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fall英本放榜季已经接近尾声,从UCAS(英国本科申请系统)最新数据来看,25年英本申请呈竞争加剧趋势。英国本土学生、欧盟及非欧国际生的申请者共600660名,总人数达到近三年最高。
中国大陆地区的申请者人数更是攀升至史无前例的31160名,突破了同期历史峰值。中国大陆地区的申请者人数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1160名,突破了同期历史峰值。
对于英国院校,申请人数的增加是近年来英国本科教育质量和国际声誉的褒奖。但好东西最大的缺点,就是大家都想要。对于想要申请英国本科的学生来说,竞争带来的焦虑,要增加了。
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要如何做,才能从国内外的优秀申请者中突出重围,进入心仪学校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些优秀学员的成绩和故事吧!
1. “有成绩”
“有成绩”,首先指的是达到目标院校以及专业的成绩要求。以目标院校专业的成绩要求作为锚定标准,学生需要根据目前的成绩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比如,一个刚中考完的学生希望未来能够申请雅思总分要求7分的专业,但目前却只有4分的水平,根据雅思官方的建议,实现成绩提升需要350到770小时的学习,如果每周学8小时,一共需要11-24个月。
同时,为了不让语言成绩影响课程或竞赛学习,这个学生应该从高一前的暑假就开始学雅思。随着英本升学的竞争逐渐加剧,其实仅仅达到专业要求的基础成绩,已经越来越难以在众多申请者之中脱颖而出了。
除了提交高于院校要求的成绩获得竞争优势之外,尽可能提交A Level实考成绩,逐渐成为学生热爱学术、擅长学术的重要证明。许多牛剑和G5申请者持有4门甚至5门A*成绩,TOP 100院校也开始收到申请者们全A或数门A*的成绩单。
在2025年申请季中,拿到牛剑面邀的机构学员中,有68%提交了实考成绩。其中,65%的学员具有2门及以上实考成绩,而去年这个比例仅有24%。除了牛剑,在申请其他英本院校,以及联申中国香港等地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提交了实考成绩。
2. “有故事”
“有故事”,是通过学术经历向招生官展示自己对于学术和目标专业的专注和热情,告诉学校“即使我提交的成绩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我是充满学术可能性的璞玉”。
这不是在文书中讲述一段感人至深的过去就可以证明的,需要真实的材料作为佐证。25年机构学员就有这样的例子,他通过丰富的竞赛经历,拿下了格拉斯哥大学的王牌生物专业。格拉斯哥生物专业通常需要递交AAA以上的A Level分数,而这位学员却只有AAB。
但是,他有丰富的生物学竞赛经历:Brain Bee全国二等奖,iGEM团队银奖。凭借竞赛奖项,他展现了自己对生物学的热爱和投入,实现了弯道超车。
在学生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想在语言、学科和竞赛之间取得平衡难度较大,学生高中三年要做到每一段时间都不荒废、不过劳,建议在学习规划中把握以下三条原则:
1.根据学习水平,将部分科目学习节奏前置,保证申请前实考出分;
2.把握10/1月大考机会,分散备考压力;
3.语言+学科+竞赛科学搭配,从高一起,三线并行学习。
那么,根据这三条原则,应该规划几门实考?哪些科目适合提前学习参加实考?如何拆解学习和考试节奏,充分利用5月之外的考试机会?如何从高一开始规划竞赛?不同阶段的学生又适合什么样的竞赛呢?
关于以上问题的解答,一篇文章可不够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