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导师开会带塑料袋给学生打包茶歇

茶歇时间作为学术会议的真正平行宇宙,想必各位研究生们都不陌生吧。

“听又听不懂,学也学不会,总得吃饱吧”更是我们“学术蝗虫”(指将茶歇台打扫一空)的行事准则。

研究生们嗷嗷待哺,导师也没闲着。

有老师去大学演讲,说自己一开始没准备来的,后来听说有茶歇,老师:早说嘛~ 并掏出了自己的打包袋。

导师的打包袋是薛定谔的冰箱,装着整个师门未来三天的多巴胺。而好的茶歇打包方式只需要朴素的塑料袋。

不过休息时间到了的时候,老师还是慢了几步。晚出来两分钟,发现茶歇已经被拿光了。

各种点心早已被别人扫荡一空,只剩下几根香蕉在那。

在实验室等着投喂的研究生:天塌了,哈哈哈哈哈。

到底是谁!抢先一步!

有研究生端着箱子表示,导,你的打包工具,还得练~

好一个真正的《学术大拿》。

拿要是没拿到,那怎么办?有的导师选择自费给研究生买点茶歇,绝不让整个师门失望!

此时,学术会议上的茶歇已经不仅仅代表着车厘子和小蛋糕了,更是师门的团结,导师的爱护!

研究生要是选对导师,那真的是不愁吃喝的~

其实这些东西平时也能吃到,但不知道怎么的,放在茶歇台上,它就是那么的诱人。

这大概就是人在该学习的时候发现除了学习干什么都有意思吧...

在此,小募为大家奉上《研究生抢茶歇秘籍:从新手到高手的蜕变》。

纯属一乐,不为抢不到茶歇负责。

1、战略布局:提前在脑内绘制一张茶歇地图,标记出糕点据点、水果阵线和饮料补给线,确保你的行动有迹可循。

2、明确目标:根据吃自助法则,先水果后主食最后甜食填缝。合理规划好盘内布局,给每样种类留够位置。

3、隐忍不发:在会议尾声,悄悄移动至茶歇区附近,选择一个有利位置,暗中观察,等待最佳时机。

4、团队协同:与你的“战友”建立默契,一人负责一个分部,共同完成任务。

5、适可而止:虽然心有猛虎,但也要细嗅蔷薇,不要和知名教授抢最后一块三明治,也不能吃完甜点后拿着两根香蕉进会场。

6、优雅收场:一切准备就绪后再进行mvp结算拍照,参加学术会议,不白来~ 都不白来奥~

7、如有需要打包带给实验室研究生的导师,记得使用黑色塑料袋,毕竟菜不外露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香港大学HKU官宣接受本科转学这些细节必需知道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