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同学在申请美国研究生时,都有换专业的想法。毕竟,在大学期间可能会对不同领域产生新的兴趣,或者发现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不管是文科转商科、理工转计算机甚至从文转理,跨专业申请已不再是没有可能,反而是大趋势。
尤其在AI、数据分析、金融科技等热门交叉学科中,美国高校越来越欢迎多元背景的申请者,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用补”,反而意味着我们需要在申请材料中提供更强的逻辑支撑和能力证明。
一些热门转专业路径
虽然“跨专业”听起来跨度很大,但并不是“任意跳转”都可行。以下是近年成功率较高、项目设置也更包容的热门转专业方向。
文科/社科
商业分析(BA)/数据、市场营销、传媒
• 推荐背景:经济学、传媒、英语、教育、社会学等
• 录取关注点:定量能力、数据分析工具(如Excel/Python基础)
• 代表项目:哥伦比亚 MSBA、南加大 Marketing Analytics、BU COM
工科
金融科技、量化金融
• 推荐背景:电子、通信、机械、自动化
• 录取关注点:数学能力、编程技能、金融基础课程/经历
• 代表项目:康奈尔 MFinTech、NYU Tandon FinTech、佐治亚理工 QCF
理科
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
• 推荐背景:数学、物理、生物、化学
• 录取关注点:编程项目经历、算法思维能力、科研潜力
• 代表项目:哥大 MSCS、UChicago Data Science、JHU Applied Computing
跨专业申请友好的专业
部分专业对本科基础课程要求相对宽松,为跨专业申请者提供了更多机会。例如:
MBA: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通常不要求申请者具备特定的本科专业背景,更注重申请者的综合素质、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商业潜力。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都可申请,学校会综合评估申请者的学术成绩、工作经验、推荐信等材料。
部分会计专业:一些会计硕士项目接受非会计专业背景的学生,但可能要求申请者补修一些基础会计课程。这类项目看重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对会计职业的兴趣和热情。
酒店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涉及面广,包括运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等多个方面,对申请者的本科专业背景要求不严格。具备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都可申请,学校会注重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对酒店行业的适应性。
教育类专业:教育硕士专业通常接受非教育专业背景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对教育事业有热情、具备一定教学或相关工作经验的申请者。学校会提供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等课程,帮助学生快速融入教育行业。
传媒专业:传媒专业涵盖新闻、广告、公关、影视制作等多个方向,对申请者的专业背景要求相对灵活。具备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都可申请,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培养。
国际关系专业:国际关系专业关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互动与发展,接受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申请。学校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政策分析能力。
部分社会学专业:如非营利性机构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方向,对申请者的本科专业背景要求较少,更看重申请者的社会实践经历、组织协调能力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
美本和美研转专业的区别
美本和美研转专业的方式各有不同,美研阶段学制短,课程紧凑,很多项目是不允许换专业的,但还是有少数学校以及学院支持校内转专业...
本科转专业
同department
首先是同department转专业。比如,很多同学在申请时都选择了sociology专业当作自己的曲线救国方案,那么对于他们而言,同属social science下的经济、管理等专业都是很轻松的转专业方向。
根据调查,几乎所有学校都可以轻易地在同department下转专业,大家要做的就是在orientation的时候主动联系自己的advisor。他们往往会在开学前就帮你调整好专业。
同学院
尽管大家的offer中已经标明了自己即将就读的专业,但在很多大学里对大一新生都采取了undecided major的对待方式。所以同学院转专业是很多同学都会遇到的事情。
一般而言,同学院转专业都发生在学校的文理学院。如果学校默认大一学生是不定专业,那么大家可以直接按照自己的专业需求选课。
而如果必须在一学期后进行选择,那么建议可以先在第一学期选择学校必要要求的特色课、通识课。
大部分情况下同一个学院中对学生特色课、通识课的要求都是相同的,大家可以用此类课程延长自己的转专业周期。
跨学院
这种情况的转入地往往是学校的工程院、商学院。此类学院一般有着超高的入门门槛,并且对不同学院的学生而言没有那么友好。
比如工程院、商学院的课程往往有着较高的enroll门槛,并且会对本院学生采取保护措施,仅有少量课程留给其它学院学生。
此时大家可以提前了解学校的暑期课程课程,因为暑期课程的容量较高,限制较少,大家可以先在夏季入学进修一些专业所必需的课程。
最后,你要了解自己的专业和目标专业重合课程数量如何。如果是math转CS这样高度重合的专业,那么大家对选课可以放轻松。
但如果是从文学转CS,那么可以说是一点儿重合课都没有。大家应该优先选择可以作为通识课使用的pre major课程。一旦自己转专业失败,不会浪费太多学分。
研究生转专业
可以转入相关专业
对于大多数理工类的专业来说,比如物理,数学这种基础学科,可以转入很多工科类的专业。而且基本上理工科的学生都可以学跟计算机有关联的一些专业。
很多这个专业下面的小分类还可以给中文、英语这样的本科申请者申请,不过需要补充学习一些基础课程。
需要补充学分才能转专业
赴美国留学申请研究生的时候,很多大学的研究生专业没有列出适合哪些专业的本科申请者,但列出了对本科一些基本课程的要求。
比如很多商科专业列出需要宏观微观经济学中级(或者说学习时间一年或学够多少学时等)。
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可以先进行比较,看看自己本科学了多少课程,是否符合对方大学的要求。
如果遇到有个别学科没有达到要求的情况,可以跟对方大学联系,通常只要申请人基本符合对方大学的要求,都会被录取,但是需要在修读研究生课程的同时补充所缺课程。
可以转入非相关专业
申请美国研究生转专业时,有一些专业对本科的基础课程要求不严格,比如MBA,一些大学的会计专业,酒店管理,教育,传媒,国际关系,一些社会科学,比如非盈利机构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
如何提前准备转专业?
招生官不会因为同学转专业而降低标准,但他们乐于看到大家主动弥补背景差距的努力。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建立“学术适应性”。
提前上认证课程
Coursera / edX / Udemy 等平台上的认证课程。
常见用于补课的课程包括:
• Programming for Everybody (Python) – 密歇根大学
• Introduction to Data Science – IBM
• Financial Markets – 耶鲁大学
申请时可将结业证书放入简历,并在文书中提及学习过程。
暑校/在线先修课程
推荐参加带成绩单的正规课程,如:
• 哈佛暑校、伯克利夏校,可转美本/硕士学分
• UChicago Summer Session,适合数据、统计、商科
录取时这类课程更具说服力,可视为“非本科学历证明”。
项目/实习补充
通过个人项目或实习,展示应用能力,尤其适用于CS、DS、FinTech这类实操导向强的项目。
通过具体的成功案例和故事,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对专业应用的理解。
换专业一方面造成大量课程浪费,另一方面,自己还没有了解清楚一个专业究竟是怎样的,就急忙离开,往往会落到什么也没留住的局面。
所以跨专业申请是一场需要规划、反思和打磨的系统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