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消息,耶鲁大学宣布将进行扩招!
耶鲁大学宣布将自2025年秋季起增加本科招生名额,新生人数将比以往增加100人,为更多学生提供入读耶鲁的机会。
这是自1969年以来,耶鲁大学进行的第三次扩招,也是近年来常春藤盟校中少有的扩招举措之一。
尽管每年都有高校扩招的消息,但此次耶鲁的决定仍引发了广泛关注,有人甚至称其为“百年难遇”的罕见事件。
因为自1701年建校以来,耶鲁仅进行过两次扩招。
第一次是在1969年
在女性主义思潮下,耶鲁首次招收女性本科生。
第二次是在2017年
当时耶鲁申请人数创新高,学校财务情况也极为良好,于是顺势增加了约15%的本科招生名额。
一组数据引发关注:
根据耶鲁官方数据,2025年秋季入学的早申申请数量为6754份,相比去年下降了14%。其中,美国本土学生申请人数减少了9%,而国际学生的申请人数减少幅度达到30%。
来看2024年的录取档案,耶鲁大学总共收到了多达57,517份入学申请,其中包括早申阶段的7,925份申请和常规轮的49,592份申请。
耶鲁大学2024新生数据
图源:Yale Class Profile
与此同时,美国名校面临财政压力,政府拨款减少,捐赠收入下滑,不少学校公开表示面临财务困境。
为了实现扩招计划,耶鲁大学还将投入教师和学生资源以支持这一增长。这也无疑表达了学校对扩招的信心。
在申请人数下降、扩招实施和财政吃紧的多重背景下,中国学生是否迎来了新的机会?
耶鲁扩招的背景
1969年是第一次扩招,耶鲁在那一年首次招收女性本科生,标志着对传统招生制度的重大突破。2017年进行第二次扩招,彼时由于申请人数创新高,财务状况稳健,耶鲁决定增加约15%的本科招生人数。
耶鲁在此后几年持续吸引大量申请者,但录取率却不断下降。以2024年为例,其录取率降至3.7%。与此同时,亚裔学生所占比例由30%下降至24%,而白人及其他族裔比例则由42%上升至46%。
现在在整体申请人数下降的背景下,扩招的决定显得尤为关键。与此同时,美国多所高校面临财政挑战,拨款减少、捐赠缩水,不少高校公开承认其财务压力日增。
3个月前,布朗大学在校报宣布出现了4600万美元的结构性赤字。虽然只占大学总运营预算的3%,但如果不进行干预,到明年就会增长到9000多万美元,可能造成「伤筋动骨」的影响。简单来说,美国大学的收入主要来自五大块:
1.捐赠和捐赠投资收入。(注意不是捐赠本身,而是捐赠基金的投资性收益)
2.附属医院的收入
3.财政拨款,公立大学为主。
4.学费收入
5.横向资金(主要来自企业的科研经费)
去年开始,名校处理巴/以冲突的立场问题得罪了不少大捐赠者,包括哈佛都损失了亿万富翁的捐赠。哈佛最新季度捐款下降了15%,损失了2亿美金,一直在四处为钱奔走的校长Garber公开表示:「对今年的筹款数据感到失望」。
更不用说近期特朗普政府对哈佛等名校制裁:哈佛大学和特朗普“硬刚”到底,Big Ten联盟签署相互学术防御协议:美国政府与顶尖高校冲突再升级
捐赠不给力,拨款也在缩减,随着美国新总统上台,这日子是更加不好过了。
扩招并不代表质量下降
扩招势在必行,为了配合扩招计划,耶鲁还将增加教学和学生支持资源,以保障教学质量。这一系列举措体现出学校对于扩招的坚定态度。
作为一所实行Need-Blind录取政策的大学,耶鲁在录取时不会考虑申请者家庭的经济状况。一旦被录取,学校将依据学生的财务需求提供支持,确保所有录取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耶鲁本科经济资助主任Kari DiFonzo曾表示,学校在基于需求的资助体系上投入巨大,这也是推进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对年收入低于75,000美元的家庭,学校提供“父母零负担”计划,不仅涵盖学费、住宿和餐饮,还包括医疗保险和2,000美元的新生补助金。
中国学生的机会
从国际学生角度来看,目前他们在耶鲁本科生中的占比约为11%。如果按照扩招比例推算,新增的100个名额中或有10个属于国际申请者。中国作为耶鲁最大的国际生源国之一,有望因此受益。
根据早申结果,耶鲁向中国学生发放了9份录取通知书,比去年增加3份,这也被视为中国学生被接受程度上升的迹象。
与此同时,耶鲁仍致力于推进多元化。例如,允许学生用IB或AP成绩代替SAT或ACT成绩。这对那些标准化考试成绩一般但学术能力突出的中国申请者来说,提供了新的选择路径。
尽管扩招带来了希望,但申请竞争依旧激烈。2025年秋季的早申录取率为8.9%,整体录取率降至3.9%。新增的名额在庞大的申请群体面前仍显有限。随着扩招消息发布,未来耶鲁的申请人数或将继续增长,尤其是来自中国的优秀学生数量预计会进一步上升。
这意味着,申请者必须在学术成绩、课外活动和申请材料等方面展现出更强的综合实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