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市“中学生英才计划”学生选拔工作,经中学推荐、英才计划上海管理办公室审核、线下笔试、材料评审、高校面试等环节,产生2025年上海市“中学生英才计划”正式学员~今年总计产生165个入选名额,相比去年锐减两成(去年210名)。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录取详情!
沪上高中表现如何?
总体来说,魔都此次上榜的学校数量,相比去年有所下降——今年62所,比去年的66所减少4所。而在入选的学校中,表现最为亮眼的,是交大附中,总计有15名学生上榜,其余表现优秀的学校有:复附 10名控江 8名上外附中 6名星校 6名平和 10名徐汇中学 5名除此之外,国际教育圈的家长所熟悉的WLSA、上中国际也以4名的成绩上榜;世外、包校则有3人上榜。较为可惜的是,去年以25人霸榜的平和,今年减少至10名,是今年英才计划魔都各高中表现中的不小的遗憾。小某书上有人爆料:可能一个原因就是去年有太多人在物理方面入选,所以今年有1/3推荐出去的学生都报了物理,哪知今年物理成了“拦路虎”,16人报名物理,仅1人入选。以下是2025英才计划完整录取名单,恭喜以下所有学生!
关于2025年上海市“中学生英才计划”
为切实促进高校优质科技教育资源开发开放,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有效模式,发掘和培养具有科技创新潜质的青少年后备人才,根据中国科协和教育部统一部署,英才计划上海管理办公室将组织开展2025年上海市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中学生英才计划”)学生选拔工作。
本次选拔面向2024年9月在校就读的上海市高一学生。申报者需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热爱科研,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五大学科之一具有浓厚兴趣,具备独立思考和科技创新能力。
本年度的高校培养基地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将分别在相关学科方向提供导师指导与实践机会。
那么哪些人可以报名参加英才计划呢?其主要面向上海市9月在校就读的新高一学生。所以初二、初三的同学现在就要开始行动起来,提前积累科创证书,打磨出高质量的科创课题,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等到了高一,课程压力增大,课余时间大幅减少,届时再准备往往力不从心。
丘成桐内地赛区开始报名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是一项享誉国际的中学生科研奖项,自2008年设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和发现科学领域的年轻才俊。
自创办以来,有超过半数获奖学生先后进入清华、北大、哈佛、耶鲁等中外名校就读。同时该竞赛受到了来自美国普林斯顿、麻省理工等著名院校的关注,这一奖项也被称为优质院校的敲门砖,在申请国外的大学优势都非常强。
报名范围
中国内地赛区:中国内地各中学的在校学生(仅限高中生)
竞赛科目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金融建模
参赛者资格
1. 每支参赛队伍由1-3位同一学校的中学生组成,由1-2位指导老师带领;
2. 参赛团队(包括在他人指导下)取得了科学研究成果。
学生身份:以在参赛报名之时是否为在校中学生为准。学生不得跨校组队。
指导老师身份:可以是中学教师,或高校、科研机构老师,须据实填写。指导老师不能来自公司、培训机构及任何谋利机构。如组委会有理由相信参赛学生曾受培训机构或任何谋利机构的指导完成研究报告, 组委会保留权利取消该生的参赛资格和获奖的名次。
赛事数据概况
2020年第十三届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共有来自国内近30个省市及英国、美国、新加坡等17个国家地区1170支队伍,涉及300余所中学报名参赛,累计提交有效论文共计901篇,其中国内557篇,海外344篇,海外参赛论文较往年增加了一倍。总决赛入围率大约在10.2%,全球奖项获奖率大约在6.7%。
2021年第十四届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共设立中国内地、亚洲、美国16个分赛区,共有来自中国内地、港澳,以及英、美等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支队伍报名参赛,共提交有效论文822篇。其中海外赛区共提交294篇,国内赛区共提交528篇。总决赛入围率大约在10.9%,全球奖项获奖率大约在7.4%。
2022年第十五届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共有来自中国内地近30个省市自治区,中国香港、澳门地区,及英国、美国、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660余支队伍报名参赛,提交有效论文922篇,其中亚洲、北美等赛区共提交301篇,中国内地赛区提交621篇。总决赛入围率大约在9.6%,全球奖项获奖率大约在6.6%。
2023年第十六届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共有来自中国内地近35个省市自治区,中国香港、澳门地区,及英国、美国、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800余支队伍报名参赛,共有12支亚洲赛区团队、5支北美赛区团队、74支内地赛区团队入围总决赛。总决赛入围率大约在5.1%。
2024年第十七届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共有来自中国内地近29个省市自治区,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的2813支队伍报名参赛,涵盖海内外700余所中学,共提交有效论文1279篇,其中海外赛区共提交310篇,中国内地赛区共提交969篇。86支参赛团队入围总决赛,实际参赛81支队伍、200余名师生。总决赛入围率大约在6.7%。
纵观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丘成桐科学奖每年的参与人数在保持一个稳步增加的状态,可见其在全球中学生群体范围内影响力逐渐扩大,有更多的学生走进这一比赛。总体上来说,入围总决赛的概率基本在10%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