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耳熟能详的哈罗公学即将在今年秋天于长岛开设其第一个美国校区,有人说这是资本主义两大帝国的“Old Money”与“New Money”的一次碰撞,不过也有人在质疑哈罗公学的这项决定,美国分校的开设是打算将美国人同化到英国的上层社会,还是说这仅仅只是一项品牌塑造的策略?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英国的精英教育,以及英国的私立学校为何能够在全球开花。
哈罗公学首个美国分校
今年秋天,英国寄宿学校哈罗将在美国开设其第一个分校:位于长岛(Long Island)一个郁郁葱葱的 170 英亩海滨校园,且分校距离纽约非常近(学校与纽约市和汉普顿的距离几乎相等)。待学校正式开放后,美国的家长每年花费75,000美元可让孩子就读这所享有盛誉的英国顶尖的私立寄宿学校。该校以其数百年的传统而闻名(例如将教师称为“Beaks”,将不良行为称作“Skew”),分校的课程将在Bourne mansion开展,是一位富有的美国商人的豪华故居,周围则将建造现代化设施。
寄宿学校在美国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不过像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的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Phillips Exeter Academy,Facebook的CEO马克·扎克伯格曾就读于此)和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的菲利普斯学院(Phillips Academy,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曾就读于此)等的顶尖学校却并没有像英国私立学校那样的强制性的制服,也并不强调长曲棍网球(lacrosse)和曲棍球(hockey)等运动。
长久以来,美国人一直都将英国的私立学校浪漫化,从《哈利波特》到《Goodbye, Mr Chips》,不仅仅只是“学校”,英国私校的城堡式建筑、敬语、奢华的派对、历史感和王室,这些要素一直使“英国贵族”对美国精英极具吸引力。美国的年轻人甚至开始学习英国口音,并使用越来越多的英国词汇。
而对许多英国人来说,寄宿学校是古老的英国精英主义的象征。这部分是因为它们非常昂贵。哈罗公学英国本校的寄宿生每年需要61,584英镑的学费(相比之下,英格兰和威尔士大学一年的学费为 9,535 英镑)。上哈罗公学这样的学校被一些人视为挤入社会顶层获得一席之位的一种方式:在英国的58位首相中,有20位出身于伊顿公学(一些哈罗学子将其称为“那个别的地方”),而有13位出身于哈罗公学或威斯敏斯特公学。
根据《卫报》的采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现年28岁、住在纽约的前哈罗公学的学生表示,考虑到“美国目前有多么修正主义”,在特朗普担任总统期间开设该学院的时机特别合适。他说,哈罗有一种文化,赞扬大英帝国和“过去的美好时光”,这与特朗普式的“过去美国伟大的时光”的愿景完美契合。
哈罗公学本校与海外校区的割裂
尽管哈罗公学美国分校的开设,可能让一部分家长抱有能让英国的传统全人教育影响自己的孩子的愿景,但实际上,这所分校将由一家名为Amity Education Group的公司拥有、管理和运营,该公司也在印度班加罗尔(Bengaluru)经营着一所哈罗学校,但这是与英国的哈罗公学不同的独立实体。这让一些人怀疑,哈罗公学的国际扩张是否只是一种“借名”战略:向有钱的家长推销于本校几乎没有联系的英国寄宿学校的幻想。
哈罗公学成立于 1572 年,当时一位地主和农民开设了这所学校,为哈罗教区的 30 名“穷男孩”提供免费教育。不过很快,学校扩大到接受“外国人”(住在哈罗教区以外的男孩),这也奠定了该校的寄宿模式。1998 年,哈罗在曼谷开设了第一个国际校区,据其官网表示,这是“一个合适的位置”,因为 “伦敦哈罗学校和泰国王室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23位泰国王室王子则显然在英国哈罗接受教育)。但除了深刻的跨国关系之外,在亚洲开设哈罗学校可能还有经济的因素。
《好学校指南》(Good Schools Guide)的国际编辑塞琳娜·博伊德(Selina Boyd)告诉财富管理和奢侈品杂志《斯皮尔》(Spear's),“家长们看重的是品牌学校的记录和信用,有品牌的学校在创建分校时几乎可以缩短流程,而没有品牌的学校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名声和展示自己的信誉。”
而另一方面,必须要指出的事实使,哈罗公学正在全球范围地不断扩张,其在亚洲的11个地区拥有12所哈罗品牌学校,并将于明年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开设两所新宣布的学校。然而,英国本校以外的海外分校实际上是由三家独立的公司所拥有。
根据哈罗国际学校有限公司 (Harrow International Schools Limited, HISL) 的说法,“所有哈罗品牌学校的教育、行政、财务和其他运营责任完全由其所有者和运营商承担”,不过,HISL也强调,“所有哈罗品牌学校的分校都必须反映哈罗学校的教育目的、实践、战略和理念。”它表示,HISL 通过“定期”派遣“经验丰富的教育家团队”到国际学校“评估和报告他们的表现”来“监督这一要求”,并且 HISL 监督团队的成员是所有哈罗品牌学校的管理机构的成员。HISL 的一名代表告诉《卫报》,他“强烈驳斥”学校采用“借名”策略的指控。
不过,同样是根据《卫报》的采访,两名就职于亚洲哈罗学校的教师匿名表示,他们都担心学校更关心利润而不是最高的教育标准。而在亚洲经营着多所哈罗学校的AISL表示,它已采取措施确保符合哈罗标准。
然而,智库私立教育政策论坛(Private Education Policy Forum, PEPF)的一份报告援引了“新证据”,表明英国学校与其卫星校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有限的”,一些海外员工将其描述为“用'品牌'许可换取特许权使用费”。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能猜到英国的私立学校为何在世界范围内都大受追捧了:除了完善的全人教育、全球范围的声誉和悠久的历史之外,包括美国的家长在内,让孩子能够跻身社会顶层、实现名流之梦也是英国的私立学校的一个重要卖点。
但不得不提醒的一点是,现在部分开设海外分校的英国私校品牌,确实存在通过海外分校反哺英国本校的现象,相比较在英国本校接受原汁原味的精英式教育,海外的分校能否实现向家长兜售的梦想还值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