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2025年强基计划有哪些巨变?最新分析及独家报考解读来啦!

日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正式发布。

总体看,2025年清华北大强基计划招生政策均迎来史上最大改变政策巨变形势下,广大考生和家长该如何把握新的报考机会又该如何规划最优的报考策略呢

应广大家长和师生的要求,本文将从清华北大强基最新政策变化、择校报考、校测模式规则、录取培养等全方位为大家解读清华北大强基计划变化要点及独家报考策略,一起来看~

清华、北大2025年强基计划政策变化要点盘点

清华大学

清华北大2025年强基计划有哪些巨变?最新分析及独家报考解读来啦!

图源:自主选拔在线

对比2024年,清华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无明显变化,政策最主要变化体现在报名操作校测模式破格生选拔规则强基培养方案等方面:

1、报名操作重大变化:清华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报名取消“双系统”报名,只需登录强基报名平台报名,不再需要登录清华本科招生网报名。同时报名材料中取消1000字个人陈述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考生报名的难度和门槛

2、校测模式重大调整:今年,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校测模式发生重大调整。今年仍然为笔试+面试+体育测试,其中笔试为理科类专业测试科目: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专业测试科目:数学+语文+历史对比2024年笔试取消专业志趣考核,且未明确笔试是否为通过性考试,对考生而言校测备考难度有所增加。

3、校测成绩计算规则:今年,清华大学首次明确基础能力测试成绩(笔试)按满分10分折算,综合素质考核成绩(面试)按满分5分折算。成绩计算规则明确,利好考生。

4、破格生选拔规则巨变:今年,清华大学对于破格入围考生录取首次明确应届考生,招生名额不超过120人。考生需参加校测考核且录取首次设定综合成绩相对值(综合成绩相对值=破格考生综合成绩-本省同科类依据高考成绩入围考生最低录取综合成绩),按照招生计划和考生综合成绩相对值全国排序录取。对比往年,破格生录取门槛提高,难度增加

5、强基培养方案:今年,清华大学强基培养方案中首次明确未央书院、探微书院、行健书院按照理工双学士学位培养,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国家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自主申请选择工科衔接方向

也可按照“一人一策”,在学科交叉领域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强基培养方案更具体化、科学化,这对考生来说是一剂强有力的定心丸

北京大学

清华北大2025年强基计划有哪些巨变?最新分析及独家报考解读来啦!

图源:自主选拔在线

对比2024年,北京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无明显变化,政策最主要变化体现在报名操作校测模式(巨大变化)破格生选拔规则等方面:

1、报名操作重大调整:同清华大学一样,北京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报名也取消“双系统”报名,只需登录强基报名平台报名,报名材料取消以往综合素质评价表等附加材料的填写仅需上传考生本人签字的志愿表极大减轻了考生报名的工作量

2、校测模式巨大变化:今年是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实施6年来,最大一次的校测模式调整北京大学今年校测仍为笔试+面试+体育测试。其中笔试环节:Ⅰ组(理科)和医学组专业科目为:数学+物理+化学,Ⅱ组(文科)专业科目为:语文+英语+历史。对比2024年变化巨大,去年为不分专业笔试统一考语文、数学。

3、校测成绩计算规则:今年,北京大学也首次明确强基计划校测分数折算规则。综合成绩(满分100分)=考生高考成绩/所在省份高考满分*85+学科基础素质考核成绩/学科基础素质考核满分*10+综合素质考核成绩/综合素质考核满分*5。即笔试折算满分10分,面试折算满分为5分。

4、破格生选拔规则巨变:今年,北京大学对于破格入围考生录取也首次明确应届考生,招生名额不超过320人(Ⅰ组310人、医学组10人)。

考生需参加笔试+面试 +体育测试考核且录取首次设定综合成绩相对值(综合成绩相对值=破格入围考生综合成绩-所在省份对应专业组强基计划非破格入围考生最低录取综合成绩),按照考生综合成绩相对值全国排序录取

清华、北大2025强基计划政策对比及报考策略

清华北大2025年强基计划有哪些巨变?最新分析及独家报考解读来啦!

图源:自主选拔在线

关于强基计划,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究竟该如何选?哪个好?这是每年众多家长和考生询问最多的问题。

先说结论作为国内最顶尖的TOP2高校,清华和北大的专业及后续培养都非常非常好,主要看考生个人的志趣倾向和意愿选择如果从报考策略上,建议可从以下维度综合做衡量

1、专业设置层面:今年,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共设置有11个专业招生,涵盖理科和文科类,北京大学则有10个专业招生,涵盖理科、文科和医学类。其中数理基础科学为清华设置专业,基础医学、考古学为北大设置专业。另外,北大Ⅰ组专业中设置有历史学类、考古类、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汉字学方向),这是北大特色,即偏理科考生也可以报考文科类专业。

