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强基计划报名已接近尾声,北京师范大学报名已经截止,明日起至5月11日其他强基院校也将陆续截止报名。机构提醒广大考生家长及时提交报考材料,以免错失报考机会。
提交报名后,系统如显示“报名完成”、“待审核”代表已经成功报名,等待报名结束后学校统一审核就可以了,预计5月中下旬高校会完成审核,届时大家可登录强基计划报名系统查询。
已经完成报名的考生和家长也不能松懈,39所强基院校校测形式一定要了解并提前开始准备。
机构团队为大家梳理了今年强基计划不同校测模式的难易程度,赶紧来看看吧~
清北,强基校测“天花板”
难度值:5颗星(🌟🌟🌟🌟🌟) 超难模式
在强基招生中,无论是入围还是校测,清北两校绝对是超难模式的存在。今年清北的校测模式与往年一样,采取“笔试+面试+体测”的形式,但在笔试上两校都进行了调整。
北大笔试从一直以来的考核数学+语文,变成了按照专业组分别测试:Ⅰ组、医学组考查数+理+化,Ⅱ组考查语+英+史;清华虽然没有调整笔试考查科目,但往年笔试环节中的“专业志趣考核”(作文)没有出现在今年的笔试环节中。
在考核难度上,以数学为例,清北的笔试数理难度部分试题能达到复赛一试难度,少部分有二试难度。这个难度可以说是远高于其他院校的。
目标清北的考生,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竞赛优势、冬夏令营评级等来综合评估报考清华/北大。
难度值:4颗星(🌟🌟🌟🌟) 较难模式
2025年强基计划一共有12所院校采取“初试”模式,其中东南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是今年新加入“初试”模式的两所院校。
采用“初试”模式的高校,初试的笔试成绩将决定入围复试的资格,因此,校测笔试尤为关键。进入复试后,大部分“初试”模式校以面试为主,但复旦部分专业、西交大和厦大复试仍有笔试。
历年考生反馈:华五院校笔试难度大于高考,达到竞赛水平;同济、北航、西交大等高校更是很多竞赛生和理科成绩优异考生的目标院校,竞争激烈程度不可忽视。
除了笔试考核难度较大以外,不少“初试”模式校还将对初试成绩划定全国统一合格线,这对于没有竞赛经历的考生来说绝对是地狱模式,过线难度极高。
例如,中科大和西交大将对初试成绩划定全国统一及格线,过线方可入围复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5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复旦大学也将依据初试成绩,按专业分别划定全国统一及格线。初试合格方可入围校测复试,初试不合格不再进入后续选拔环节、不计校测成绩。
复旦大学2025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2025年“初试”模式校具体校测要点如下:
传统强基笔面试模式
难度值:3颗星(🌟🌟🌟) 普通模式
笔试+面试一直都是强基计划最传统的校测模式,除了清北以外,今年还有10所院校继续采取了该模式进行校测。对于这类高校,校测中笔试一般占比50%或以上,如北师大、农大等。相比纯面试高校,双重考核评分,对于没有竞赛经历的考生,以及笔试发挥不平稳的考生来说,录取难度又多一重风险。
仅面试:综合素质的终极博弈
难度值:2-4颗星(🌟🌟-🌟🌟🌟🌟)灵活模式
隐藏风险:面试分差可达40分以上,表达能力弱者易被“翻盘”。
今年共有15所强基院校只考面试,分别为: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
从往年面试要求和考题来看,校考只考面试并不意味着考试简单,面试考核的题目更加具备开放性,形式也更加多样。
不同院校的考查侧重点不同,难易程度也存在差异,像北理工、哈工大等院校,面试考查重点并不局限于考查考生对高中基础知识的理解,更注重相关学科领域前沿研究,重视综合素质材料和探究性科研能力。
具体要点如下:
2025强基报名即将结束,校考即将到来,留给考生们的准备时间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