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针对数学竞赛老师于周日开启了一场直播讲座,很多家长同学们后台留言了很多问题,今天我们把直播内容整理成文,详细介绍下数学竞赛。
哪些孩子适合学习数学竞赛?
数学竞赛适合天赋异禀、课内学霸和能吃苦的学生
赋异禀的学生
从小展现出强大的数学天赋,十里八乡闻名。例如韦东奕、邓鄂延等,从小学开始就表现出卓越的数学能力。这类学生不需要理由去学竞赛,而是需要理由不学。
课内学霸,数学相对突出
综合能力强,学习习惯好,数学成绩在课内表现优异。课内学习轻松,时间充裕,适合进一步挑战竞赛。能吃苦的学生愿意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具备强大的自驱力和兴趣。能够在困难中坚持,面对复杂问题时不轻易放弃。
数学竞赛科普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由中国数学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共同举办。
如何报名
数学竞赛通常由省级赛区按规定进行报名工作,各学校需在指定时间内向所在地(市)的教育局教研室(或数学会)进行集中报名。报名时间因地区而异,各地的具体报名截止日期以当地通知为准。
比赛流程:
①预赛:一般在4-6月举行,各省自行组织,时间不一,优胜者继续参加联赛。
②联赛(高联):一般在9月的第二个周末举行,包括一试和二试,决出省一、省二、省三奖项,省队成员获得参加决赛的资格。
③决赛(CMO/ 冬令营):一般在11-12月举行,决出国一、国二、国三奖项等级,一般前60人进入国家集训队。
④国家队选拔:在国集中进行两轮选拔,最终选出6人组成国家队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 (IMO)。
⑤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一般在每年7月进行。
竞赛内容
根据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实施细则(试行):联赛第一试的内容不超出现行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其中包括八道填空题,三道解答题,难度维持在高考中高档试题的水平,能力要求略有提高。第二试共有四道题,分别是平面几何、代数、数论和组合。
学习数学竞赛需要的条件
学习数学竞赛需要扎实的数学功底、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强大的自驱力
扎实的数学功底
课内数学成绩优秀(至少达到学校排名的前15%),课内基础是竞赛学习的前提。
丰富的学习资源
好的中学:竞赛成绩好的学校通常有更好的师资和氛围。培训机构:如学而思提供系统的竞赛培训课程。学长资源:从有经验的学长处获取学习方法和资源。强大的自驱力对数学有真正的兴趣,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在困难中坚持,面对复杂问题时不轻易放弃。
如何判断是否要放弃竞赛学习
通过学习过程、课内成绩和竞赛成绩判断是否需要放弃竞赛。学习过程中明显吃力听课只能理解30%以下,作业基本不会做,课堂效率低,复盘后仍无法掌握核心内容。课内成绩大幅下滑如果竞赛学习导致课内成绩掉出学校C9线(如从前30名掉到100名开外),需考虑放弃。竞赛成绩未达标学习两年后未能拿到省一,后续出成绩的可能性较低。高联成绩一般,未能进入省队。
数学竞赛学习规划与建议
早学竞赛有优势,高一开始学需压缩时间,提升成绩需刷真题和参加集训营。
早学竞赛的优势初一、初二是学习竞赛的黄金时期,时间充裕,考试机会多。提前学习可以为后续的省队、集训队争取更多机会。高一才开始学竞赛的策略一试、二试需同步学习,压缩时间完成两年的课程。
高一结束时争取拿到省一,高二冲击省队。如何提升竞赛成绩刷真题,高联真题是最有效的练习材料。参加学而思的联考和集训营,通过模拟考试和批卷讲解提升能力。针对弱项专项突破,如几何、数论等模块化刷题。