2、校测考核层面清华北大校测考核是决定考生最终能够录取的关键。而今年北大清华校测模式和考核科目的巨变,对于考生的影响更是至关重要的。

💥清华大学:理科类专业测试科目包含数学+物理+化学,文科类专业测试科目包含数学+语文+历史。

💥北京大学:Ⅰ组(理科)和医学组专业笔试科目为:数学+物理+化学,Ⅱ组(文科)专业笔试科目为:语文+英语+历史。

对比近几年清华北大的强基校测试题难度,对于理科类专业,北大校测中数学科目的考核难度大于清华,有数学竞赛功底的考生更有优势

而对于文科类专业,清华考数学+语文+历史,北大考语文+英语+历史。数学对于很多文科考生而言是拦路虎,因此如果考生数学学科较强,报考清华竞争机会更大,反之如果英语和语文学科较强,则报考北大竞争机会更大。

3、破格生选拔考核层面:今年,清华、北大对于强基破格生选拔机制均做了非常巨大的调整,且调整后的招生规则非常相似,步调一致。先说结论今年清北对于破格生选拔机制的调整,对于金银牌,尤其是银牌名次靠后且高考文化课成绩不是非常顶尖的学生影响非常大

今年,清华大学破格生招收不超过120人、北京大学破格生招生不超过320人(Ⅰ组310人、医学组10人)。从招生数量上考虑,北大大于清华,如果走概率,则报北大机会更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北大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是国内大学中最顶尖的学科,每年有大量的优秀考生首选报考。故从考试竞争压力上考虑,如果考生的奖项等级排名中档、校测科目中有不擅长的学科等,建议选清华可能机会更大。

4、校测入围分数层面:对于非破格生类,能参加清华、北大强基校测的前置条件是高考文化课成绩须达到校测入围标准,因此研究分析往年清华北大强基校测入围分数线及排名位次有非常有意义。考生可参考往年的数据情况,做初步评估平时考试成绩报考哪所学校更有优势。

5、是否有参营活动、面谈交流经历层面:考生在高中期间是否参加过清华北大的夏令营、金秋营、冬令营等大中衔接活动,或者参与过清华北大招生组老师组织的面谈交流活动等。对于考生,建议选择高中期间有交集或交流互动最多的高校报考,可能更有机会。

多少分可以报清华、北大强基计划?

考生高考裸分成绩作为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对想冲刺清北的学生来说参考性极高,考生家长可以依次综合考虑是否报考,选择哪所高校报考。

综合2024年可以发现,清北强基入围分数线明显低于高考统招线,分差集中在10-20分不等,部分分差高达46分,位次也是相同情况。

机构整理了2024年清华、北大两校强基入围线、入围位次与高考投档线、投档位次对比数据表,目标清北的强基考生可以对照参考。

数据说明:

📌部分省份2024高考普通批投档线暂未公布,表格中标注为“/”;

📌清华、北大没有公布2024年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表格数据来源于考生分享,没有数据的省市不代表不在本省招生;

📌分数差=强基入围分数线-高考统招线;位次差=强基入围位次-高考统招位次;

📌高考投档线在新高考省份,理科为物理+化学均需选考的专业组分数线,文科为不限选科的专业组分数线。

清华大学2024年强基入围分数线:

清华北大2025年强基计划有哪些巨变?最新分析及独家报考解读来啦!

图源:自主选拔在线

北京大学2024年强基入围分数线:

清华北大2025年强基计划有哪些巨变?最新分析及独家报考解读来啦!

图源:自主选拔在线

不同年级考生如何备战?高三年级考生家长

对于高三生来说,现在重中之重便是研究、吃透清华北大强基计划政策及培养方案,依据自身能力上的长短板、专业志趣、未来的发展规划进行精准择校。

其次,无论是普通生还是破格生,都要抓紧利用剩余的40多天提高高考成绩。无论是入围还是录取,高考成绩都占有相当比重,并且在今年政策调整下,对于破格生的高考成绩要求进一步提高。

另外,报考清华的考生要在尊重事实的原则下,尽量“包装”自身材料,突出在竞赛、清华营活动、课内大考等方面的能力,以突出报考优势和学生亮点。

此外,清华、北大的强基计划校测难度非常大理科考试基本均涉及到相关学科竞赛及部分大学知识文科考试涉及到较多的课外拓展知识,难度远大于高考。建议考生们高考后要可进行系统的强基计划校测冲刺辅导训练,针对性备考,以提高校测的核心竞争力。

高二、高一、初中低年级考生家长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初、高中低年级的同学和家长,未雨绸缪,提前做规划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1、提前关注清华、北大等顶尖名校的强基计划招生政策及最新变化,提取招生政策关键信息点,提前做好生涯规划准备,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

2、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的低年级学生,首先要保证课内文化课成绩,重视每一次期中、期末、联考等大考考试,清华、北大等顶尖名校更青睐综合成绩优秀、基础扎实,一贯优秀的学生

3、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学生可适当参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竞赛活动,拓展储备一定的竞赛学科知识和基础,以应对将来的校测考试,占有优势

4、在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一、高二阶段,尽可能争取机会参加清华、北大的各类宣讲交流活动、夏令营、冬令营等大中衔接活动获得招生老师的关注和青睐

5、学生可适当参加感兴趣专业领域研究性学习、科研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科兴趣、提升学科特长、科研和学术能力等,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最后,祝所有考生都能成功圆梦清华、北大!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格力坚决不用海归派 留学生回国就业的出路在哪里?

下一篇

上实/领科/世外/光剑…5月上海30+热门国际学校开放日汇总!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