今年纽约大学申请人数11.8万,录取率8%。) 如果是四五年前,个位数的申请成功率基本上是美国前十大学才会有的数据,但是在今年和去年,30名左右的大学就已经是这样的筛选程度,可见前30级别的大学录取难度普遍有很大的提升。

趋势二 40后大学录取难度持平 甚至更容易

出现这个趋势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今年 Us news排名确实有很大变动,所以一些原来是五六十名的大学,现在也出现在40名的排名里。虽然他们的排名上去了,但是他们的录取难度并没有上去,这也算是一个安慰,虽然申请前30确实更难了,但是要跌下去也没有那么容易。

趋势三 公立学校越来越吃香 录取难度也越来越大

us news排名大变动,受益方很多是公立大学。本科排名前30的大学当中有8所公立大学,这是很夸张的比例。

对于国际学生来讲,很多人确实是看着排名来申学校,所以今年公立大学普遍收到非常多的申请,远远超过私立大学的涨幅。所以我预测公立大学今年开始,可能会延续两三年,录取难度会越来越大。

今年已经有一个很明显的指标学校——普渡大学。普渡大学今年上升到43名,他之前都是50名以后的学校了,而且也有强势学科,比如它的理工科就非常强。

本来对于中国很多学生来讲,特别是理工科方向的学生,会把它当作保底校申请,也确实蛮容易录取的,但今年就超级难,目前普渡大学只有EA的数据,以EA为例,以往在上海或者长三角地区的一线国际学校,一届学生录二三十个普渡,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今年很可能就变成个位数。

趋势四 标化回归 视频面试/作品集等主观维度越来越重要

不少大学已经表示,要么是考虑重新要求ACT或者SAT,要么就已经直接公告以后的申请要提交标化成绩。之前很多学生会选择的托福在家考等疫情特供版本可能也会取消,所以未来中国学生还是要拼托福、多邻国、ACT,对于学术要求是更高了。

除此之外,因为申请者的标化、考试成绩、校内的GPA等等越来越高,大学发现在筛选学生的时候,仅仅只靠GPA或者标化来筛选越来越难,分数成为了一个门槛,比如前30的大学,申请者的SAT达到1500分这个门槛之后,是1530分还是1560分或者1580分,对于这些大学来讲可能区别不是很大,招生官更愿意看的是申请者的其他特色。

例如申请者从文书、课外活动、面试当中展现出来的特色,如果特点足够耀眼,学校是可以放松一点录取标准,即便申请者没有1580分也没太大关系,但这是很罕见的例子。

还有一些可选的申请材料,现在也值得花点时间去做。比如第三方面试——InitialView,还有作品集,没有大学会要求申请者一定要提交面试、作品集(除非申请的是艺术方向),但是我会建议学生,特别是面试,要去尝试,因为面试的时候招生官能够真切地看到学生长什么样,知道学生的英文能力,包括学生是什么样子的人,展示成绩单和文书呈现不了的那一面。

很多学校是允许申请者提交“make profile”的,它不一定必须是艺术作品,可以是申请者自己做的一个网站,自己写过的一段程序,自己制作的一段视频等等,要学会合理利用学校给的可以展示自己的平台、机会,尽量多元的展示自己。

大家一直在说美本是玄学,不知道怎么个录法,每一年都会看到不少人高分低录。那么在这么内卷的情况下,我们到底可以做些什么?

给大家三个建议 第一

第一:夯实基础学业能力

校内包含三个方面:

1、择校

进到一个美国大学认识的中国高中。这些高中都是每一年会大规模的送学生去到美国读大学的学校,美国大学对他们更了解,如果有两个申请人,其他条件都是一模一样的,一个申请者来自大学更熟悉的高中,一个申请者来自一个不是很熟悉的高中,那么绝大部分大学最终会选择来自熟悉高中的申请者,因为他们会觉得这样是更安全的选择。

2、校内选课体现课程强调

美国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除了看GPA之外,还很看重申请者的校内课程强度。比如一个AP学校,校内普遍来

讲,十年级的学生可能会读1~2门AP,那么对于目标是要去前30、前20、前10大学的学生,明显就要超过这个选课书,可能需要再多加一两门AP。

再比如,如果两个申请者同样读了十几门AP,其中一个申请者的学校人均只有五六门AP,而另一个则是人均十几门,大学大概率就会选择录取来自人均五六门AP的学校的那个学生,因为这个学生很明显是在挑战自己。

3、保持GPA和校内排名表现良好甚至优秀

如果是国际课程, IB预估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除了高中的校内表现,还有标化考试:托福、多邻国、雅思;学业考试:AP、SAT、ACT等等,都是非常基础的。

第二、从大学评估期开始就进入状态

美国大学是从九年级开始评估学生的情况,而不是看最后一年或者最后两年的成绩。既然是从九年级开始去评估,学生也应该至少从九年级就要进入到状态当中,认真安排自己每一步要怎么走,以及去要非常关注九年级开始的学业情况、选课、课外活动等等各种各样的东西,而不是等到十年级甚至十一年级才想着开始规划。

还有一个大家需要注意的点是美国大学是十二年级上学期就开始做申请,也就是说,从大学招生官的角度来看,他只能看到学生九年级、十年级、十一年级这三年的材料,十二年级只能看到学生在上哪些课,但成绩怎是不知道的,所以九年级就更重要了,因为如果是十年级才开始准备的话,其实至少1/3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也就是说,如果要做探索,最多也就只能持续到九年级结束的时候,十年级就在做相关的活动准备,如果十年级还不知道方向,超过一半时间就过去了,太可惜了。

所以我们建议一般最晚在十年级开学之前就要确定好自己的学术大方向,有一些自己要去以什么的特色去申请的想法,十年级、十一年级围绕自己的想法去做规划,把该补的东西补掉。

特别是读国际课程的学生,十一年级就要进入最重要的课程阶段,校内会非常忙,没有太多时间去做课外的活动,所以十年级把课外的东西搞定,十一年级会有更多的精力去应对课内的压力。

第三、明确自己的细分领域找到自己最擅长的战场

竞赛型?科研型?个人项目型?学生领袖型?你属于哪一个类型? 找到自己与其他申请者最大的区别点,深耕自己擅长的领域,申请时竞争力会更大。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请加微信:mollywei007】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2024美本申请趋势下普娃如何做减法的三点建议!
上一篇

2024年高考后留学澳洲方案

下一篇

新西兰1+2高中项目详细介绍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关注热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